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周王处理大周的困境告诫我们:学会借势及挖掘人才的重要性

本两个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前333年及289年,事件参与对象为大周、赵国君王及所属谋士,事件概要如下:

公元前289年,赵国攻取了东周的祭祀之地,该地作为大周几百年祭祀之地,寄托着臣民的信仰,为此周王十分痛心及担忧。其手下的一个谋士看出了周王的忧虑,然后对周王说:大王不必忧虑,我可以让赵王将此地归还大王,只要给我几十斤财宝作为打点之用。

周王处理大周的困境告诫我们:学会借势及挖掘人才的重要性

周王立即答应了该谋士的请求,并派其游说赵国掌管祭祀的大臣赵太卜。周王使臣送上礼金并对赵太卜说:赵王一直在生病,而且很多大夫看过后,病情也未见好转。归根结底是赵王占领大周几百年的祭祀之地,这是所有臣民的信仰之地,故受到了上天的惩罚。所以太卜您可以上谏赵王,只要其归还大周之地,赵王的病自然就好了。赵王听取了赵太卜的意见,当然,赵王的病不久就痊愈了。

另一个事件发生于公元前333年,周王大臣杜赫推荐景翠入周为官,景翠因当时在各诸侯中没什么名声,而未被周王任用。就人才培养及使用问题,杜赫与周王发生了以下对话,杜赫说:当今东周弱小,即使大王您将所有重宝拿出来奉献给各诸侯,各路诸侯也会看轻大王您。

周王处理大周的困境告诫我们:学会借势及挖掘人才的重要性

就如现在的贤能之士,大王自然希望世间的绝世人才来大周帮您,但大贤之人,毕竟要求能施展才华的舞台很大,所受的待遇一定要很好。就目前大周的条件而言,是无法吸引这些人才来帮助大王的。但是这些贤才也是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在他们的初期阶段,所要求的施展才能的空间及待遇也是很低的。大王不如及时发掘大周及各诸侯国有潜力的人士,委以重任加以培养。假以时日,一定也有像如今大贤一样出类拔萃的人脱颖而出。

周王处理大周的困境告诫我们:学会借势及挖掘人才的重要性

这样大周振兴就有望了,而我认为景翠就是这样,只要大王给予机会,日后一定成为大贤之人,希望大王多加考虑。历史未对周王是否任用景翠加以记载,但按后续景翠的事迹来看,其主要服务于楚国,并做到了楚国大将军之职位。故大胆猜测周王未听取大臣杜赫的意见任用景翠,很遗憾失去了一个贤能的将才。

周王处理大周的困境告诫我们:学会借势及挖掘人才的重要性

以上两个历史事件,第一个事件取得关键的原因是:周王谋士学会借势,显而易见,大周的祭祀之地,那是几百年来所有臣民的信仰之地,当然也包括赵国境内的臣民。赵王自然知道该地在各诸侯,各臣民之中的地位。加之赵王久病不好,赵国太卜一分析原因,赵王自然相信这是得罪了供奉上天的信仰之地,人力不可抗拒,所以将该地还给东周。

周王处理大周的困境告诫我们:学会借势及挖掘人才的重要性

而第二个事件的虽未成功,但是大臣杜赫却是抓住了人才使用的核心。即大周想要振兴,在无法吸引贤能人士来帮助的情况下。学会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一条路,可惜周王不懂这个道理,也就注定了大周的衰亡。

借史溯今,历史人物当年遇到的这些事件,都是现在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作为这个社会中的一员,也遇到过或以后也会遇到诸如此类事情。特别是一个管理人员,我们经常在借势,如借领导的势,借政策的势,借公司环境的势等等。我们要学会借势,正如历史事件一样,能让我们事半功倍。

周王处理大周的困境告诫我们:学会借势及挖掘人才的重要性

当然目前在中国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趋势下,涌现了许许多多各行各业的小公司,但这些小企业如何破局呢?靠吸引人才显然不可取,因为无资金,无实力。故我们只能靠发掘有潜力之人,不断培养,加以重用,最终才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