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來看馬雲老師給你上一課什麼是“新制造”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演講中以“新制造”為核心主題,多次強調了其重要性:“IoT、芯片、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所有這些都會像蒸汽機、石油改變手工業一樣,改變今天的生產車間。”

阿里雲IoT事業部總經理庫偉介紹了阿里IoT的三大主要業務:智能人居、智能城市、工業互聯網。他在演講中提到,工業互聯網平臺是阿里最新並被認為是最能創造價值的一塊業務載體。

他說:“在當前或在下一步,未來十年、二十年,智能製造這件事情推廣的程度、深度,決定了很多產業能否健康地存活下去。目前整個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經對10個行業有所覆蓋,並且已經有了500家以上生態合作伙伴。”

就在毗鄰杭州雲棲大會的上海,另一場關於智能製造的博覽會也如期而至,熱鬧開場,人潮擠擠。

歷經20年發展,工博會逐步成為亞太地區最有影響、頗具權威的國際性工業博覽會。智能製造是當前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從協作機器人到數控機床,從增材製造到工業互聯網平臺…工博會一路見證了“中國製造”向“智能製造”的轉變。

如果橫向對比兩場大型活動中對於“新制造”發展趨勢的詮釋,他們從不同的格局、不同的視角出發,自然呈現出些許差異。不由得引發了一系列問題,雲棲大會和工博會展示的“新制造”,哪一個更易打造出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引領製造業全面升級並走向終局?

1. 雲棲大會和工博會中展示的“新制造”,主要的差異在哪裡?

2. 誰更接近“新制造”的核心競爭力?

3. 哪條路徑更易讓參與者彼此成就,將“新制造”推至終局?

當然對於同一種行為可以有不同的解讀方式,本文僅代表從我個人視角的一些評述。

從IT到OT,推進生產端與消費端的貫通

馬雲對於“新制造”的闡述,從“新零售”移植而來:“新零售實際上在重新定義零售,今天我想跟大家主要是講講新制造…新零售是線上和線下的融合,製造業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實體和虛擬的融合,而是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融合。”

他提到:“過去十年零售業所面臨的巨大痛苦很快會降臨到製造業。未來十到十五年,傳統制造業企業將會非常痛苦…不擁抱新制造業的企業,就如同盲人開車,你都不知道誰是你的客戶,客戶到底需要什麼。”

阿里巴巴的優勢在於消費端流量的積累與把握,從電商與IT(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角度,推進生產端與消費端的貫通。在推進“新制造”的過程中,將阿里在電商與零售端積累的勢能向生產端滲透,短期之內便可以卓有成效的帶動銷量的提升。

比如阿里雲IoT在淘工廠中實施的案例極具代表性。淘工廠以中小型服裝加工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將淘寶商家的生產需求如訂單件數、工期等,與工廠有能力接單的產品類型、剩餘產量等信息同時發佈在網絡平臺,供需雙方雙向選擇。

為了解決淘工廠普遍存在的大單沒利潤、小單不穩定、管理方面人肉管控、製造水平低的問題,阿里雲IoT在工廠內部署了一套輕量級、可複製、基於視覺的產能監控體系,將產能與需求數據打通,實現產品的數字化動態分配。此套方案幫助淘工廠排產提升了6%,交付週期縮短10%,未來改造一個工廠的成本有望降低到5萬元以內。

為了更好的向製造企業提供服務,阿里構建了雲邊端協同的IoT體系,除了雲端的物聯網平臺,在邊緣側阿里構建了IoT邊緣計算產品Link Edge,並與英特爾達成深度合作,發佈雲邊一體化邊緣計算產品。在終端設備側阿里部署了AliOS Things操作系統,讓計算能力在雲邊端無縫流動起來。此外,阿里還與Semtech公司以及多家廣電系企業一起,推進LPWAN低功耗廣域網絡在工業等領域的落地。

