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環保”新能源汽車普及難在哪?還有什麼方式能促進環保?

重磅小道消息


從環保角度講新能源電動車很環保,電池√改為超級電容就更環保,超級物理電容可近乎無限次充電放電,本身無汙染。又可利用風電光電水電的棄電散電。

燃油集中發電,燃料燃燒更充分,汙染也更小。中型燃油發電機要比車載級燃油內燃機(汽油發動機)更乾淨,效率更高。

油改電,可以減少大量空氣濾清器,汽油濾清器,的消耗,因為運動零件大減,機油消耗也大減機油濾清器消耗也大減。冷卻水箱也用不著了,防凍液也用量大減,這些都是環保汙染品。很多密封油封都是環境難降解的,電動車都不怎麼用了。

題主想促進環保,就把變速器移植應用到風電機上,變扭矩發電,這樣就可以吸收風電的狂風棄電,

多用高壓直流輸電網,多采用電解槽溼法冶煉精煉回收廢金屬。多用分佈式風電。多用光伏。

多用大中型燃油發電。

黑管太陽能蒸汽輪機發電,效率也很高,只用玻璃管,不燒鳥類,廢舊黑管回爐也很乾淨。在不缺水的農村,鄉鎮黑管太陽能蒸汽輪機發電更乾淨,甚至比光伏板更好,清潔高效,沒有退役汙染。

光伏瓦片。也很棒。

垃圾焚燒發電可以集中生產二氧化碳CO2,可製成乾冰,賣給用戶。也可用做二氧化碳施肥,增加農林蔬菜業產量。








星輝650


首先說明沒有絕對無汙染的汽車,電動汽車也不例外。

新能源電動汽車只是能把汙染降到最低,把排放降到最低。很多朋友疑惑電池汙染、發電汙染,那就從這兩點分析一下。


電池汙染

按照工信部《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汽車生產製造企業需要對所使用蓄電池進行編碼,並設計統一回收機構,廢舊電池交由專業回收降解企業進行處理。這就從渠道上限制了廢舊電池的流通,必須經過進行專業環保處理。

其次環保部相關文件規定,廢舊電池重金屬的回收再利用率要超過90%以上,而且目前已經有生物降解方式對電池汙染最後一個環節進行處理,汙染已經可以降到最低。

所以電動車動力電池汙染是非常小的,但也不能說沒有汙染,那不科學。


發電汙染

按照國家規定排放超標的小型火電站已經全數關停,剩下的大型火電站使用脫硫、脫硝粉狀噴射蒸汽輪機,可以把汙染物控制到合理水平。

其次電能的來源還有水電、風電、核電以及光伏,而且電能過剩也需要有設備進行消化。電能最終走向光伏之後,可以做到真正的無汙染。

這也是廢舊電池的歸宿,三元鋰電只是政策推行的產物,在汽車使用週期結束之後用作光伏儲能的年限不會很長;一旦補貼結束回到磷酸鐵鋰,這種類型的電池在汽車使用壽命結束之後還可以作為光伏儲能在用幾十年。


所以從能源體系上來看電動汽車還是相對環保的,目前的矛盾店不是電動車環保與否或者續航長與不長的矛盾,而是電動車的推薦影響到燃油車用車便利性以及使用壽命的,這才是最終的矛盾點。

然而這是大勢所趨,普通人只能順應發展,作為普通車主何時轉變還是多關注政策動向吧。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如需幫助請關注:天和Auto,趣味問答購車推薦每天更新。


天和Auto


先分享一個自己的經歷吧,我有一個神經比較大條的朋友,竟然開著電動汽車自駕游去了。我當時也是滿腦子黑人問號。

什麼?純電動車?自駕遊?你是在逗我麼?續航里程三百公里左右的電動汽車想要去征服中國大好河山?你是活在夢裡吧?路上沒有充電樁的怎麼辦?

雖然他有著雄心壯志,但是光靠這一點是不行的。後來不出我所料,這位哥兒們因為一路上開的特別high的關係,光顧著看風景卻沒看電量。

最後回來的時候還是拖車給拉回來的,也幸好他到的地方不是什麼荒郊野外,手機也有信號。否則就要推著他的愛車展開一段充滿傳奇色彩的“人在囧途”。

朋友這個經歷就反映出電動汽車目前存在的一個大問題:是環保,但是基礎設施沒跟上,充電樁太少。除此之外,充電時間長也是一個大問題,即便充電樁夠,小假期出去玩個3天,中間要是沒電了,光充電也得很長時間,出遊的幸福感大打折扣。

那麼,困難這麼多,普及存在困難,環保就暫時不要了麼?

當然不是,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既然充電不方便,續航能力就顯得很重要。為了解決這個痛點,科學家們已經著手開始研究“燃料電池”。乍一聽,有一種燒氫做燃料的感覺,其實並不是,是通過催化劑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在沒有了無效熱能的散失這個過程,能量轉化率理論上高達 85~90 %,實驗室可以達到 60%。

當然,這不僅僅是實驗,氫燃料電池能源車已經寫進了國家未來幾年的發展規劃,並且目前我國已有兩個建成並投入使用的加氫站,分別在北京和上海,政府正主導推廣氫能源車的示範應用,可以達到充氣5分鐘,續航1000裡。

不過,氫能源汽車也不是沒有問題,儘管其充電時間更短 續航能力更強,但是也不意味著它就不需要加氫站,而目前我國加氫站的數量依然很少。

那麼,困難這麼多,普及存在困難,環保就暫時不要了麼?

當然也不是。也許普及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還需要時間,但是一些行業和領域卻可以先行。比如說物流快遞行業,續航能力允許的範圍內還是完全可以的。這不是空談,已經被實踐了,就在前幾天的時候京東物流率先宣佈已經在上海啟用超過 150 輛氫能源物流車,助力“綠色”618。

可見,在啟用氫能源汽車上京東物流方面已經掌握了相當程度的理論和技術,這是值得鼓勵的。畢竟一個新興事物從剛開始出現,到慢慢普及,可能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但是別的問題可以等,環保問題真的是能早一天是一天,“環保車”能早用一輛是一輛。在這個過程中,是需要一些適用的企業甚至領域先行的。

而除京東之外,像是很多汽車廠商也都在研究發開氫能源汽車,比如豐田、本田以及現代。或許現在大多數人對於氫能源汽車等環保車還比較陌生,日常應用也存在困難,但不能否認的是,具有環保功能的它們,會慢慢走進大眾的視野、普及的趨勢。


monkeyflowers


新能源汽車普及難主要原因是價格太貴了,不親民啊!假如說所有純電動汽車,價格控制在十萬左右,然後外形以緊湊型轎車為主,那麼或許買的人多,現在的電動汽車有正式牌照,注重安全的車太貴了,最便宜的也得十七八萬左右,普通老百姓消費不起啊!還有就是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太短了,充電一次才行駛幾百公里,對於國人來說,跑個長途也不方便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