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公安部專家:國內首創!湘潭這一經驗可供全國交流借鑑

據交警部門統計

至2019年年底

湘潭市機動車的保有量達582778輛

小車352365輛,呈逐年遞增的態勢

如何協調人、車、路的關係?

當然離不開技術手段的支撐

2019年,湘潭交警在城區所有路口

採用智能交通信號燈控制策略

由過去的“車看燈”,變為現在的“燈看車”

智能、高清、即時的“城市交通大腦”

正讓湘潭交通變得“耳聰目明”

公安部專家:國內首創!湘潭這一經驗可供全國交流借鑑

十字路口疏堵保暢

根據2019年上半年數據,湘潭城區路口通行效率較2018年同期提高 20% ,非機動車、摩托車闖紅燈機率降低 40% 。這得益於湘潭智慧交通系統的不斷更新迭代和使用技術的不斷提高。

2019年,湘潭交警藉助智慧湘潭項目建設了一套智慧交通管理系統,針對湘潭市交通通行在大部分時段均處於非飽和狀態的特點,建設了依託視頻流量採集數據的秒級全感應信號控制系統,湘潭市統一升級更換秒級全感應信號機225臺,配套安裝了1100套專用視頻流量採集設備,可實現信號及流量採集系統維護的最簡化。

前端有了高效視頻流量採集設備實時採集流量,再配合秒級全感應控制信號機,可完全實現湘潭市信號燈沒有固定配時,路口通行效果立竿見影。為更好實現秒級信號燈全感應控制,城區一律取消了非國標強制要求安裝的倒計時,取而代之的是在國標信號燈變換順序的基礎上,於紅燈最後三秒加入紅閃做為對駕駛員起步的提示,提高了約25%的起步效率。

公安部專家:國內首創!湘潭這一經驗可供全國交流借鑑

環島通暢的湘潭經驗

建設路口君子蓮城標拆與不拆的問題曾困擾湘潭市民多年。依託秒級信號燈全感應控制系統,交警部門在建設路口採用了 環島路口秒級全自動流量感應二次信號控制

交警部門運用秒級信號燈全感應系統,依託視頻流量採集設備實時採集進入環島的車輛數量,流量在4400—4500以下時,信號燈黃閃,讓環島車輛自由通行,確保發揮環島在非鎖死狀態下的通行優勢,讓環島路口通行效率最大化。一旦流量採集設備探測到即將突破4400-4500標準車時,自動控制開啟信號燈,環島隨即進入二次信號燈控制模式,達到最大通行效率,待流量下降至2000-2400輛的安全流量以後,自動控制將信號燈切換回黃閃,恢復環島自由通行。

目前,此係統在建設路口環島應用已近一年時間,每週平均信號燈啟動不超過5次,每次不超過2小時,環島內交通事故下降70%,路口近半年內從未發生過鎖死現象,完全不需要人工管控。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專家表示,環島路口全套解決方案在國內尚屬首創,湘潭案例可供全國交流借鑑。

靶向打擊嚴重違法

2019年7月,號牌為“湘C5B703”的車輛進入了交警的視線中,這輛車不但涉嫌使用假牌,還涉嫌毒駕。 交警緝查實戰小組及時利用信號燈控制系統順利將車截停,而這一過程,僅需一位民警就可以操作。

幾年前,交警緝查交通違法大部分依賴地面巡邏民警現場執法,人力物力消耗大,查案時間較長。 近兩年,可利用交警指揮平臺,3位民警配合協作布控緝查。 從2019年起,依據湘潭智慧交通的建設,將秒級信號燈全感應系統完全嵌入智能交通管控平臺,在智能交通管控平臺,可直觀地通過一張PGIS地圖看到湘潭市1100套視頻流量採集設備反饋的當前實時路況、225個信號燈的運行情況、所有交通攝像頭的圖像、所有在崗警員的定位等一系列與交通管理相關的實時及歷史數據,民警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第一時間感知路面情況,並作出決斷。

如今,交警部門已將緝查布控功能模塊與信號燈控制系統完全融合,真正實現了一鍵鎖定並運用信號燈卡停被緝查車輛,進而精準調度遍佈城區的22個警務站,“神兵天降”般緝查違法車輛。 現在,湘潭交警每年精準緝查各類違法車輛超5000臺,從源頭上減少了路面交通安全的隱患。

目前,湘潭已真正實現 “兩降一升” 的目標,即“因事故導致的擁堵下降30%,城市擁堵指數下降20%,道路高峰期平均車速提升5-8公里/小時”。 整套智能系統的運行,為“偉人故里、大美湘潭”建設提供高質量的交通保障。

公安部專家:國內首創!湘潭這一經驗可供全國交流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