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古人也说“人之初,性本恶”这是为什么?

清风Love


先说性善: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看到了吧,外界环境的变化影响会改变人的习性,通过教化,引导人们维持向善。再解读是不是人性本恶

再说性恶:《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何为善?何为恶?追根溯源,不外乎是为了取得生存权。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你能说那个多吃的鸟儿和那个挨饿的鸟儿哪个善?哪个恶?在资源稀缺的环境下,先得保证个体存活,这是物种基因中的不变的密码。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通过教化,让有资源的出让资源,获取精神上的满足(如大善人的名号);让接受者心怀感恩,不要去烧杀抢掠,维护大家都有日子过。

时代的每一粒沙,落到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真的大善,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牺牲或放弃小我的利益,不计个人生死,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比如我们的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致敬这些时代的大善人!


鱼渔余与


您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问题?我觉得古人说的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怀着一颗善良的心,人们常说小孩子是最天真无邪的,因为小做什么事情都是以最初的想法认真去做的,但是学习的过程中改变了我们原本的心。

这也就是后面为什么人们还会说,人之初,性本恶,学习过程中一帆风顺还好,遍体鳞伤的话,我们就会学会坚强,学会保护自己,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学会了先伤害别人自己才不会受伤,在这个弱柔强食的社会环境下,改变了我们的初心,让我们变得虚伪,自私,心胸狭窄,甚至伤害人做一些违反道德原则行为的事情,让自己变成连自己都不认识的人,最后,连给自己回头的余地都不留。所以我们要好好学做人,不要忘记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要忘记我们最初那颗善良的心,你要记住你做的不管好的事情还是坏的事情最后都还会回到你自己的身边,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因果循环,好好做好的自己,别让自己白来这世上一遭……


烤冷面小洁


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或“人之初性本恶”,目的只是设一个前提,用以阐述自己的理论。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人之初,性是相同的,孔子本人并未说是善还是恶,性善论是孟子的主张。

孟子的性善论

孔孟二人在终极追求上虽然相同,但在阐述义理上又有所区别。孔子认为人会在后天沾染恶习,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而需要加强学习、引导,以培养高尚的人格,以达到至善的境界;而孟子则认为善是人本来就有的,只是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并将这种“良知”发扬光大即可。孟子的这一思想后来被王阳明继承,于是成就了阳明心学—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和孟子虽然都是儒家思想的传承人,但荀子却主张人之初,性本恶。因此,必须要制定严苛的律法来遏制人的恶性。于是其两大弟子韩非和李斯将法家思想推到极致!
实际上人之初,性善和性恶就如天平的两端,没有善就没有恶,没有恶即无所谓善!世间万物莫不如此,都是对立的但又统一在一起,没有真正的善人同样亦没有完全的恶人,善恶共存在一起!只有复归到老子主张的道的境界,才能合二为一。在人类世界里阴阳相生相克是永恒的,如果真到了“道”世界,我们又是谁呢?复归于无极吧!

真正的智者如老子,眼中不讲善恶,亦不纠结于对错,而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弗居。从思想的角度,对错善恶只是角度、站位不同而已,过度的去论证对错善恶,争论永无休止,毫无益处。


圣哲同学


有意思的话题,不请自来[呲牙]

性善论出自孟子,性恶论出自荀子。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没有对错,这是古人对人性的哲学范畴理解,至圣先师们就是这么屌!

屌在哪里?

性善论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就是说人在出生时都是善的,没有恶的导向,但成长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因素而产生恶的导向,这时候就需要教育进行善的引导而让其保持本性。性善论强调了道德引导。。。

性恶论认为人天生就含有恶的价值导向,这时候就需要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进行善的引导来压制他的恶性。同样强调了道德引导。。。

至圣先师们认为不论是善是恶其实都是可以靠后期教育来导向正确的三观。所以不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相较现代的人性复杂论、矛盾综合体论都可以说技高一筹。。

现代在探讨人性是什么样的,而先贤们直接忽略,管你是什么性子都可以靠教育引导来改变(孔子的有教无类其实也是同样思想),成长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多么豁达的道德观啊。。

[擦汗][擦汗][擦汗]这些东西别太过深入探究,不然越研究越觉得自己无知。。


一马青尘0612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古人还说“人之初,性本恶”。

先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一句,这句话出处缘于孟子“人性本善”(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今山东人)观点,但“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却是出在《三字经》中。如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直接理解其义大概就是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又一句“人之初,性本恶”呢,要怎么理解呢?

首先摆在眼前的问题就是人性是什么?人性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古今中外,我想对人性的讨论都是各自有各自观点。

而我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就是,人生下来之所以他什么都不懂,所谓不知者无罪,那么他就是善良的,但又因为什么都不知而又会、不教、不育那么发展下去便是恶的,我想这就是这两句话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所以孰对孰错无法分辨。

从这两句话总结,希望所有的家长要做到生而有育、有教,让人类整体进步。




最文艺企鹅


“性善论”和“性恶论”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又都是片面的。

用佛洛依德的“心理动力论”解释,“性善”是对应现代心理学中的“超我”层面,而“性恶”是对应现代心理学中的“本我”层面,“超我”与“本我”共同作用于人类表层认知,形成与现实世界联系最为紧密的“自我”,所以“性善”和“性恶”都是人类自然属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性善论的最早较为系统地提出者并非《三字经》的作者王应麟,而且战国中期思想家孟子。此论说人生下来就是善良的,日后如果变坏是外界影响的结果。

