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一个月能拿到一万多的工资就可以高枕无忧,到处去玩,好像不再辛苦了?

每天学习一点点点


只看工资,不看其他收入。

或者只看工资,不谈支出的,都是片面行为。

如果家里有车有房没有贷款,没有老人和孩子要养,月薪一万确实可以没有太大压力。

但是如果你有像我一样每个月七八千的房贷,以及老婆孩子的奶粉尿不湿,还有双方父母都没有养老金的情况,你就知道一万的月薪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拉布拉斯


一万块钱在现代社会够不够花?多看几个案例你会明白,够不够花都是相对的。

这里的相对性,跟你的生活方式无关,跟你的消费观念也无关,只跟一样有关系,那就是:你的“底子”。

这里的底子,包括很多层面,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你的原生家庭条件。

  • 底子厚,一个月三千元也过得滋润;

  • 底子薄,一个月一万块,两万块,都会很窘迫。


用我身边两个同事举例。

小甲,工作是行政前台,月薪三千,独生女,杭州本地人。

目前父母有两套房产,一套自己住,一套出租。

等过几年她结婚,那套出租的房子会作为陪嫁,写上小甲一个人的名字作为婚前财产,成为她独立小家庭总资产的一部分。

小甲的父母是学校的教职工,均有退休工资,医社保齐全,晚年生活基本上不需要子女操心。

小甲现在跟父母同住,吃穿住行全部都是是父母来支出,就还是把她当小孩子养着,哪怕不工作也完全没问题。

只是现在的社会,二十几岁大姑娘整天窝在家里也有点奇怪,所以小甲的这份行政工作,最大的意义是让她拥有一个健全的社会标签。

实际上你想想,三千块在杭州能干啥,几顿饭就没了,但是小甲每个月的收入她想存就存,想花就花了,因为人家根本也不指着这点钱过活——这就是我们说的“底子厚”。

再说另外一种情况,小乙。小乙是软件开发工程师,月薪一万二,非本地人。

在老家还有嫡亲的弟妹,父母都是农民,城市里无房。

小乙于2015年跟自己的老乡结婚,在杭州奋斗多年后终于贷款买了一套两居室。

身上背着一百万的房贷,每个月还好几千,从首付到分期全部都是小夫妻两人努力供养。

这时候小乙听说弟弟要上大学,身为农民的父母,实在没钱拿学费,小乙只好从自己的收入里省吃俭用挤出几万元给弟弟上学,不然还能怎样?眼看着弟弟没学上吗?

过几天外地的公公婆婆来了杭州,说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于是小乙夫妇带他们去看病、做检查、拿药——全部自费。自费的钱谁掏?反正不是公婆掏。

你算算看,小乙夫妇就算再能挣钱,有多少钱够这样折腾呢?

别忘了,在折腾的基础上,他们还有每个月几千元的固定房贷支出呢,还要维持在大城市的吃穿住行呢,还有平时职场上的人情往来呢,这些都是钱啊。


现在的年轻人,但凡是有些条件的,都不可能再像父辈那样过吃糠咽菜的生活,过得再凑合,多少也要讲究一点生活质量的。

月薪三千也好一万也好,过什么样的日子,跟他的“底子”有 很大的关系。

在大家都是普通出身的前提下:

那些底子不错的年轻人,他们即使拿着三千元的月薪,也可以过得很轻松;

而一切都要自己从零打拼的年轻人,哪怕月薪一万两万了他们也活得很吃力——因为他们的负担,并不只来源于自己想过得更好的欲望,还有很多他们不得不背负的情感和羁绊。


吉姆妮成长日记


我朋友两口子月薪加起来一万多,两人都是独生子,父母和岳父母退休工资高,每年能给他们十万左右,孩子从生下来都是父母一手在带,两人除了上班就是到处旅游,玩,活得潇洒的,我也羡慕他们,可是我和老公都舍不得完全把孩子交给父母带,每天下班后围着孩子团团转。


lavender147039569


其实也还是看个人情况。也要看消费水平,就是每个人的消费观有所不同,茉莉结合实际和大家分析一下,也希望更多的朋友一起来支招。

第一,实际案例

茉莉有个朋友,月薪两万,他家里也不需要他养活,他自己在二线城市有两套房子,一套是给爸爸妈妈住,一套是自己周末回家休息的时候住。他还没有结婚,貌似也不想结婚,所以收入是一定够用的,他自己也没有什么应酬。

但是他非常的节省,正好他公司旁边有所高校,所以午餐和晚餐,他都是在高校解决的,饭堂很便宜,大概十块钱已经吃的很好了,他还更夸张,有时只是吃个面就算了。茉莉问他为啥这么节省,他说因为小时候家里穷,真是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就是从小到大都是省吃俭用,特别是他爸妈也是这样的。所以他也是很节俭,茉莉刚刚认识他的时候,还觉得他抠门,后来不觉得了,因为他习惯了这样,并不是对茉莉不好。

