06.25 视死如归 波斯股份IPO携五大“杂症”硬闯首发关

视死如归 波斯股份IPO携五大“杂症”硬闯首发关

导读:虽然其已经等待了2年半之久才获得该次IPO发审的机会,但是波斯股份此次要获得A股市场的通行证或难度颇大。其不仅明显触碰到净利润不足、大客户依赖的政策红线,还存在毛利率异常、应收账款、股权结构方面等硬伤。


本文由叩叩财讯(ID:koukounews)独家原创首发

IPO审核愈加趋严已经成为共识,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对于拟IPO的企业而言,明知道在自己企业过会无望的前提下,毅然决然地还是坚持“带病”上会,只能称之为勇气可嘉。

相比较此前数家企业临时在IPO上会前夜主动撤材料的举动,近期,“视死如归”的企业前仆后继。

从早前存在大客户严重依赖、毛利率逐年下降以及行业风险的中视传媒,到明显存在同业竞争和转移成本问题的万朗磁塑,从“最弱名门之后”煜邦电力主动在招股书中不断示弱,再到从业绩单薄应收账款超过一年营收的五新隧道,这些企业在IPO发审之前皆被市场普遍不看好,按照目前的审核要求,其通过率皆是微乎其微,但其依然“不触南墙心不死”,最终皆如愿被否。

在6月26日,即将召开的第十七届发生委2018年第90次工作会议上,又一家企业也正准备用其“不怕死”的信念迎接发审委的考验,这一家企业便是广东波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波斯股份是一家从事各类功能色母粒、普通色母粒和其他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的企业,说白了,主要是生产塑胶颜料的企业。

早在2016年初,其便向证监会递交了其IPO申请,准备再A股主板上市,其此次欲发行股票的数量为不超过 3,504 万股,欲投向功能色母粒自动化生产(清远)等两个项目,总需资金2,09亿。

虽然其已经等待了2年半之久才获得该次IPO发审的机会,但是其要获得A股市场的通行证或难度颇大。其不仅明显触碰到净利润不足、大客户依赖的政策红线,还存在毛利率异常、应收账款、股权结构方面等硬伤。

1)最近一年净利润不足8000万

视死如归 波斯股份IPO携五大“杂症”硬闯首发关

据波斯股份的IPO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其2014年至2017年1-6月,实现的收入分别为2.24亿元2.02亿元、2.13亿元和1.72亿元,实现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5020万元、4305万元、4927万元和3951万元。

2018年农历新年开年后不久的3月中,在“两会”期间之后,恢复IPO常规审查不久,便有市场传闻称监管层对投行透出内部口径,对IPO在审企业,三年低于1个亿利润,且最后一年未达到5000万,将不允许上市;更有媒体援引内部知情人士爆出未来新受理IPO项目的门槛,称对于新申报企业,最近一年净利润必须超过8000万,创业板不低于5000万。

在此后的IPO发审和一些专项核查里,乃至前段时间成批企业主动撤材料的行为中,这被投行内部称为“3、5、8”的IPO审核红线标准不断被应证。

虽然看起来波斯股份近三年的扣非利润应该是超过1亿的标准要求,但是其最近一期2017年的全年扣非利润却未在其招股书中披露。

但作为新三板的挂牌公司,根据波斯股份在股转系统披露的2017年报显示,2017年其营业收入为3.43亿元,实现的扣非净利润为6576万元。

视死如归 波斯股份IPO携五大“杂症”硬闯首发关

那么显然,对于欲申请主板上市的波斯股份而言,6576万元的扣非净利润是远远未达到8000万扣非净利润的要求的。

近期虽然监管层有表态称对于IPO审核有意打破唯利润规模论,但从2018年起到目前为止,还未有净利润未达标准的企业成功发行的先例。尤其是3月以来,主板过会的最近一年净利润皆未有低于8000万的企业。

2)深度依赖格力

视死如归 波斯股份IPO携五大“杂症”硬闯首发关

除了净利润的红线外,波斯股份所要面对的第二个大问题便是大客户依赖。

据波斯股份招股说明书披露,发行人对单一客户——格力电器的销售非常之高,作为波斯股份的第一大客户,在报告期内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1-6月,其对格力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55亿、1.26亿、1.39亿和1.244亿,分别占同期营收比例为69.08%、62.65%、65.26.70%和72.42%。

