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臨清市文物保護單位名錄,臨清人都來好好保護...

國家級(11個):

臨清運河鈔關:臨清市青年街道辦事處後關街南20米

臨清運河鈔關始設於明宣德四年(1429),十年(1435)升為“戶部榷稅分司”,下設德州、魏家灣、尖冢等五處分關。萬曆六年(1578)稅收居運河八大鈔關之首。臨清運河鈔關延至民國十九年(1930)裁撤,是明清兩代運河八大鈔關中設關最早、閉關最晚、延續歷史最長、貢獻最大的課稅署衙。臨清運河鈔關是大運河沿線現存唯一的鈔關舊址,現鈔關公署遺址佔地3500平方米,文化內涵積澱豐厚,是運河文化的重要載體,是研究我國運河經濟、文化、漕運、課稅、吏治等不可或缺地重要文化遺產。

鰲頭磯: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吉士口街35號

鰲頭磯是元、明會通河分流交匯之地。明永樂十五年(1417),平江伯陳瑄因為臨清會通河北支河床淤墊淺阻、漕運漸滯,開鑿南支新河。三河交匯,水湍流急,常致堤坍岸崩,為絕水患築石為堰,從此磯固河靖,舟楫安流。明朝正德初年(1505)知州馬綸題曰“鰲頭磯”。鰲頭磯上的古建築群,原名“弘潤庵”,是一處道觀,建於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建築群佈局四向制,北殿李公祠、西殿呂祖堂、南為望河樓、東為觀音閣。

清真寺: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桃園街北首

臨清清真寺位於臨清市先鋒辦事處桃園街西側,會通河北支入衛處。明代弘治十七年(1504)建,明代嘉靖四十三年(1564)重修。清真寺為臨清回族群眾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坐西朝東,所有建築為磚木結構。中軸線上自東而西依次建有牌坊山門、望月樓、正殿、後殿、後門;兩側輔以南北角亭、講經堂、沐浴房,共建有殿、樓、廳、堂九十餘間。臨清清真寺建築既有中國宮殿建築特點,又包含阿拉伯建築藝術特點,是中國古建築的代表,更是研究運河城市回族遷徙、繁衍並與漢族團結共處的地域實物資料。

清真東寺: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桃園街北首

清真東寺位於山東省臨清市先鋒辦事處桃園街東側,元代運河入衛(御河)處。明代成化元年(1465)建,為臨清回族群眾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佔地5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25平方米。該寺坐北朝南,四進院落,建築佈局平面呈十字形,南北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為山門、垂花二門、穿廳、講經堂,東西中軸線上自東而西為對廳、正殿、後殿、後門。

舍利寶塔: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小莊村北800米漳衛運河河道內

臨清舍利寶塔與杭州六和塔、揚州文峰塔、通州燃燈塔並稱為“運河四大名塔”。舍利寶塔,位於城北衛運河東岸,為仿木構樓閣式磚塔,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由臨清商民捐資、工部尚書柳佐監修,歷時九年而成。通高61米,八面九級,逐層略有收分,通體近乎垂直。塔頂呈將軍盔形,上覆鑄鐵覆缽,屬省內僅見。舍利寶塔歷經四百多年風雨,經受了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屹立在運河之畔,成為臨清的標誌性建築。

臨清閘: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白布巷街西首

臨清閘,始建於元代至元三十年(1293),是會通河入衛河端始船閘,與會通閘、隘船閘三位一體,《元史》稱“運環閘”。閘口寬6米,高8.2米,四向雁翅10.5-12米不等。明代弘治三年(1490)閘墩、四向雁翅加高疊砌2.2米城磚牆,使其牢固。萬曆年間(1573-1620)閘河廢棄,在兩閘墩間砌築雙孔拱橋,“臨清閘”易名“問津橋”。此建築閘橋疊砌,元明清三代相繼砌築,至今保存完好,曾出土元代船閘絞關石及鎮水獸等文物。

會通閘: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福德街北首會通河之上

會通閘,始建於元代大德二年(1298),是“運環閘”的船閘上閘。閘口寬6.2米,高6米,四向雁翅長14.5-21米不等。明代弘治三年(1490),戶部侍郎白昂治理會通河,行巡臨清,曾督理閘墩、雁翅加高擴崇,大學士徐溥有《會通東閘記碑》記之。萬曆年間(1573-1620)船閘改閘為單孔拱橋。清代維修中增砌橋欄、雁翅擋牆,“會通閘”易名“會通橋”。此建築閘橋疊砌,元明清三代相繼砌築,至今保存完好,曾出土記有元代至順四年(1333)的船閘絞關石。