第二,消费习惯

所以茉莉说了,只是大家消费习惯不同,也有人只有几千块的工资,但是非要买几万的包包,导致入不敷出,只能靠刷卡度日。一万的收入,在一线城市来说,如果不需要支付房租,那还是能过得去的,但是如果要支付房租或者房贷,生活就会艰难很多了。

但是依旧有人豪爽花钱,也有人会做好分配,每个人的习惯和理念不同。

第三,量入为出是最好的选择

茉莉还是坚持要量入为出,因为有了一定的积蓄,我们的生活才有保障,不是不能有享受,而是享受应该是建立在稳定上的,如果有贷款,真的心里都是慌的,那享受又怎么会是一种乐趣?


Molly小秘书


首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通货膨胀

其实当一个人一个月拿到1万块钱的时候,一定不能松懈,必须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去拿到更高的收入.

因为社会的发展越快,通过膨胀就越厉害,你1万块钱现在的购买力还可以,也许过几年之后,你这1万块钱就不值钱了.

如果你今天无法意识到通货膨膨胀的问题,那么过几年之后,你将会面临到很大的困难,什么东西都越来越贵,但是你手上却没什么钱,所以我们必须要让自己的收入更高,才能抵御通货膨胀.

或者让我们手上的钱能够去获得更好的投资来抵御通货膨胀.

我有一个亲戚在30年前一个月的工资是30块,现在一个人随便的,市场上工资,一个月的工资都四五千块,通货膨胀的力量是很可怕的.

2,设计你的人生

在我身边有很多的案例,就是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过得非常的潇洒,但是无法长时间的过得潇洒,就是因为他没有设计好自己的人生.

就像两个人像象棋一样,有的人下象棋只想这一步,只要这一下能吃掉别人的棋子,感觉爽就可以了,他不管这盘棋最后的结局是输还是赢.

但是有的人下象棋,他不管这一招棋是胜身是败,他永远都可以透视全局,取得最终的胜利.

人生也是一样,有的人只看这一两年过得好,赚了点钱之后,也不管这个钱赚的是运气的钱还是实力的钱,就开始潇洒,买这买那。

结果到了最后,运气之光不再笼罩你的时候,赚不到钱了就开始过苦日子了,一个真正牛逼的人,并不是在某一个时间段牛逼,而是可以让自己一直牛逼下去.


人性商战吴万岿


看了其他人的回答,基本都解释为他对生活的追求没有那么高,但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他就目前来说没有危机感。

为什么?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边界,暂且称之为“内心边界”。

在内心边界之内,我们称之为存在感。说得通俗点,就是获得需求上的满足。

月薪一万多,不再辛苦工作,这件事的背后是目前的收入基本可以甚至很好地满足其当下的需求,也就是获得了存在感。

那在内心边界之外呢,我们称之为恐惧感,包括我们对万事万物的恐惧。

月薪一万多,不再辛苦工作,出现这样的想法,最根本的实质是当下没有人或事给了他危机感。

或许他还没结婚、没有孩子,或许家里本身就有钱,又或许身边的朋友月薪都在一万之外,等等等等。

但当这些东西都不复存在的时候,要结婚有孩子了,家里破产了,身边的朋友个个月薪都好几万了。这个时候,他便有了各种恐惧感,而这些恐惧感,会转化成危机感,会迫使他不再觉得不用努力了。

总结:看待一件事情,至少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也就是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这样看问题就会变得更透彻。



产品小生活


这个问题,楼上都谈了很多观点,而我自己的观点就是他的三观不同吧,也许人家会享受生活吧,而且能力与梦想相匹配吧,而我也经历过他那样的生活,一旦能力与梦想不能匹配,那就是噩梦了。那种生活会让人上瘾,很难停手,而我现在信用卡逾期,网贷逾期,催债电话不停的时候,家人为你担惊受怕的时候,就知道了人还是踏实点好。因为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了?


D城赫


首先有这想法的人多半也是没有拿到一万多一个月的收入,所以三观还停留在一个月三千的岁月里。

\n

卖LED灯的阿蒙


人有千万种。1000万个人就有1000万个人的生活方式及理解方式。人的内心当中都是想过幸福的生活的,但是现实。迫于压力不得不去想办法赚钱挣钱。同时呢,老年人常说的钱财来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也不枉人生在世,潇潇洒洒活一回。



免貴姓悆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我觉得首先要看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对于单身的人来说一个月1万可以生活的很好了,没什么压力。对与成家的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其次要看个人的理想和对生活的追求。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3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27056975124d462f8303b4656f3feed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