在馬雲的表述中,阿里對於“新制造”的發展思路非常清晰:“過去製造業和互聯網企業互相看不上,傳統制造業講沒有我們,哪來的電子商務;電子商務說沒有我們,你們到底賣給誰。未來不管看得上還是看不上,我們都需要一起結合起來過日子,因為誰也離不開誰,未來的數據、算法專家不是在互聯網公司內部工作,而是在車間裡面寫代碼。”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也曾經討論過“商流”對於製造企業的重要性。互聯網企業往往直接面對消費者,距離終端“商流”最近,可以快速迭代商業模式和調整經營策略。掌握了終端“商流”,在整個產業鏈中自然會擁有更多的指導性、靈活的、話語權。

而對於“商流”的把握往往是製造企業的短板,由於製造企業普遍位於產業鏈上游,對自己的設備用戶畫像尚不精準,聊勝於無,至於當產品傳導到下游終端消費者時的情景更是所知有限,很難對市場變化做出快速響應。

未來屬於製造服務業,這是一次第二產業(工業)與第三產業(服務業)不可避免的融合,單純的加工製造將朝著製造即服務(Manufacturing as a Service,MaaS)的方向迭代,其中對於“商流”的靠近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阿里依託與“商流”聯繫緊密的電商與IT基因,向OT(Operational Technology)領域滲透,追趕傳統工業自動化企業的行業know-how與實施能力,幫助企業進行智能化改造和供應鏈的提升,普惠80%的中小企業,在未來以消費者為主導的場景中,構築“新制造”的核心競爭力。

到底是如馬雲所講“算法專家在車間裡面寫代碼”,還是控制工程師變身互聯網與AI專家,輕鬆具備IT編程能力?

到底未來的個性化定製場景,是以消費者為主導,還是以製造商為主導?到底新制造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對需求端的“商流”銷量掌控,還是在於對供給端的質量與效率提升?

事情往往是殊途同歸,如果非要在兩者之間分出伯仲,短期之內,由於目前製造業中IT“濃度”相對較低,通過與“商流”的貫通,互聯網巨頭可以幫助中小企業快速創造價值。中期來看,製造業的設備通常具有較長的生命週期,從源頭上逐步提升設備的智能化水平,循序提升OT工程師的IT水平,傳統工業自動化公司的做法非常治本與務實。長期而言,誰能帶動圍繞製造企業的整條智能供應鏈的持續升級,提高供給端的生產效率和降本提質,誰才能夠更勝一籌。

在外界IT程度如火如荼的大環境下,我更願意將“新制造”看成油鹽難盡的傳統制造企業一次“絕地反擊”的機遇。

以前製造業一直處在“微笑曲線”的底端,曲線的左右兩端分別代表產業鏈中,高附加值的研發、創新環節和營銷、服務環節,中間部分則表示低附加值的裝配、製造環節。

但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對日本製造業企業進行的調查發現,44.4%的企業在製造和組裝環節獲得的利潤最高,其次才是銷售、售後服務和研發、設計環節。

通過日本企業的精益實踐可以看出,立足中期,僅僅通過智能化生產和提升生產管理效率,就能為製造企業創造增長空間。怎麼實現單個工位的聯網,怎麼提升單個設備的數據透明度,把基礎夯實才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長期而言,依靠人口紅利、通過流量變現的時代幾乎一去不復返了,尤其在個性化定製階段,製造企業和互聯網企業都要經歷“去流量化”思維的過程,提升整條智能供應鏈的品質和效率,補上設計與優選能力不足的短板。

因此在“新制造”時代,製造企業、零售企業與互聯網企業均處於同一起跑線上,時間會讓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或早脫穎而出,或晚笑到最後。

這就牽扯到另一個問題,什麼是“新制造”的核心競爭力?新制造”的核心競爭力並不在於單個企業,而是在於整條智能供應鏈。舉個智能供應鏈的鮮活實例,突破萬億美金市值的蘋果。在生產工序全球分工的背景下,大家普遍認為蘋果公司專注於品牌營銷、產品定義、系統開發等核心環節,幾乎不參與任何零部件的生產製造。實則不然,蘋果將生產端和供應鏈進行了一縱一橫的完美協同,緊緊將生產製造過程的品質和效率掌控在自己手中。蘋果可以實時查看由第三方提供的專屬生產線上的配置和產能,及時發現質量問題,優化效率和管理決策。

來看馬雲老師給你上一課什麼是“新制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