月徑橋: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桃園街西首

月徑橋位於臨清城區北支會通河之上,建於清順治九年(1642年),由商人邵以樞捐資承建。磚石結構,單孔,半圓形,直徑4.6米,孔高2.3米,通高6米,橋身長5.8米,橋身寬3.1米,橋欄磚砌高1.3米,東雁翅欄牆高1—1.8米,長19.6米,最寬處5.8米,西雁翅長12.3寬處11.4米。

臨清磚閘:臨清市青年街道辦事處前關街南首運河之上

臨清磚閘,始建於臨清運河南支開鑿的明永樂十五年(1417)由平江伯陳瑄創建。正德八年(1513)河漕御史劉愷重建,磚閘改砌石堰。此磚閘與入衛南板閘(頭閘)上下互聯、前後啟閉,形成漕河前後兩座船閘,是運河入御河(衛河)漕船轉漕的管控樞紐,是明清兩季運河轉輸衛河的咽喉閘涵。明嘉靖五年(1526)工部督水分司裁撤後,以磚閘漕閘為務管收短裁、紙價二稅,世稱“工部關”,直至清乾隆元年(1736)歸併戶部鈔關,徵稅210年,具有運河水工和稅關雙重文化內涵,彌足珍貴。

戴灣閘:臨清市戴灣鎮戴閘村南20米運河之上

戴灣閘於元代皇慶二年(1313年),繼會通河開鑿通航二十三年後始建,位於山東省臨清市戴灣鄉戴閘村南會通河之上,由墩臺、雁翅、石防牆(已毀)組成。南北相距50米,東西相距100米(現殘存雁翅相距20米),佔地5000平方米。閘體由1.3×0.4米青石砌築,條石間鑿以燕尾槽鐵汁澆注相牽,渾然一體。戴灣閘在380裡會通河(京杭運河濟寧至臨清段)上屬保存最為完整的閘建,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是研究古代經濟、文化、漕運、治水、運河變遷等珍貴的實物資料,是古代勞動人民開鑿運河、治理運河的成功範例,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文物價值。2006年戴灣閘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隈張莊明清磚窯遺址:臨清市戴灣鎮河隈張莊村東120米運河北岸

河隈張莊明清磚窯遺址位於臨清市戴灣鎮河隈張莊村東側,運河(會通河)北岸,京九鐵路穿越遺址西側。窯址集中沿河分佈,西起河隈張莊村西,東至陳官營村西北,東西綿延約1500米。距河道最近者僅五、六十米,遠者約700多米。絕大多數窯址已被夷為平地,個別尚存高出周圍約2-3米的土堆。此窯址是研究古代宮官建築、運河漕運、臨清手工業和城市發展史等的重要運河文化遺存。

省級(14個)

冀家大院:臨清市青年街道辦事處前關街82號、78號、86號、98號

冀家大院位於臨清市青年辦事處前關街,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年)冀天儀遷調山東兗州護衛,二十一年改調平山衛臨清千戶所,舉家由山西平陽府岳陽縣遷居臨清在此購建宅第。明代景泰二年、嘉靖、萬曆年間多次增建。解放後由於歷史原因數次破壞、拆毀。現存建築佔地一萬多平方米,主院仍存兩進,南跨院存四進,穿廳、廊坊、繡樓、耳房、櫥室、影壁六十餘間,木雕、磚雕、石雕隨處可見,工藝精湛,高雅美觀,極具藝術價值。是魯西北地區保存較為完整的古民居之一。它是研究明清建築史、民俗文化、家族史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汪家大院:臨清市青年街道辦事處後關街88號

汪家大院位於臨清市青年辦事處後關街,始建於清代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宅主汪永椿系安徽歙縣洪琴村人,清乾隆年間在臨清經商,創辦“濟美醬園”,與北京“六必居”,濟寧“玉堂”,保定“槐茂”齊名,並稱為“江北四大醬園”。大院坐北朝南,佔地1600多平方米,三進院落,屬徽派方士載宅式民居建築,建築結構為磚牆、木質樑架,方磚鋪地。門罩、影壁磚雕,樸質華麗,廊房隔扇、窗欞雕花細膩多彩。整座宅院佈局疏朗,舒適緊湊。是魯西北地區保存較好的一處徽派建築。

孫家大院:臨清市先鋒辦事處竹竿巷105號

孫家大院始建於清代,是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此院落清代為臨清地方稅課局,民國年間稅課局遷移,由天津商人孫氏購得,解放前夕(臨清1945年解放)孫氏潛逃,房屋現由國家經租。該院落佔地12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共四進院落,房屋現存29間。整座宅院主次有序、佈局緊湊、規整,廊房的門、窗、掛絡、隔扇多雕有梅、蘭、竹、菊、八寶、冰凌等紋飾,疏朗大方,樸質古香。

