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二戰太平洋戰爭,東條英機如何策劃奪權,逼迫近衛內閣下臺

  

二戰太平洋戰爭,東條英機如何策劃奪權,逼迫近衛內閣下臺

東條英機是二戰甲級戰犯,這是毫無疑問的,但他如何逼迫前任首相近衛文麿下臺,自己扛起軍國主義侵略旗幟,這裡卻大有文章。可以說,整個太平洋戰爭就是在他一手策劃下,從而使亞太戰場硝煙四起,多少百姓生靈塗炭,士兵死於非命。作為日本來說,也是東條英機把這個島國送上了亡國的不歸之路。而作為東條英機本人,僅僅是為了達到個人的私慾爭權奪利。

日本南下戰略由來已久,面對歐洲戰場烽火正旺,近衛內閣猶豫不決,東條英機趁機策劃奪權

有些人把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作為一個話題來討論,他們認為,這次行動是個愚蠢的做法。實際上,日本在1927年就有人發表了學術文章研究佔領太平洋諸島的規劃,只不過那時世界形勢沒有二戰時候這麼對日本有利,當時的計劃也是日本海軍跟美國太平洋艦隊在珍珠港有迎頭一戰。

二戰太平洋戰爭,東條英機如何策劃奪權,逼迫近衛內閣下臺

作為日本侵略亞洲的急先鋒,日本首相近衛文麿骨子裡也是一個野心家,對中國的“九一八”和“七七事變”都是出自他的絕作,因此,在他手上沾滿了中國人民的鮮血,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侵略者陰謀家。

近衛文麿與東條英機不同,他出身貴族世家,除了擔心自己的家族利益外,還要考慮到國家的前途,因此,當他發現歐洲戰場戰火越燒越旺,日本在亞洲戰場又深陷泥潭,如果此時與美國發生不愉快的話,那日本經濟就會受到衝擊,入侵東亞的後路就會受到影響,所以,他並沒有象東條英機那樣發出強烈的戰爭信號,相反,他採取了一種邊打邊談的策略,夢想通過談判與美國繼續保持良好的經貿關係。

但是,在日本關東軍兩次北上都被蘇聯攆得滿地找牙後,以東條英機為代表的主戰派並不想看到日美之間有什麼好的結果,他們一心要迅速南下,趁德國佔領英法荷蘭等國的機會,把他們在東南亞的殖民地搶奪到手。

二戰太平洋戰爭,東條英機如何策劃奪權,逼迫近衛內閣下臺

近衛文麿實力雄厚,面對奪權派咄咄逼人曾三次組閣,終究被東條英機不達目的不罷休逼迫下臺

相對於東條英機和他同伴們的高調,首相近衛文麿並沒有被他們嚇唬,他不僅採取折中措施三次組閣,每次僅僅調換一兩個成員,實際上仍然牢牢控制著日本話語權,對軍方形成了掣肘態勢。

在這種情形下,東條英機並沒坐以待斃,相反,他先是在日本陸軍中大講南下戰爭的重要意義,同時又暗地裡派出一些殺手對近衛內閣進行謀殺。在幾次謀殺未遂以後,近衛內閣稍作讓步,但在跟美國談判中,美國提出了先從亞洲戰場撤軍的要求,消息傳到陸軍部,東條英機斷然拒絕,並要求近衛內閣重新組閣,在陸軍參謀長衫山大將和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的支持下,強令內閣通過了戰時南下法案,並將談判時間限定在1941年10月10日,如果這個時期沒有談好,日本就出兵南下。

二戰太平洋戰爭,東條英機如何策劃奪權,逼迫近衛內閣下臺

實際上,面臨日本國內瘋狂的戰爭要求,美國是心知肚明的,盟軍派在日本的佐爾格早就利用各種關係掌握了日軍的動向。所以,當美國掌握到日本並不是真心想談判的時候,美國毅然在11月斷絕了對日本的石油和軍事援助,併發布了多項制裁措施,美國的做法無異是釜底抽薪,作為首相的近衛文麿感到騎虎難下。

在東條英機等主戰派的強烈要求下,近衛內閣召開了御前會議,實際上,這是一場由東條英機主宰的戰前動員會,在他的眼裡,不管近衛內閣怎麼解釋,今天都要他們下臺。

當近衛提出如果招惹美國將會給日本帶來巨大損失時,東條英機強硬地命令他,要麼同意開戰,要麼趕緊下臺。在周圍無人擁戴的情況下,近衛只好宣佈辭職,天皇把重新組閣的權力交給了東條英機。

二戰太平洋戰爭,東條英機如何策劃奪權,逼迫近衛內閣下臺

假裝和談的面目掩蓋不了侵略擴張的野心,太平洋戰爭爆發,東條英機讓日本走上一條不歸路

坐上了首相寶座,對於軍人世家出身的東條英機來說,這只是第一步,為了達到個人野心,他並沒有一上臺就下達戰爭命令。而是繼續近衛內閣的態度與美國進行交涉,暗地裡卻在加緊戰爭準備。

為了達到奇襲的效果,東條英機首先就把蘇聯在日本的情報機關佐爾格小組給拿掉,這是一個盟軍安插在日本的重要耳目,佐爾格的被捕讓盟軍吃驚不小,這也引起了盟軍的更大懷疑。

其次是加緊南下準備。在出兵南下的問題上,日本高層又表現出了懷疑和擔憂的狀態,一方面他們擔心美國實力太強,日本不是美國的對手。對於偷襲珍珠港幾千裡航程沒有把握。另一方面,一些人建議從中國戰場撤出部分兵力,阻斷緬甸來往內地的交通運輸。

二戰太平洋戰爭,東條英機如何策劃奪權,逼迫近衛內閣下臺

但在你一言我一語中,都被軍方的代表全部否定,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儘快開戰,而且是一種前無古人的海上偷襲戰鬥。

最終,瘋狂的東條英機,瘋狂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把日本帶向了一場影響二戰進程的太平洋戰爭,日本和他本人都走向了一條不歸道路。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贊、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太平洋戰爭史》

精彩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