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赴鄂醫護連線1.26」首入隔離病房奮戰5小時,晚上10點多才吃上盒飯

圖/通訊員 林偉吟 伍曉丹 周晉安

1月26日,128名廣東省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陸續進入武漢收治新冠肺炎的定點醫院——漢口醫院,開始展開醫療工作。

根據排班安排,珠江醫院醫療隊3名醫生王凱、吳錫平、盧毅榮,在下午2點多“全副武裝”進入病區診治患者,晚上10點多才返回酒店吃上盒飯。

「赴鄂醫護連線1.26」首入隔離病房奮戰5小時,晚上10點多才吃上盒飯

珠江醫院王凱、吳錫平、盧毅榮醫生全副武裝

「赴鄂醫護連線1.26」首入隔離病房奮戰5小時,晚上10點多才吃上盒飯

下午6點統一安排的晚餐

「赴鄂醫護連線1.26」首入隔離病房奮戰5小時,晚上10點多才吃上盒飯

晚上10點多,王凱醫生的盒飯已經冰涼

由於晚上下班後,從醫院到酒店有一段距離,10點半才到酒店,6點鐘準備的盒飯,已經冰涼了,有醫生只得泡了一盒方便麵。

在王凱醫生吃飯時,記者看到其隨身拎了兩袋衣服。王凱醫生解釋,這些都是自帶的換洗衣物,本來打算在返回酒店前,可以在醫院那裡洗澡,減少感染風險,結果醫院那裡根本沒條件洗澡,只能拎著衣服,從醫院走回到酒店。

忙了大半天,王凱醫生表示,今天首次進入疫區,便感受到了目前疫情的嚴峻形勢,病房早已人滿為患,工作強度很大。因此,大家很快投入對病人的診療工作中。

廣東省醫療隊及時支援了漢口醫院的醫護同道,緩解了他們自疫情發生以來的緊張狀態,也為病人帶來了更好的醫療服務,珠江醫院的醫護在王華主任帶隊下,一定能克服各種困難,做好疫病診治工作。

同樣,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援助隊第一批入一線人員鄭麗花護長和鄭小燕護長,在下午4:00接班後,晚上約10點半才到達酒店,還沒來得及吃一口熱飯。

「赴鄂醫護連線1.26」首入隔離病房奮戰5小時,晚上10點多才吃上盒飯

援助隊醫護人員晚上10點多才回到酒店

「赴鄂醫護連線1.26」首入隔離病房奮戰5小時,晚上10點多才吃上盒飯

鄭麗花護長工作了五小時,鼻樑明顯有壓痕

上午9點40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劉桂容護長、全科醫學科李青護師以及其他醫院的護理人員來到漢口醫院,準備開展工作。

然而醫院方面認為本院的護士太累了,要把隔離病房的護理工作全部交給廣東省援助醫療隊。

後來經過討論,劉桂容護長一行8人進入病區工作,從下午3點直到晚上9點才下班,她們在病區內持續6個小時的繁重工作。

「赴鄂醫護連線1.26」首入隔離病房奮戰5小時,晚上10點多才吃上盒飯

進入隔離病房的劉桂容護長及李青護士

「赴鄂醫護連線1.26」首入隔離病房奮戰5小時,晚上10點多才吃上盒飯

晚上7點,中山三院呼吸內科李詩羿護士、 SICU張曉玲護士出發奔赴一線崗位。


「赴鄂醫護連線1.26」首入隔離病房奮戰5小時,晚上10點多才吃上盒飯


手挽手、肩並肩步行趕赴一線戰場

“隔離病房有72位患者,病情都不輕,有的血氧非常低,經常掉到50-60的血氧飽和度。原來的護士人手卻嚴重不足。”劉桂容護長說。

“進去病區才發現自己原來是萬能的,首先因為自己是護士長,要統籌好各個班,為其他護士上班做好墊鋪,做筆記、學辦公班、藥療班、責任護士;

哪裡鈴響我就跑到哪個房間,然後進去病房看到病人心情不好,我又充當心理護士;哪裡血氣扎不上針,我又跑過去幫忙扎動脈血,而且一紮就中,簡直是神針手。就連清潔衛生及消毒床單,也全都是護士上手。”

“無論是技術還是責任心,病人感覺看到我們這支隊伍就看到希望了。”劉桂容護長感嘆道:“我覺得患者很需要我們,所以我們要盡最大的能力去幫他們。希望他們早日康復!武漢真的要挺住!”

從早上一直忙到晚上8點半,劉桂容護長手上的工作沒停過,“進入病房之後,責任心自然就出來了! 現在酒店我想的都是病人,居然沒想起過我的兩個兒子!”

原來劉桂容護長還有兩個孩子,年齡都很小,大兒子剛過9歲生日,小的只有3歲。“希望他們倆長大後懂媽媽大公無私的精神”。

“在上班的時候,先生打了電話我沒接到,現在我又不敢打回去了,他答應我把兒子照顧好,所以我很放心。”劉桂容護長晚上10點多回到酒店,沒洗澡、沒洗頭,同事都不敢靠近她,她趕緊把自己從上到下清洗乾淨,直到11點半才吃飯。

「赴鄂醫護連線1.26」首入隔離病房奮戰5小時,晚上10點多才吃上盒飯

劉桂容護長晚上11點半才吃晚飯

這是劉桂容護長一行人進入隔離病房的第一天,可以說,前線環境非常艱苦,充滿挑戰,工作壓力也非常大。

據瞭解,廣東援助醫療隊的其餘醫護人員也在爭分奪秒進行反覆培訓,以確保在漢口醫院的醫療救治工作順利進行。

來源 | 羊城派

審籤 | 吳瑕

實習生 | 張素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