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现在在浙江金华打工的人越来越少了,都去哪了?

水果酒大师


07年来义乌的,在义乌十二年了。来的时候就是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B区做毛绒。那时候没有店面是租来的。第一年的店租是十八万,第二年直接涨到二十八万。果断不租直接租到大通道四十五万。第三年大通道的店租直接涨到六十八万,然后还要交税收。义乌商贸城的税收一年要交十三个月的税的(从19年开始已经免税了),一年的费用就要将近八十万。还要仓储费员工工资。从2010年开始店租走下坡路了。2010年大通道下降到58万。11年降到45万。然后一直在38万到四十五万之间。仓储费(义乌青口工业区为例)从07年7元涨到现在2019年16块,因为我十几年一直在用的这个厂所以还不算贵。我朋友在义乌后宅的租金去年已经20快了。今年还没到期房东已经明确说要涨到三十。员工工资从07年来的时候一个月是800块包吃包住。店面员工一个月一千五。现在仓库员工基本在四千五到六千之间。给我做管理的夫妻俩一年十万包吃包住脸洗发水都要包。店面员工现在新来的是三千五老员工有点能力的一年八万包中午一顿饭。以上这些是一个小微企业十年以来成本涨幅。下面介绍一下小微企业的营收问题。义乌真正发展是从03年开始的。因为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正确领导义乌市场突飞猛进,小商品基本打败全中国无敌手(小商品外贸在中国有很多市场,有广州北京绥芬河乌鲁木齐等,北京绥芬河乌鲁木齐基本都是针对俄罗斯的)。义乌以一种全国都没有的管理方式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把全世界都吸引来了。我原来是在北京雅宝路做毛绒的专门针对俄罗斯客户。在07年的是感受到了义乌的压力就义无反顾的来了义乌。07年到10年是义乌发展的高峰期,那时候从早上八点开门一直到晚上五点下班店面基本没有休息时间。客户可以说是排队进来订货。那时候货根本做不出来客户可能中午十二点装柜十一点还在打电话催货。很多客户一个柜都要空很多立方就走了。辉煌就那么几年11年开始俄罗斯经济危机中东战乱(俄罗斯和中东一直是义乌最大的客源地)。因为义乌做的比较是中低端产品,最大客户不是欧美。11年开始还好南美国家开来中国下订单。也是从11年开始电商开始冲击义乌实体经济。但是最主要原因并不是以上两点。最大原因是中国人直接从义乌去到全世界各大市场。比如之前的迪拜就有很多从义乌过去的工厂直接在迪拜市场设展厅。俄罗斯中国人就更多了。包括现在的南美国家全都是中国人。那么这个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原来义乌是个窗口所有国内的工厂都要借助义乌这个窗口来发展。但是现在这些工厂或者中间商直接把这个窗口开到具体国家和地区了。(比如原来的南美秘鲁国家一个客户一年可以从我这里走十个柜子的货,在义乌总共可以走三十个柜子,但是12年的时候我让我哥直接去了秘鲁开店。现在这个客户基本不从中国拿货了。来一趟义乌要机票住宿还要给外贸公司至少三个点的费用。现在直接可以从我哥那里拿到和义乌价格一样的产品为什么还要来义乌呢。随着义乌的用工成本和仓储费用提高。和环保力度的加大造成很多工厂搬离义乌。义乌以前高速发展原因很多,现在衰落的原因也很多。这也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缩影波浪起伏。现在是义乌最低谷的时候,怎么发展怎么再起高峰这是国家和政府需要好好考虑的。我不是义乌人所以告诉大家义乌的发展真不是什么鸡毛换糖什么拨浪鼓。真的是集全国小商品之大成造就的。做为一个外地人希望义乌还能辉煌。希望大家一起讨论一下以后的义乌怎么发展才是最好的。喝了点酒瞎说八道语无伦次的。哈哈想一起聊天的加我一起喝酒聊天。


