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專家說五胡並沒有亂華,這其中的關鍵,在於如何看待歷史發展

五胡亂華",一段令漢人聞之心痛的歷史。公元316年西晉滅亡,皇室司馬家避難建康(南京),以致於整個華北地區遭至遊牧民族的入侵。其中以匈奴、鮮卑、羯、羌、氐等五個胡族為主,他們紛紛在中原地區建立各自的國家,單是擁有重大影響力的地方政權就足足擁有 十六個之多,故直到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之前(439年),這段歷史又叫做"五胡十六國"。

我們現在一談這段歷史,頗有痛心疾首之感。例如西晉末年中國約有人口3500萬左右,但是經過五胡亂華之後,北方僅剩1300萬,南方的東晉加上此時從北方逃難過來的漢人,也只維持千萬左右,換句說當時神州大地上在數年間直接有1000萬人被抹殺了。再加上大量建築、典籍以及歷史遺蹟在戰爭中消失殆盡,其所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


專家說五胡並沒有亂華,這其中的關鍵,在於如何看待歷史發展

但是"五胡亂華"真的沒有一點正面作用了麼?首先這是漢人第一次"衣冠南渡",經濟和文化重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也為後來江南繁榮的基礎;其二中國漢族人口如今接近13億,約佔全世界的19%,其中一大部分是南下的遊牧民族消失後所融入的。例如慕容、段、肖這三個姓,其來源就是鮮卑和契丹二族。

而更加要說明的一點是,"五胡亂華"實際上這個"華"字用的非常不準確,華夏文明並沒有因為五胡亂華而斷層或者受到損害,反而在之後的歷史中更加蓬勃,為後來各胡族融入漢族打下基礎。我們大可不必把之看成是對中華文明的損害,反而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為什麼這麼說呢?

專家說五胡並沒有亂華,這其中的關鍵,在於如何看待歷史發展

當我們瞭解十六國政權本質的時候,一切謎底就都揭曉了。為此我們先取建立了前燕、後燕和南燕政權的鮮卑慕容氏來做案例。前燕的開國奠基者是慕容廆,即鮮卑慕容部的首領。實際上鮮卑慕容部本不姓慕容,而是姓莫護。在慕容廆的爺爺莫護跋擔任首領的時候,因隨同司馬懿出征公孫淵有功,逐被封為率義王,於今河北秦皇島市黎昌縣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鮮卑慕容部本身是生活在東北平原上的遊牧民族,現在遷到緊挨著中原地界的秦皇島,此處本就漢人極多,再加上濃厚的漢文化,而作為統治家族的鮮卑慕容氏自然逐漸從遊牧民族轉變為農耕文明,甚至開始學習漢文化。根據《晉書》記載,莫護跋看到漢人頭上流行的步搖官冠,於是自己也非常喜歡便做了一頂天天戴著。鮮卑人見了就稱他做步搖,又因步搖和慕容讀音相近,於是就變成了"慕容跋","慕容"不僅成為了其部落的名稱,還成為了其家族的姓氏。

專家說五胡並沒有亂華,這其中的關鍵,在於如何看待歷史發展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鮮卑人當時並不排斥漢文化,甚至在吸收和接納漢文化。到了慕容廆擔任首領的時候,鮮卑慕容部更是加速了對漢文化的吸收,例如慕容廆常去聆聽漢人劉贊講學,並對手下說:

獄者,人命之所懸也,不可以不慎。賢人君子,國家之基也,不可以不敬。稼穡者, 國之本也,不可以不急。酒色便佞,亂德之甚也,不可以不戒。

這算是典型的儒家治國之道。而當時慕容廆的兒子慕容皝,也就是初代前燕皇帝,史載,"尚經學、善天文、愛儒學、好文集"。要知道這個時候慕容氏還沒入主中原,而作為統治階層的子嗣,慕容皝已經開始接受儒學教育,傳播漢學,可見當時的慕容氏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漢化。