趙家大院: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竹竿巷街56號

趙家大院始建於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據考證初為“清源驛”。《臨清洲志•公署》記載:“清源水馬驛,在會通河南岸,北向。明洪武五年(1372年)創,永樂十三年(1415年)知縣劉靖增葺,有重館,有序、有門、有楔(門旁大柱)”。相傳後來此院落淪為“書院”(藝妓館),其後官購為“道臺大院”(文獻無記載),民國年間被名醫趙悅仁購得變為民宅。原院落共六進,現第一進、第四進已被拆毀。整座院落主次有序,佈局疏朗,合為一院,分行各門,方便聚合。此院落是臨清城市變遷的見證,作為京杭運河沿岸接待過往使節、達官、顯貴、公差的驛館舊址,存世稀少,它是研究運河明清兩代臨清對外交流及明清建築史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朱家大院: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福德街124號、127號

朱家大院始建於明代,位於臨清市福德街,北臨運河,明清時期為官船度驛之所,至清代末期改為私人宅第。宅主朱景運開設銀號,專為華美醫院融匯存納款項,民國年間傳於朱子熙,解放前夕(1945年)朱家避退天津,後房舍由國家經租。該宅院坐北朝南,佔地3400多平方米,現存房屋60餘間,由三處院落組合而成。朱家大院歷經400餘年的滄桑變化,雖然破壞嚴重,但是對研究運河文化、古建築史是不可或缺的實物資料。

陳公堤遺址: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郭堤村東100米處

陳公堤遺址位於臨清市先鋒辦事處郭堤村東100米處,佔地50萬平方米,高8米,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150米,為宋代時期的黃河故堤,俗稱“陳公堤”。現古堤及周圍種植萬餘株桑樹,其中百年古桑樹一千餘株,被山東省定為黃河地質公園。

汪廣洋家族墓:臨清市八岔路鎮楊二莊村西300米

汪廣洋家族墓位於山東省臨清市八岔路鎮楊二莊村西300米處。此地汪氏系明朝丞相汪廣洋後裔。汪廣洋(?—1379),字朝宗,高郵人。為人寬和簡重,通經史,善篆隸,工詩歌,元末中進士。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渡江,攻下采石磯,召汪進見。始任元帥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後又任都諫官,並相繼調升為行省都事、中書省右司郎中。不久任驍騎衛事,參與常遇春的軍務。至正二十六年,常遇春攻下贛州,汪為留守,任江西行省參政。洪武元年(1368年),大將軍徐達平定山東,因汪廉明持重,朱元璋任命他料理行省。後入京任中書省參政。二年,出任陝西參政。三年,朱元璋召廣洋為左丞相。洪武十二年十二月,汪廣洋被貶殺。被殺後其子孫避難於山東福山,明代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夫人攜長子遷到此地,並把汪廣洋遺骨遷葬於此。此墓是汪廣洋及後世子孫的墓地,佔地7000平方米,墓葬20座,碑刻14通。

大寧寺大雄寶殿: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商場街32號

大寧寺為佛教寺院,同淨寧寺、天寧寺、滿寧寺並稱“臨清四大寺”。始建年代無考,明萬曆、清乾隆年間兩次重修,全寺佔地面積一萬多平方米,平面呈縱長方形。現只保存大雄寶殿一座,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抬梁式木構架,單簷硬山布瓦頂。明、次間前後建有四柱三楹廊,簷廊硬山捲棚頂與主殿相連,成勾連搭式。殿中原塑有釋迦牟尼佛像,還供奉觀音、文殊、普賢三尊佛像。該殿為臨清現存的唯一完整的寺觀古建築。現存有明代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大寧寺穩重長老重修大雄寶殿碑記》等三通碑刻及經幢。碑文中記有當時“環四周為市廛,金銀錢布、貝玉珠璣堆積如山”民間商業繁榮景象。《臨清州志》中載有謝榛、朱彝尊、方元煥等人吟詠遊覽該寺的詩篇。

箍桶巷張氏民居: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箍桶巷街156號

箍桶巷張氏民居位於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箍桶巷街156號。建於清代,現保存兩進院落,房屋3棟,共10間,是抗日將領,抗日英雄張自忠家族居住及生意場所,俗稱”張家當鋪”。七十年代末改為英烈祠,用於存放革命先烈骨灰。

