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寒假家訪,家長和學生相當厭煩,老師也不願意,為何學校不能取消

寒假到了,學校又開始佈置家訪任務。有的學校對老師的家訪規定得非常細緻,尤其是班主任老師,要求寒假必須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家訪。

一般情況下,學校不提供家訪費用,這部分開支由老師個人承擔。並且規定老師必須上門,不能把學生和家長集中在一個地方,以家長會的形式代替家訪。

而事實上,不但老師對寒假家訪有牴觸情緒,即使是家長和學生也不喜歡家訪。老師來家訪,家長和學生得抽時間專程等候,總得要準備點吃喝,甚至有的家長還擔心是否要準備過年紅包,儘管學校和老師明確規定不能接受。

學校如此重視的寒假家訪,其實完全沒有必要,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


寒假家訪,家長和學生相當厭煩,老師也不願意,為何學校不能取消

l 家訪瞭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和校外學習情況

老師家訪的一個重要作用是瞭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和以前的學習情況。這確實是老師做好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前提。

但正常情況下,這類家訪都是在學生剛入學的那個暑假完成。在學生剛入學的暑假,老師,學生和家長都比較陌生,彼此都急需瞭解對方的各種信息。

顯然,這種類型的家訪任何敬業的老師都會極其重視。同樣關心孩子學生的家長都很歡迎這類家訪,有的家長還會特意接送老師,給老師家訪提供方便。

但寒假家訪,完全起不到這個作用。正常情況下,寒假只過了半學年,無特殊情況根本不可能換老師,在這個時間段家訪,顯然不具備這個意義。


寒假家訪,家長和學生相當厭煩,老師也不願意,為何學校不能取消

l 通報學生在校學習情況

這個作用其實家長會完全可以替代,每學期結束的家長會,各科老師都會輪流在家長會上對班級的學習情況做一個相當詳細的介紹。

即使家長會後,老師也會在專門的教室裡等候家長個別詢問。單獨介紹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各自的優缺點,包括對學生假期學習的建議。

因此,家長會完全可以代替家訪起到雙方溝通的作用。即使是某些問題學生,通常情況下家長和老師平時就有過溝通,甚至不止一次,也沒有必要通過家訪來完成這類事項。


寒假家訪,家長和學生相當厭煩,老師也不願意,為何學校不能取消

l 檢查學生寒假學習情況

在過去,相當一部分學生整個寒假基本處於完全放鬆階段。具體表現就是寒假作業,要不就是在放假後幾天內完成,要不就是臨近上學的時候突擊完成。

對於這類的學生,老師在寒假中進行家訪,除了瞭解學生假期的學習情況外,另外一個作用就是檢查和監督了,上門家訪的一個作用就是檢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

但即使在過去,這個目的也很難完全達到,老師不可能在家訪的短短時間內就能仔細檢查學生各科作業的完成情況,除了部分特別學生,對大部分學生依然是走個過場,看假期作業完成到什麼地方,而這個學生應付起來也得心應手,遊刃有餘。


寒假家訪,家長和學生相當厭煩,老師也不願意,為何學校不能取消

而現在,老師完全沒有必要監督學生學習,現在的假期,絕大部分學生都在當第三個學期在用,很多學生,假期甚至比上學的時候學習強度還大。督促完全沒有必要。

過去學校注重家訪,主要是因為通訊工具相對落後,那時候別說手機,就是電話也不是家家都有,老師和家長溝通相當困難,只能通過家訪這種傳統的面對面形式來完成互相溝通。

那時候學生就近上學,學生們的家基本都集中在一個區域內,客觀上也為家訪提供了可執行的條件。


寒假家訪,家長和學生相當厭煩,老師也不願意,為何學校不能取消

現在和過去相比,一個是通訊極為發達,電話,微信,各種通訊工具,無論是實時對話,留言,傳輸文件,現場講解都沒有任何的困難和障礙,當面溝通已經完全沒有了必要性。

更為難的是,現在學生家庭並不集中在一起,老師家訪花在路上的時間甚至要超過家訪的時間,每個學生家庭,老師家訪的時間一般不超過一小時,這樣的家訪形式遠大於實際作用。

學校注重家訪的目的也非常清楚。某種意義上學校並不在意家訪的效果如何,學校更在意的是學校和老師對學生的態度。


寒假家訪,家長和學生相當厭煩,老師也不願意,為何學校不能取消

換句話說,學校的意思就是,我們的教學態度非常不錯,能做的我都做了,即使假期我們老師也在為教學工作辛苦奔波。

但這種苦了老師,家長厭煩,學生反感的家訪除了形式上的意義外,真正能起到什麼作用?有什麼事情必須當面來溝通?或許有,但絕對不是每個學生都需要。

如果寒假家訪確實需要,那也僅僅是針對部分確實有必要面對面溝通的學生和家長有效,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完全沒有必要。


寒假家訪,家長和學生相當厭煩,老師也不願意,為何學校不能取消

寒假家訪這類的形式主義,還是算了吧。除了浪費學生和家長的時間,尤其是老師的大量時間外,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還不如在寒假做點實事,可能更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