專家說五胡並沒有亂華,這其中的關鍵,在於如何看待歷史發展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慕容氏的漢化是隨著其實力的壯大而壯大,隨著其統治區域的擴張而深入的。到公元352年慕容儁擊敗冉魏,入主中原,正式稱帝的時候,前燕政權和普通的漢族政權差異並不是非常大,例如朝政上它繼承了魏晉的九品中正制,興學校傳授儒家文化、甚至連遊牧民族最傳統的"兄終弟及"繼承製也轉變為中原王朝的"嫡長子繼承製"。

我們不容否認,連慕容儁都說自己是"遠承西晉",其本質不過是為了更好的統治中原地區以及完成自己從部落聯盟到中央集權的過渡,最終還是為了鮮卑慕容氏的利益。但是從客觀條件來說,鮮卑氏入主中原非但沒有破壞原本的中華文明,反而對其接納和吸收,使得中華文明的影響範圍更為廣大,從這方面來說絕對是積極的。

專家說五胡並沒有亂華,這其中的關鍵,在於如何看待歷史發展

然而前燕存在時間終究太短,不過18年罷了,而後來的後燕和南燕影響力又不及前燕,以致於鮮卑慕容氏主導下的漢化並不深入。然而接下統治北方的前秦和北魏,卻用事實向所有遊牧民族證明,只有漢化,才是強盛的關鍵。

例如前秦的鼎盛來源於符堅重用漢人王猛,不僅任其為宰相,更是把家國大政悉數交於王猛手中。而王猛也不負符堅之託,他恢復魏晉士籍、提倡儒學,重視教育、舉賢才,最終令前秦一統整個北方。這個時候由氐族所建立的前秦,你說跟漢人政權差距很大麼?王猛用事實來闡述了遊牧民族想要治理中原王朝,只能走自身漢化一條路。而在這方面,北魏就吃了很多苦頭。

專家說五胡並沒有亂華,這其中的關鍵,在於如何看待歷史發展

從鮮卑拓拔部建立北魏政權到一統北方之前,這是一支擁有濃厚奴隸制遊牧民族特色的政權。不僅在轄區任意賞賜奴隸,推行宗主督護制度,更是推行民族歧視政策。然而隨著統治的深入,以及北方的一統,北魏統治者發現如果依舊使用遊牧民族思維統治國家的話,滅亡不過遲早的事情,特別是公元445年爆發的蓋吳起義。

當時蓋吳聯合漢族、氐族、羌族等被北魏統治的異族在杏成(進陝西黃陵)聚眾起義,擁兵十萬的時候,北魏拓拔皇室開始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民族矛盾進入尖銳時期,所以等到孝文帝拓拔宏繼位之後,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孝文帝漢化改革"。

專家說五胡並沒有亂華,這其中的關鍵,在於如何看待歷史發展

相對於鮮卑慕容氏的繼承魏晉,前秦的政權漢化,拓拔宏的改革甚至有點到了"無所不漢"的誇張地步。他先是給自己改漢姓"元",禁止胡人傳胡,服必須一切遵從漢人的禮俗,甚至當官的不準說胡語。更誇張的是鮮卑人死後也要葬在河南,而不是還葬平城。在如此"一刀切"的漢化改革之下,大量鮮卑人開始完全融入漢族。

公允的來說,漢化本質依舊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畢竟它確實是當時遊牧民族想要統治中原唯一的選擇。但從客觀角度來說,這對中華民族大融合的促進是史無前例的,一方面是原本的漢人被迫南遷之後把百越之地的百姓逐漸漢化;另一方面則是南下入中原的遊牧民族本身進行漢化。

專家說五胡並沒有亂華,這其中的關鍵,在於如何看待歷史發展

當我們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如今已經消失的匈奴、鮮卑、羌、羯、氐等五胡亂華時期影響力最大的五個胡族,現在不都變成漢族了麼,這便是最好的證據。

所以"五胡亂華"中的“華”,只能代表中原地界確實因為胡族的南下而變得動盪不安,卻不能代表華夏文明和漢族文化受到破壞。畢竟民族的定義不在其血緣是否相同,而在於是否使用同一種文化,遵從同一種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