臨清縣衙南門閣樓: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福德街南首

臨清縣衙南門閣樓建於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位於臨清青年辦事處考棚街,北臨元代會通河。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臨清縣治由當今城南舊縣村遷移至此,佔地3萬平方米,房舍400餘間,由於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在臨清閘東北三里處建磚城,縣治便移至城內,此地廢棄,遂成為縣治遺址。因歷年來的城市改造縣治治所的其它房屋蕩然無存,現只保存縣治治所的南門閣樓。此樓又俗稱“文昌閣”,坐北朝南,磚砌基座,高3米,長10米,寬7米,下部闢門洞,閣樓面闊3間,進深2間,歇山捲棚頂,抬梁式木構架,筒瓦覆頂,飛簷挑角,整體結構巧妙,和諧得體。此閣樓是臨清境內現存最早的建築,是研究臨清縣衙治所變遷的重要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文物研究價值。

古樓街天主教堂:臨清市新華街道辦事處古樓街4號

古樓街天主教堂位於臨清市新華辦事處第一中學院內,此樓於民國二十三年四月(1934年),由胡修身主教籌資,王賜璽神父經手所建。1935年秋,成立於1930年的若瑟修道院(為天主教教會學校)由小蘆村(現屬河北省臨西縣)遷入十字樓內。1941年李藎臣主教遷入樓內居住,修道院修生搬出,住於樓外平房之內。1945年9月冀南中學(臨清一中前身)遷入,使用至今。該樓平面呈十字形,坐北朝南,磚木結構,高兩層,佔地1000多平方米,現保存比較完整。

華美醫院診療樓: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健康街306號

華美醫院診療樓位於臨清先鋒辦事處健康街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內,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臨清華美醫院,原為施醫院建於光緒十二年(1886年)設在基督教會內,由美籍傳教士金髮蘭、衛各納創建,後被“義和團”拳民所焚。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在南北街擴地百畝又重建,更名“華美醫院”,由華方捐款,美國人所建,醫療費由教會撥款,基本免費就診,民國十六年美籍醫生孔美德、瑞杏林等捐款3645.5美元,購置X光機,發電機,由美國直運我港口,財政部特予免稅,以示嘉獎。宋哲元部馮治安師長,馬鴻逵軍長等名流多於此治病療理,解放後改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1953年定名為“山東省聊城行署第二人民醫院”,後改名為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至今。

臨清先鋒大橋: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桃園街北首,漳衛運河之上

臨清先鋒大橋始建於1958年5月,1959年7月竣工通車,由國務院交通部工程師會同蘇聯專家及山東省交通廳第四工程中隊工程技術人員共同設計,由第四工程中隊施工興建。因這座大橋在當時還是國內首建,所以命名為“先鋒大橋”。橋的樣式新穎美觀,車道寬敞,兩旁設有人行道和混凝土欄杆。橋長166米,分為6孔,主航道孔道為55米,兩千噸的機動舶船隊和一千噸的雙尾客貨輪均能通航無阻。1974年河床加寬,在西岸續建引橋與主橋相接。引橋長411米,21孔,行車道7米,兩邊人行道寬0.75米,全橋27孔,長577米。是連接冀魯兩省公路交通的重要樞紐,又是運河上一大景觀,是臨清近現代標誌性建築物。

三元閣碼頭:臨清市青年街道辦事處西夾道街西側衛運河大堤之上

三元閣碼頭位於臨清市青年街道辦事處西夾道街西側衛運河大堤之上,始建於明代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坐東朝西,長、寬各15米,臺高4米,佔地230平方米,基礎為條石砌築。此碼頭當時被稱為運河之上第一商業碼頭。

市級(13個)

考棚黌門:臨清市青年街道辦事處考棚街41號

考棚黌門位於臨清市舊城區民族試驗中學院內。前身為“工部營繕分司”,始建於明代永樂初年,是明代中央政府的派出機構,專門督理燒造、解運臨清貢磚,為修建北京故宮、明代長城、十三陵、等皇家宮殿、軍事工程、園林、陵寢之用。清代順治十八年(1661年)裁撤工部營繕分司,此地改為清源書院。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升臨清為直隸州在此地又改設試院,建立考棚,為四縣(時轄夏津、武城、邱縣三縣)童生應試之所。現考棚已不復存在,只存黌門,面闊三間,長10.8米,進深5.5米,明間4.3米,東西次間2.9米,高6米。硬山布瓦頂,垂脊飾以仙人走獸,前後簷柱、望板施以彩繪,整個建築寬闊豁達,具有典型清式府第大門的風格特點。是研究清代建築史、封建科舉制度、科考建置的實物資料,又是明代“工部營繕分司”舊址,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胡家灣瓷窯遺址:臨清市青年街道辦事處胡家灣村西北500米