玩具孙晓杰


打工的都到德清去了,小小的城关镇,人山人海的。今天我从家乡德清到金华来。看到的确实人很少。如海超市旁的一个五六十平方。的小吃店。光每天的早餐营业额都在三五千。你说人多不多


多彩人生74895923


对于我这样一名毕业后不久就来金华永康工作的80后来说,也有这种感觉。刚毕业那会(13年)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来这边上班。那时候工资一个月3500左右,一个人花月月光。不用考虑存钱。从不觉的收入低。15年后,陆陆续续小伙伴们结婚的结婚,订婚的订婚都离开金华回老家了。也许这是年轻人离开金华的一方面原因。而我依旧还是留在永康,但是呢5年后的今天工资零零散散加一起也还就5000多点。以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现如今上有老下有下确实没法满足家庭开支。也许也要考虑离开了!另一方面,老家经济也在发展,年轻人回家就业机会也大而且在家里可以照顾到父母子女,应该也是大部分人选择离开金华的现实原因吧!子女上学学习要辅导,父母年老家里农活需要人手等等……


徽州小畅


我14年到的金华,在金东区一个私营企业上班,刚开始做司机,送货,底薪加提成4000左右,后多次调整岗位,18年开始做生产经理,月薪8000,年底有5位数的红包。我们是制造企业,员工近50人,多数是来自河南四川贵州等地的工人,员工年龄普遍在35岁以上,年轻人不愿意做。普工工资在4000左右,月休2天,不休给工资跟200满勤奖,每天工作9小时,包吃包住。社保凭自愿,愿意买的,公司会交,该公司出的公司会出。但普工普遍不愿意买。总得来说,现在工人不好招,流动性也比较大。


何须用户明


大家好,我是淘宝美工老申,我在金华义乌呆了10年了,的确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人越来越少了。

记得我在08年的时候,去逛“义乌小商品博览会”,那会还没有国际博览中心,只有一个小小的室内展厅,其他的的展厅都是临时打建的,但那会真的是人山人海,后来才建了国际博览中心,第一年的时候,我也去逛了一圈,有直升飞机,游艇等大家伙在现场,很多企业的展厅都很气派,特别是义乌一些本地企业那简单就是可以说是很辉煌了。

但是,渐渐的,每年的义博会人就越来越少了,企业的展厅也越来越少。现在我们发现街上好多的店铺都在转租,就连火车站也不怎么挤了。到底是为什么呢?

第一:电子商务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不会到市场来了

以前采购商品肯定都是到市场去看,可是近些年电商发展好快,网络发达了,大家需要什么东西就直接在网上寻找,然后下单完成了,所以人就越来越少了。

第二:创业机会多,地方发展快

义乌是一个创业无门槛城市,只要你有胆量,就能闯出名堂来。可是这些年,各地方都在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好多人在老家就能挣到钱。


第三:房租高,收入低,与老家没什么区别了

义乌的外来人口占了很大一部分,普遍反映就是房租太贵,并且每年还在上涨。我记得有个小伙伴第一年在某小区租的房子,房东答应三年不涨,于是这个小伙伴就给他宣传,没过我久,小区就住满了,可是到了第二年,房租居然涨了好几千~~~这样的事在义乌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对外地创业者来说,房租、来去车费和日常开销是最大的支出,如果收入不上海,那何必大老远跑来呢?

第四:思想开放了,赚到钱了就寻找其他出路了

在义乌赚钱的人很多,赚到钱了要么继续在这,要么就是换个新的地方,对充满挑战的年轻人来说,换个地方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第五:打工潮下的农民工老了,被社会淘汰了

在义乌,我看到有些工地进出入都要打卡了,各种管理都很规范了,年了年纪的人也不再被企业录用,事实上打工的人多也是因为那一批打工潮下的农民朋友多,经过这么多年的打拼,他们也渐渐老去,被社会太套了,而年轻人几乎都是网上办公,来去不定,所以我们看到人也渐渐少了。


一个人,在外面闯累了,想得最多的只有家。你也常常相家么?愿天下所有的追梦人早日实现心中愿望,祝你们工作愉快!!


