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我们为什么不自己种大豆,而是进口大豆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最近中美贸易战剑拔弩张,默默无闻的大豆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3286万吨。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自己种植大豆,而是进口呢?

中国过去曾经是大豆出口国。作为大豆的原产地,中国种植大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但时过境迁,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用油和肉类的需求快速增长。大豆作为重要的榨油原料,养殖饲料,需求量激增。2017年,我国共消费大豆1.1亿吨,远超过我们的生产能力。

2017年,我国大豆产量约为1400万吨。缺口完全依赖进口,对外依赖度为87%。主要来源国是巴西、美国和阿根廷。其中美国占我们消费量的32.9%。

这么高的对外依赖度,甚至远超石油,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多种一点呢?

1、农民种植大豆无利可图

中国适宜种植大豆的区域很广,有春播大豆、夏播大豆、秋播大豆。其中传统的大豆主产区东北是春播大豆。

尽管政府出台了各种措施鼓励农民种植大豆,但效果仍然不佳。因为国产大豆为非转基因大豆,在种植成本和产量上与进口的转基因大豆比起来,处于绝对的劣势。打个比方,搞货物运输,竞争对手升级为卡车,我们还在用扁担,怎么能搞得赢?

在技术上存在代差

我们为什么不自己种大豆,而是进口大豆

上图是国产大豆与进口转基因大豆每公顷产量的对比。美国单产最高,比中国高64%。

对于大田农作物来说,研发一个新品种,单产能够提高3%,就是惊世之举。这64%的差距对我国大豆的打击是灾难性的。

靠政府补贴豆农也弥补不了进口和国产之间的价格差,补贴不起,因为单价差距大、总量也太多。

美国早在1993年开始商业化种植转基大豆,已经20多年了。巴西、阿根廷也是种植转基因大豆。这3个国家的总产量占全球80%以上。换句话说,全世界吃的大豆至少80%以上是转基因产品。

受到这种不对称竞争,中国大豆自1994年创造的1600万吨的最高纪录后不断下滑,在政府大力补贴下,能维持在1400万吨的水平实属难得。

2、优先保障粮食生产

我国耕地少,人口多。国土虽大,不适宜耕种的太多。通过严格、科学的管控,这几十年来,耕地面积并没有缩小,15亿亩的红线没破。但人口可是一直在增长。我们是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优先保障的是粮食生产,做到粮食自给。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决定的是生存,能吃饱。大豆解决的是吃好的问题,其重要性要排在粮食后面。

我们为什么不自己种大豆,而是进口大豆

结语:摆在中国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就是大力发展转基因大豆,从种子的研发开始,跟上技术进步的潮流。转基因是科技,也是武器,我们要掌握。用大刀长矛与洋枪洋炮抗衡,我们是吃过亏的。写到这儿,肯定有不少不同意见者要骂人。科学的发展规律,人类无法抗衡。国内对转基因的舆论已经是一边倒地唾骂,鲜有理智者敢于站出来说话。我的意见是多研究相关专业知识,不要轻信那些唯利是图的名嘴和大V,尤其是崔某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