胡家灣遺址,位於臨清市城南約1公里處,胡家灣西側漳衛河河床裡。河床中心西側為河北省臨西縣,南距宋元臨清古城址3.5公里。遺址在河道中呈帶狀,東北至西南向長約1公里,西北至東南寬500米。文化層距地表4米左右,出土有白瓷、黑陶、青瓷、黑釉瓷、白釉黑花瓷等,器形有碗、盤、缽等,還發現窯具,如墊餅、匣缽、陶範等。

五樣松:臨清市新華街道辦事處陳墳村北50米

五樣松樹高15米,徑粗7米,其葉有五種形狀,即米粒、竹篾、針刺、喇叭等形,實為檜柏之屬。此樹原為明代永樂年間錦衣衛陳氏塋地中所植。該樹種植時間歷史較長,樹形高大在魯西北地區實屬罕見,它是研究明代墓地佈局形式及地表種植風俗的實物資料。

會通古槐: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福德街北首會通河南岸

會通古槐植於明代,樹高10米,徑粗3.3米,北面為明代會通橋。該古槐植於元代會通河南岸,臨清中閘(明代閘廢改為會通橋)南首,是運河變遷的重要佐證,具有較高文物研究價值。

吉士口雙槐: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吉士口街菸廠家屬院內

吉士口雙槐是明代嘉靖年間清涼寺內所植之樹,此寺現已不復存在。其中南株樹高13米,徑粗2.8米,北株樹高10米,徑粗3米,兩株總冠覆蓋面積120平方米,周圍有磚質護欄。該古槐為明代佛教寺院所種,是研究明代臨清運河佛教文化及寺院綠化形式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文物研究價值。

竹竿巷: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竹竿巷街

竹竿巷建於明代,位於臨清市老城區中心部,漳衛運河東岸,元代會通河南岸,東、西長600米,南、北寬300米,街巷寬4.5米,原名果子巷,清代改為竹竿巷,是運河城市典型的商業古街區,現街區內保存17處前店後坊式古建築,街巷整體格局保存完整。

箍桶巷: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箍桶巷街

箍桶巷位於臨清市老城區先鋒辦事處,東、西長600米,南、北長200米,街巷寬4.5米,東為鍋市街,南接大寺街,西傍漳衛運河,北臨竹竿巷及元代會通河。為明清時期商業官驛繁華區,是手工製作木桶、馬桶等生活器具的作坊、店鋪聚集的專業性街巷。

武訓紀念堂: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吉士口街南側大眾公園內

武訓紀念堂位於臨清市大眾公園內,建於民國23年(1934年),因魯西北剿共司令趙仁泉為響應山東省國民政府主席韓復榘興辦進德會的號召修建而成。現臨清進德分會的其他建築已蕩然無存,只保存主體建築武訓紀念堂。此堂為硬山迴廊琉璃瓦頂,五楹六柱,坐南朝北,面闊22.6米,進深13.2米,廳堂內原有武訓大理石雕像及朝野名人題詠,現已不復存在。1985年武訓紀念堂曾落架維修。

苗家店鋪:臨清市青年街道辦事處會通街33號

苗家店鋪位於臨清市青年街道辦事處會通街33號,坐西朝東,建於清代早期,苗家在此經營雜貨生意,為臨清運河城市特有的前店後宅式建築。現存一進院落,總佔地面積280平方米,院內部分建築早已改建,只保存西房三間,北房三間,門面房四間。院落整體佈局保存較為完好。

陳家大院: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桃園街98號

陳家大院位於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桃園街98號,坐北朝南,建於清末,是陳家老宅,總佔地面積680平方米。現保存北屋三間,東廂房六間,西廂房三間,南房三間,門樓及影壁保存完整,整體格局保存完好。

王家宅:臨清市先鋒辦事處大寺街62號

王家宅位於臨清市先鋒辦事處大寺街62號,坐東朝西,建於明末清初,為布商王家宅院,現存一進院落,總佔地面積425平方米,院內部分建築早已改建,現只保存北房三間,北耳樓二間,北耳房三間,捲棚頂,總面闊米19米,進深6.6米,東、西、南房各三間,建築形式極具臨清民居典型風格,院落整體佈局保存較為完整。

單家大院: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福德街74號

單家大院位於臨清市先鋒辦事處福德街74號,坐東朝西,建於明末清初,為明清時期單氏家族宅邸,三進院落,總佔地面積890平方米,院內部分建築早已改建,現存第一進院門樓一座,第二進院北、東、西、南房屋各三間,第三進院,北耳房二間,院落整體佈局保存較為完整。

更道街基督教公寓樓: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更道街198號

更道街基督教公寓樓位於臨清市先鋒辦事處更道街198號,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坐北朝南,高兩層,面闊40.3米,進深7米,平面呈T字形,青磚灰瓦,為臨清基督教公寓樓。

縣級(28個)

