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 「悦读」淮扬道中

罗志

淮安有两条极富地方特色的公路,一条是蜿蜒在洪泽湖大堤上的老宁淮公路,一条是延伸在京杭大运河淮扬段东侧的老淮江公路。上世纪八十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原淮阴地区连接外界的道路并不多,两淮地区成为苏北周边地区同省城南京和苏南联系的必经之地。洪泽湖大堤全长约70公里,沿着浩渺的洪泽湖东岸曲折延伸,有108道弯之说。当年,这条狭窄、颠簸的生命线,北面连接着淮阴城区,南面经过盱眙马坝、天长汊涧,进入南京的六合、大厂、浦口,再经过南京长江大桥通往南京主城区。而两淮地区通往苏南的另外一条主干道,便是淮江公路。

历史上,淮扬地区河道密布,淮安地区联系扬州、前往长江流域和南方各地的主要交通方式就是船舶水运。在里运河两边,因南北邮政传递需要,在青石纤道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与河道平行、可通车马的土路。后来,公路交通的重要性越来越强,淮安与扬州之间的大道也不断修整。

建国以后,淮江公路作为江苏省内重要的南北交通干线,其重要性日益上升。但是这条公路等级不高,虽经多次改造,但一直是修修补补,弯多、路险、坡陡,通行条件极差。改革开放给交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通过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解决了建设资金的问题,老淮江公路被命名为S237省道,改造提升为标准的二级公路。

淮江公路的起点为今天淮安市清江浦区的水渡口大转盘,经过今天淮安市淮安区和扬州市的宝应县、高邮市和江都区,止于江都立交转盘,全长近160公里。其中淮安市境内路段长35.3公里,扬州市境内全长122.4公里。

淮江公路建成通车后,一直是往来江淮与里下河地区的必经之路,淮扬地区的老百姓对这条路有着深厚的感情。过去很多来往于里下河地区及苏北苏中地区的长途班车、穿梭于苏南苏北的打工摩托大军,以及沿线乡镇从事生产、运输、建设的劳动者在这条路上川流不息。老淮江公路沿线自然风光优美,尤其是淮安南面到高邮、宝应段,路边是流淌千年的京杭运河,沿路绿树成荫。淮江公路途经多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小镇,如平桥、泾河、邵伯等,也越来越受到旅游爱好者以及骑友团的青睐,很多人偏爱走这条充满历史气息的公路。可以说,淮扬道中、大运河畔的这条公路,承载了很多人回家与旅途的记忆。

时光流转,老淮江公路的路况和安全性已难以适应淮扬地区的发展。1997年3月,京沪高速公路淮安至扬州江都段开工建设,2000年12月全线贯通。京沪高速淮江段虽然同京杭大运河、老淮江公路平行,但是要往东偏几公里,让开了运河走廊上的城市和乡镇。虽然南北公路大动脉转移到了京沪高速,但由于其免费、便捷、适宜短途的特点,老淮江公路依然焕发出无限活力。

2014年9月,为改善江淮地区路网环境,在老淮江公路和京沪高速之间又新建了新淮江公路。这条连接淮扬的新路被编为G233国道,而老淮江公路更多地成为一条生态廊道和景观公路。2017年6月,老淮江公路正式从国省道干线上“退役”,它由淮安区等沿线县区接管公路管养,正式成为县级公路。

如今从淮安沿着高速、国道通达扬州,十分顺畅、快捷。如果您想缓缓寻觅里运河畔、淮扬道中的历历风情,老淮江公路依然会让您收获满满。(淮海晚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