2.我国的“性恶论”思想,一般而言最早追溯到战国末期儒家重要思想家“荀子”。此论说人生下来是恶的,不断学习变化才会变得善良,学习不好改变小的就会成为坏人。

这两种理论都是一种认为。


最爱影视部


“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说的是先天,是天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就像佛祖说的人人具有佛性是一样的,都可以成佛。天性是纯阳的,具备人类的一切善良之性。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他说的是人的秉性,秉性就让人们有了千差万别,有智慧和有愚昧的区别,有善和恶的区别。人发脾气就是恶的表现,就是动的性,经常我们看到的,争持,暴跳如雷,生气发火,虚伪,妒忌,傲慢等都是恶的表现,是自己的内心失去了平衡,造成了苦恼和病痛,还有很多伤害他人,家庭不和,夫妻反目等,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不管说的本性是善还是恶都没有错,角度不一样,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追求的是天性,回归天性,佛家修行修的也是天性,如如不动的佛性。脾气秉性是很难改变的,不是有一句话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化脾气秉性回归天性的过程就没那么容易,不经历各种磨难是成不了的。



不是李白是太白


其实,一方面,人最初刚出生的时候,是不带任何善与恶的,所有的性善性恶都是后天之说。而另一方面,人性善还是性恶受后天影响很大,甚至由后天所生活的环境与后天的教育息息相关。所以,我认为人最初是不带任何情感的!

首先,人的性善性恶最初是受父母影响的。父母善则善,父母恶则恶。因为,人最开始和父母和家人呆的时间是最多的,自然而言,父母的言行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所以,我们常说人的教养受之父母!因为作为父母,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以身作则,赋予孩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要给孩子正确的价值导向。

其次,性善性恶还与孩子后天的教育有关。在学校,老师又是孩子的第二任老师,在孩子后天价值观的形成中影响深远。所以,后天教育极其重要,我们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再其次,一个人的生活圈以及成长环境也会其性格以及价值观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如果,成长的生活环境乐观,处处融洽,人与人之间相善对待!那,在此环境中成长的人百分之九十会有一颗真善的心。反之,则相反。为此,我认为人之初是不带任何善恶倾向的,性善还是性恶完全得看后天的培养以及个人成长环境。

最后,我们都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心怀善意,满怀感恩。如此,世界才会更美好更温暖。

我是木子李拍生活!喜欢记录生活,如果你赞同我的观点,请关注我,成为我的粉丝,我来宠你!谢谢!


木子李拍生活


大家好我是暗影迷踪,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题主问题中的两位古人其实指的是孟子与荀子,而两人提出的观点都有道理,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

孟子提出“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是基于人的先天性考虑!

人从一出生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有接触过,不懂人世间的狡诈阴险,恶毒是非!“性相近,习相远”一句就能看出孟子的观点,人生来都是一样的,只是后天学习能力不同,接触的人和物不同,造就善人与恶人。

再根据孟子生活的时代背景,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百姓民不聊生,此时提出“性本善”的观点旨在说服统治者和平相处,不要到处征伐,伤害百姓。

孟子的《道德经》主要内容就是教人一心向善,保留本性。政治观点则是“仁政”。

荀子“人之初,性本恶”的观点与孟子完全想对,这是基于人后天的学习而提出的观点。

荀子认为,人从出生就充满了恶性,贪吃,懒惰,烦躁,喜怒无常,破坏力十足。而通过后天的学习,努力向善,不再被太多欲望所左右。

荀子主张后天教育与学习的重要性,《劝学》中提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是这个道理!

荀子作为儒家教育观点的继承人,将孔子的儒家文化发扬光大。与孟子的道家文学相左也是情理之中。

其实,无论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都是合理存在的,只是思考角度不同,两者的共性都强调后天的学习,劝人向善,保留本性!


暗影迷踪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是古人对人性,在小的时候,未曾涉及利益纠葛,人的初年幼小时期,说明人初年幼小的时期人性是“善良”的。也就是古人指的是“人”在初年幼小特定时期的人性是“善的”。把古人对人在初年幼小特定时期的“善”,归纳到人性的根本,说明古人对人性根本存在的“善恶相对的两面”,只说了人的本性“善”的一面,并且是“初”的特定条件下的“善”,潜藏:若人至“夕相远”善会向对立面转化。

可是古人也说:“人之初,性本恶”,这是为什么?

关于人之初性本恶这个问题,问为什么?其实也不复杂,关键在于认识。比如:把“人之初性本恶”,理解为:在人初年幼小的时期,做出了恶毒之事,显然是不对的,不符合初年幼小孩子的思想特征,明显是错误的理解。那么!怎么理解才正确?那就必须本着探究人的善恶根本,抱着这样的思想去理解“人之初性本恶”,并且实际认为理解:人的本性在初年幼小的时候,本性实质是存在恶的一面的。理由很简单,万事都是相对存在的(人的善恶本性也一样),而不能绝对存在,因为绝对是单一方面,不具备相对比较,不能说明问题。

针对本题,“人之初性本恶”,是对人性善恶的根本,探本求真为意图,而不是认为在“人之初”作了什么恶事。总之!“人之初性本恶”出于探本求真的意图,是正确的。

通过以上对“性本善”与“性本恶”的分别解释,说明人的本性是“善恶两面”相对统一于:一个人一身的,这应该是人性:“本性善恶两面”的实质存在。至于人性的善恶形成的指导思想,是归根于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产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决定的,最终决定一个人善与不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