貝丘故城:臨清市大辛莊街道辦事處近古村西南

貝丘故城遺址位於臨清市大辛莊辦事處近古村西南,建置於漢代,佔地面積約18萬平方米,文化堆積距地表10釐米,遺址表面散落著大量的盆、罐、甕、豆等陶器殘片,並有灰陶獸面瓦當、板瓦等建築構件,均屬漢代遺物。因遺址文化層距地表較淺,農業耕種使其破壞嚴重。

龍山:臨清市青年街道辦事處車營街南側

臨清古運河南支東岸,有一座土山,由東南向西北蜿蜒起伏,神似平地上臥著的一條巨龍。所以,人們稱它為龍山。據《臨清縣誌》記載,在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開挖會通河的時候,當運河挖到鰲頭磯時,便向西北至問津橋開挖河道,通向衛河,此段運河在臨清稱北支。由於入口處的落差解決不當,往往在船舶入衛的時候易被損毀,阻塞河道。為了保證船隻安全和航運暢通,又於明代永樂十五年(1417年)開鑿從鰲頭磯至頭閘口的這段運河,稱南支。從此河道暢通,在開挖河道時,堆土成山,並在高約數丈、長約二里左右的山上,植樹造林,移花接木,既解決了運河開挖土方傾倒問題,又製造出人文景觀,體現了我國先民在水利工程、園林設計方面高超的創造力。

皇殿崗遺址:臨清市戴灣鎮水城屯南村西南800米

皇殿崗遺址面積約52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0.3─1.6米。採集遺物有;三彩殘建築構件,泥質灰陶,獸面瓦當,泥質灰陶盆、盤殘片,宋代白瓷碗底、黑釉罐、篦紋白瓷等殘片。現保存較差。

臨清解放紀念碑: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吉士口街南首大眾公園內

臨清解放紀念碑建於1946年,高4米,寬1.5米,尖首,臨清於1945年9月解放,是為了紀念臨清解放而修建。2005年臨清市人民政府為了慶祝臨清解放60週年,對該碑進行重修,碑體從磚結構更換為花崗石結構。

臨清革命烈士陵園:臨清市新華街道辦事處東興街385號

臨清烈士陵園建於1979年,座北朝南,佔地103000平方米,紀念堂面闊13間,進深1間,次間附建廊廈,混凝土樑架。現保存完好。

夏碧波烈士紀念碑:

臨清市八岔路鎮趙塔頭村西230米

夏碧波烈士紀念碑是為了紀念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冀南軍區第四分區東進支隊司令員夏碧波壯烈殉國的事蹟,由永枳縣、博平縣、武訓縣、衛東縣、清平縣全體民眾敬立。該碑碑首浮雕“雙龍”,中間豎饌“民族精英”四字楷書。現由趙塔頭村委會精心維護,保存完好。

戒僧了證興學碑:臨清市八岔路鎮楊二莊村村小學內

戒僧了證興學碑位於臨清市八岔路鎮楊二莊村村小學內,長2.2米,寬0.7米,厚0.24米,青石質地,汪毓藻篆額,彭元照撰文,毓珩書丹,碑文陰刻楷書。文述莊科村千佛堂戒僧了證潛心蓄資,獨出資財創建義學之舉。碑體保存完好,字跡漫漶。

五花槐:臨清市八岔路鎮辛集南村中心處

五花槐植於明清時期,樹高6米,徑粗1米,槐樹花蕊為紅、黃、藍、紫、白五種顏色,堪稱稀有。“五花槐”屬國槐種,比普通國槐開花晚,花期長。花梗呈草綠色,下垂,長短不一;花身長而扁平形似如意花;花絮像一株株倒垂的雞冠花,生有小刺兒,頂端呈龍頭狀。槐花的顏色從裡往外呈紫、紅、綠、黃、白五種顏色,花香怡人。種子密而緊,不飽滿,不易成熟,繁衍極難,故單株傳古,村無他株。現該樹生長茂盛,有枝葉略微枯萎。該樹種在魯西北地區較為罕見,圍繞此樹傳說較多,是研究魯西民俗文化重要佐證。

張自忠故里碑亭: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吉士口街南側大眾公園內

張自忠故里碑亭由臨清市人民政府於1989年修建,亭高8.7米,四周圍以乳白色護欄,屬四柱挑簷仿清式建築。碑亭頂部覆蓋綠色琉璃瓦,四面額枋繪有“長城雄踞”、“盧溝曉月”、“國色天香”、等彩繪,寓意烈士醫生的人品與業績。亭中石碑正面是張愛萍題寫的“張自忠抗日烈士故里”九個金色大字,碑陰是張將軍碑銘。碑高1.891米,厚0.33米,寬0.93米,碑首為雲龍紋,碑座雕球形環帶紋。現碑亭整體保存完好。

