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醫藥領域信用體系第一步!40萬家醫藥企業有了信用“戶口”

“經過一年多的籌備與建設,涉醫涉藥領域的信用體系已初具雛形,醫藥行業信用治理邁入新階段。”2019年12月20日,在涉醫涉藥領域信用體系建設行業協會第一次聯席會議上,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會長潘廣成透露,目前這一體系已經為40萬家醫藥行業市場主體建立了信用檔案。

行業協會是行業信用建設的樞紐,應承擔起本行業信用體系建設這一重任。受國家發展改革委的邀請和委託,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成為醫藥領域信用體系建設的牽頭單位。“醫藥行業這麼大,單靠一家肯定不行,所以我們搭建了行業協會聯合工作機制,希望聯合各醫藥行業協會,共同建設行業信用體系。”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信用建設部馬寧博士說道,目前已有8家全國性協會、14家省市行業協會參與到該機制中來。

此前,醫藥行業信用體系建設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頂層立法缺失,信用立法還未出臺;二是信用標準缺失,對守信、失信行為的界定和評價並沒有統一規範。“在聯合工作機制下,我們構建了一系列信用標準和規範,試圖給守信與失信行為下一個清晰定義。簡單來看,我們認為,被行政處罰、刑事判決的行為即失信行為。”馬寧在發言中提到,企業遵紀守法是最基本的行為底線,如果違背這一底線,就一定是失信行為。

“依託這一標準與2015年建立的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我們搭建了涉醫涉藥領域自己的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信用醫藥衛生網,專門歸集、發佈、共享、公示醫藥領域的信用信息。”馬寧在會上介紹,該平臺已為40萬家醫藥行業市場主體建立了信用檔案,歸集了10萬多條行政處罰信息、近百萬條行政許可信息,成為涉醫涉藥領域信用信息的總窗口。

“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的追蹤、記錄、更新,是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礎。”會議結束後,馬寧接受健康界採訪時表示,信用檔案就像信用卡一樣,只有不斷更新信用記錄,才能反應市場主體的信用情況,不斷追蹤市場主體的信用信息也是他們最主要的工作之一。目前,這些市場主體主要以醫藥企業為主,在第二階段的工作中,醫院、診所等機構也將納入其中。

據透露,目前他們已經建立了“失信主體名單”。“如果企業反覆出現(三年三次以上)同類失信行為,例如反覆出現質量安全、稅務問題等;或出現跨部門失信行為,例如不僅出現環保問題,還存在質量問題,我們確定後便會將其納入‘失信主體名單’,並將其信息推送給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相關部委。”

把這些失信信息推送給相關部門後,對企業會造成什麼影響?“是否對這些失信行為進行懲戒,還要看相關部門的政策。”在健康界的追問下,馬寧坦言行業協會的主要工作是提供信用信息與服務,最終如何使用則取決於監管部門。據悉,他們正與相關部門協商,探索如何將企業的信用信息轉化為監管依據。

除此之外,這一信用體系也面向企業,為其提供信用風險預警,幫助他們預防可能面臨的信用風險。

目前,國家已經建立了聯合獎懲制度,其核心思想是使守信者獲得便利優惠,失信者付出高昂代價。對守信的單位和個人,將給予行政審批“綠色通道”、公共服務便利等;對失信行為則將進行行政性、市場性、行業性的約束和懲戒,限制相關人員高消費等。 “在這一大框架下,如何拓展醫藥領域信用信息的應用場景,開展信用治理,是未來工作的重點之一,”馬寧表示。

不同於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執法部門的刑事打擊,基於市場主體的信用治理依靠的是市場力量。“實際建設過程中,很多企業表示寧願多交罰款,也不願將不良信息計入自己的徵信體系,信用治理的威力可見一斑。”河北省醫藥行業協會黨支部書記、榮譽會長劉驍悍指出,未來隨著更多企業與機構納入信用體系,信用信息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信用治理必將推動醫藥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