淘宝美工老申


本人在义乌15年,从人山人海到到处空巷!说真的是义乌人自己作死!本人做小生意的,收入和房租成正比!就是一年赚10万的话那你一年的房租差不多也要10万,那你的营业额最少要做到40万才能交的起房租,吃的起饭,养的起小孩,才能有点存款!像现在这地方,10万一年房租的地段要做40万营业额的话很难,和房东商量房租分期交,或者少点房租,马上就跟你翻脸!义乌人一点情谊都没有的!爱占便宜!只要影响一点她的利益!马上翻脸!交情在好也没用!


康麦烘焙


个人觉得就是人口红利慢慢的消失了,打工的这些人从60~70~80后这批人还是能吃苦的,而且人口在60~70后因为计划生育还没完全展开的关系,出生的人口是最多的年份,农村多数都是生到不能生了为止,80~90后计划生育的抓紧,使得劳动力也严重下降,而且90后的人的干吃苦的活的人可能很少了,因为上一辈人的努力,他们从小就没吃过苦,工厂夜以继日的劳动模式也是他们难以适应的,而且因为受教育程度也越来越高了,也不愿意干苦力活,这样劳动力市场就难以为继了,现在的60后慢慢退出打工的队伍,有好多人都在家带孙子了,而90后的少有人愿意接60后班,等70~80后也退出打工的队伍,00后和10后更是从小都没吃过苦,而且受教育程度更高,那时真的是没多少人愿意来干体力活了,我的孩子们正是00和10后,真担心他们以后怎么生存😃😃


是谁拨动琴弦


关键是金华房价太低,在浙江省排名才第四位,比杭州宁波温州价格都低。没有动力,工资太高浙江排第七八位,比丽水衢州都高,钱没地方花,不想呆了


手机用户64425312577


都是家庭小作坊,时间长工资低,没假放,工作累,套路深,什么都不正规,很多工作对身体有害健康,这样还能呆下去吗?


xiuxinmengfei


楼主这个问题其实不局限浙江金华这些地方,楼主的问题适用于大部分一线城市,至于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出现。主要是现在的人才饱和情况严重,人口红利带动当地的经济消费水平提高了,租房费用,生活费用,各项支出都提升的情况下工资却没有同等提升就会造成出来上班越是上班就越穷的情况,出来上班没有存到钱部分人肯定就不会来了。

举个列子,有些出来打工的农名工本身就是来找钱的,

由于本身技术性不强,大部分农民都是从事体力劳动,并且自身流动性较大,没有长期而稳定的工作,如果还在外面没有找到足够的钱,家里面就没办法供孩子上学,特别现在农民家里面孩子不止一个的情况,全家都出了打工就为了给孩子凑学费,攒钱给孩子买个房子和彩礼钱,农民工很现实没钱赚就换一个地方,因为他们等得起,孩子等不起。还有部分年轻人是受限于大城市的压力,于是就回到相对小型一点的城市竞争压力相对来说没有一线城市的竞争压力大,虽然工资稍微低一点,但是工作上的压力也相对小些,父母会为其买房买车的情况就更明显了。

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就是家里面父母老了,孩子在上学,家里面没有人照看到,这种情况就会让有外出意向的人选择的住址附近相对于较近的地方,一是照看家里面的老人,二是节约自身额外支出,虽然实为下下之举,但为了家庭也只能这样子。

还有一部分年轻人攒到了一部分启动资金回到当地顺应政府的号召自主创业,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早就了一批自主创业者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的人回到当地大力发展当地经济,于是部分二线城市在大量新思想新概念的众多小型企业推动下往一线城市发展,同时空闲出了大量的岗位吸引了相当一部分人口,相对来说低廉的生活水平和当地物价水平不算特别高还有房屋价格也处于中低端的情况让大量年轻人选择在二线城市安家。

以上为本人个人观点,如有反驳观点请联系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