英烈屯革命烈士墓:臨清市八岔路鎮辛集村北1公里八岔路烈士陵園內

英烈屯革命烈士墓位於臨清市潘莊鎮英烈屯村東600米處,佔地2000平方米,現內有12位烈士的墓葬。1944年1月25日東進支隊七連及通信班由張參謀長和楊連長的率領下,對盤踞在吳寨的日寇和偽軍發起了進攻,經過一天的戰鬥,日軍遭到較大的重創,我軍共犧牲幹部戰士36名。其後東進支隊夏碧波隊長派人運來棺材,在此掩埋了烈士遺體,並召開了追悼會,把吳寨村改為英烈屯。

臨清縣治遺址:臨清市青年街道辦事處東舊縣村東、西兩側

臨清縣治遺址位於臨清市青年街道辦事處東舊縣村東、西兩側,文化層距地表約10釐米左右,佔地150000平方米,出土遺物有泥質灰陶、瓦當、板瓦、罐。瓷器有:白瓷罐、盆、碗瓷片,青釉、影青、豆青瓷片等。現遺址破壞嚴重。

酸棗古樹:臨清市青年街道辦事處車莊村北300米

酸棗古樹植於明代,樹高7米,徑粗0.8米,佔地160平方米,相傳為明初山西大遷民時遷居臨清的居民為思念家鄉而種植。現酸棗樹同根兩株互相盤繞生長,枝繁葉茂,生長茂盛,樹形高大,為魯西北地區所罕見,是研究臨清遷民的重要實物資料。

丁馬莊貢磚窯遺址:臨清市魏灣鎮丁馬莊村西北2000米

丁馬莊貢磚窯遺址位於臨清市魏灣鎮丁馬村西北2000米,南距運河1500米,佔地710平方米,建於明代,燒造時間延續至清代,是燒造臨清貢磚的窯廠之一。有貢磚窯兩座,高4米,窯室及火道均保存完好。

西橋村遺址:臨清市唐園鎮西橋村西北500米

西橋村遺址位於臨清市唐園鎮西橋村西北500米,漳衛河河道內,河道北岸為河北省臨西縣。遺址距地表約5米左右,東、西長約800米,南、北約500米。由於漳衛河改道,從新開挖河道此遺址才暴露出來,附近百姓在此挖出瓷器、錢幣等器物。根據河道內發現的大量瓷片、陶器、磚瓦等標本及百姓挖出的器物來看,此地應為一處唐、宋時期聚落遺址。

孟口村遺址:臨清市煙店鎮孟口村西北2公里漳衛河河道內

孟口村遺址位於臨清市煙店鎮孟口村西北2公里處,漳衛河河道內,河道北岸為河北省臨西縣尖冢村。遺址距地表約5米左右,南、北長約850米,東、西約1000米。由於漳衛河改道,從新開挖河道此遺址才暴露出來,附近百姓在此挖出瓷器、錢幣等器物。根據河道內發現的大量瓷片、磚瓦、磨盤等標本及百姓挖出的器物來看,此地應為一處宋元聚落遺址。

西窯村遺址:

臨清市青年街道辦事處西窯村北漳衛河河道內

西窯村遺址位於臨清市青年辦事處西窯村北漳衛河河道內,河道北岸為河北省。遺址距地表約5米左右,文化層處於沙土下,膠泥層之上,東西長約800米,南北寬約300米。由於漳衛河改道,從新開挖河道此遺址才暴露出來,出土物有白釉瓷碗、青釉瓷碗、黑油瓷盆、白釉黑花瓷盤、錢幣等器物。根據河道內發現的大量瓷片、磚瓦、磨盤等標本及百姓挖出的器物來看,此地應為一處宋元聚落遺址。

魏灣鈔關遺址:臨清市魏灣鎮魏灣東村中部,運河北岸。

魏灣鈔關遺址位於臨清市魏灣鎮魏灣東村中部,京杭運河東岸,建於明代,佔地410平方米,原有公堂、衙皂房、閱貨廳等建築,現只保存古井1眼,古槐樹1株。魏灣鈔關是臨清鈔關分關,為當時運河之上檢驗、稽查、收納過往船隻貨物及稅銀之處。