视死如归 波斯股份IPO携五大“杂症”硬闯首发关

视死如归 波斯股份IPO携五大“杂症”硬闯首发关

而且销售也主要集中在华南区域,对应的报告期内华南区域销售单额比重则分别为34.92%、45.11%、45.18%和48.40%。

按照监管层在5月末开始实施的51条IPO审核指引,其中明确对客户集中做出规定:拟IPO企业单一客户营收或毛利超过50%,则构成IPO发审障碍,除电力、电信等特殊行业除外。

毛利率的异动,则是波斯股份要面对的第三个问题,

在2014年至2017年前半年,波斯股份的综合毛利率分别达到40.39%、41.66%、45.55%和41.26%,而这毛利率高出同行业平均水平ー倍左右。

视死如归 波斯股份IPO携五大“杂症”硬闯首发关

据公开资料显示,其可类比的同行业上市公司美联新材(300586.SZ)与道恩股份(002838.SZ),在同一时段中,毛利率基本都在20%左右浮动。

对此,波斯科技解释称是由于与美联新材、道恩股份在产品主要应用领域及客户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双方在产品平均单价及毛利率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波斯科技表示自己直接面向下游生产企业采用定制化生产和销售为主,客户群体以家 电企业为主,而美联新材的客户包括生产企业及贸易商,以连续化生产标准化的色母粒产品为主。

但对于客户同样是家电企业的道恩股份,波斯科技则表示自己服务的是主要客户为格力等家电企业。道恩股份主要客户为青岛海尔零部件采购有限公司及关联公司、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及关联公司等。其认为上述家电企业的公司定位与产品定位不同使得家电企业之间在产品品类、市场策略和定价策略上存在差异,其中自己的客户格力在空调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空调产品的售价和毛利率均相对较高。

显然,归根结底,波斯科技在解释自己毛利率为何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一倍多时,依然传导出一个概念,那便是背靠大树好乘凉——严重依赖格力电器。

其实,波斯股份财务数据方面异常的不仅仅是毛利率,其在报告期内的应收账款余额不断增加,且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存货周转率出现逐年下滑。这也是其要想成功闯关,必须顺利解释的第四大疑问。

视死如归 波斯股份IPO携五大“杂症”硬闯首发关

视死如归 波斯股份IPO携五大“杂症”硬闯首发关

同样,波斯股份将这些财务异常皆解释为大客户为格力的缘故。

“2016 年波斯科技的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大幅下降,主要 是公司 2016 年销售给格力的新产品较多,均在当年四季度定价并确认收入,导 致 2016 年末的应收账款余额较 2015 年末大幅增加,进而导致 2016 年的应收账 款周转率也随之下降。”,”2014 年至 2016 年,公司存货周转率分别为 2.88 次、2.27 次、1.98 次,逐年下降且均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主要原因系公司对主要客户格力采用领用销售的模式,随着格力采购量的不断增加,公司发出商品余额也随之增加。”在波斯股份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如此解释。

与格力电器捆绑得如此深入的波斯股份,如果某一下失去格力这颗大树,其将何以为继?公司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独立性的解释能否说服发审委,不得不让人为其捏一把汗。

3)股权存瑕疵

视死如归 波斯股份IPO携五大“杂症”硬闯首发关

除了财务数据存在问题外,波斯股份在过去的几次股权转让中或还存在瑕疵。

据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2011年9月,波斯股份实际控制人卢俊文将其持有的出资额319.52万元分別转让给其配偶黎彬環99.85万元、女儿卢诗韵99.85万元、胞兄卢雄39.94万元、胞兄卢伟39.94万元和胞妹卢珊39.94万元,转让价格均为1.00元/单位注册资本。

但同时,在波斯股份实控人进行出资额转让时,还进行了増资,由黎泽顺、刘鹏等 18 名新自然人股东按 2.10 元/单位注册资本的价格以货币资金形式认缴。

此次增资,波斯股份方面表示是考虑到员工对公司的历史贡献,于是邀请中高层管理人员一起参与。

然而其同一批次中,却又以远低于增资价格的1元/单位注册资本进行股权转让,其中又有何猫腻?是否涉及到利益输送?

对此,证监会在对其反馈意见中也怀疑其利用亲属代持的方式故意分散股权,以规避股份上市后的锁定期限,要求相关保荐机构、律师核查发行人的有关情况。

据叩叩财讯获悉,早在2011 年年初,波斯股份便开始筹划上市工作,并陆续确定了券商、会计师、律师等相关上市的中介机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