霍氏先塋:臨清市潘莊鎮英烈屯村東500米

霍氏先塋位於山東省臨清市潘莊鎮英烈屯村東500米,東南與冠縣地界毗鄰,西距衛運河約十公里,北三公里為潘莊鎮。與當地居民獲悉該地段為黃河故道附近。據其家譜和墓地碑文載:霍氏始祖霍成於明洪武二年(1639年)由山西洪洞遷至吳寨村(此村相傳建於唐代,1944年日偽軍圍攻吳寨,八路軍東進支隊奮勇抗擊,36名戰士壯烈犧牲。因此,原衛東縣抗日政府改吳寨村為英烈屯,此名沿用至今)墓群佔地15000平方米,封土高達16米許,沙質土,覆以古松柏二百株。墓地現存清光緒以前碑刻6通,墓葬5座。

張天瑞墓:臨清市新華街道辦事處西胡裡莊村西150米

張天瑞墓佔地150平方米,封土高2米,現存皇明諭祭碑1通。 張天瑞(1450~1504)字文祥,號雲坪。山東臨清人。為明成化十七年(1481)王華榜進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編修。喜好詩文,才華橫溢,官至東宮講讀。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史學家、儒學家,在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學術地位。2006年張氏宗族捐資對該墓進行維修,現保存較好。

董氏墓群:臨清市魏灣鎮東田莊村西北100米

董氏墓群位於臨清市魏灣鎮東田莊村西北100米,佔地20000平方米,現存明至清代墓葬15座,墓碑17通。始祖為明萬曆時期左都督加太子太保董一元,其後裔多為明、清時期官宦顯達。原墓地有碑刻、石雕、古柏樹百餘棵,現只存墓葬及墓碑。

傅家老宅:臨清市康莊鎮侯寨子村中心

傅家老宅位於臨清市康莊鎮侯寨子村中心部,坐北朝南,建於清末,是傅氏家族老宅,現保存北屋三間,面闊9.7米,進深5.6米,東屋配房三間,整體院落東西14.5米,南北25米,現整體格局保存完好。

竹竿巷116號院民居: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竹竿巷街116號

竹竿巷116號院民居位於臨清市先鋒辦事處竹竿巷街116號,坐東朝西,建於清代中期,為清代臨清普通回族市民的宅院,總佔地面積396平方米,一進院落,現保存東、西、南、北房屋各三間,硬山頂,為比較典型的臨清清代民居。

箍桶巷152號院民居:臨清市先鋒街道辦事處箍桶巷152號

箍桶巷152號院民居位於臨清市先鋒辦事處箍桶巷152號,坐北朝南,建於清代早期,為當時臨清生活較為富裕居民的住宅,二進院落,總佔地面積700平方米,院內部分建築早已改建,現保存第一進院落西屋三間,第二進院落東、西、北房屋各三間,,硬山頂,門樓一座,為隨牆門,建築形式比較典型,院落整體佈局保存較為完好。

考棚街20號院民居:臨清市青年街道辦事處考棚街20號

考棚街20號院民居位於臨清市青年辦事處考棚街20號,坐西朝東,建於清代早期,為清代臨清較為富裕的居民住宅,現存一進院落,總佔地面積322平方米,院內部分建築早已改建,現只保存西、北房屋各三間,硬山頂,院落整體佈局保存較為完整。

張氏祠堂:臨清市松林鎮馬張村東北

張氏祠堂位於臨清市松林鎮馬張村東北,坐北朝南,建於清末,是張氏家族宗祠,現保存北屋三間,面闊9.9米,進深5.75米,門樓、影壁各一處,古柏20餘株。據《張氏家譜》記載,明永樂年張氏始祖張剛應詔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此建築是張氏家族宗祠。

黑莊清真寺:臨清市新華街道辦事處黑莊村79號

黑莊清真寺位於臨清市新華辦事處黑莊村中心部,市區東部。始建於明代,清代咸豐年間重修。坐北朝南,周邊均為回族居民聚居區,現北房講經堂,南屋沐浴房已改建,只保存西大殿及東屋対廳3間,清代至民國時期重修清真寺碑刻3通。西大殿面闊9.6米,進深13.8米,硬山捲棚頂。

武訓分校舊址:臨清市劉垓子鎮三十里鋪村中心

武訓分校舊址位於臨清市劉垓子鎮三十里鋪村中心處,建於中華民國時期。該房屋原為劉培真(字養元)先生舊居,1940年,劉先生在武訓小學校長郭金堂的支持下,將本家房屋獻出一座,並籌集資金,創辦了私立三十里堡武訓小學分校。當時臨清被日軍佔領,日偽橫行,學校聚集了一批愛國師生,宣傳抗日。現保存北屋5間,硬山頂,面闊16米,進深5.2米。

季羨林墓:臨清市康莊鎮大官莊村

季羨林墓佔地500平方米,封土高2米,現存墓碑1通。季羨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齊奘。山東臨清人。中國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翻譯家,散文家,精通12國語言。曾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該墓修建於2010年,現保存完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