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蜀王全传(22)|范贲:八十岁高龄被拥立的蜀王

□奉友湘、李后强/文

有言道,子牙八十遇文王。这话放到蜀中,便可以这样说:范贲八十当蜀王。所以,无论年纪多大,人们都切莫妄自菲薄,也许想不到的事情就会发生在你身上哦,呵呵!

这个范贲便是成汉武帝李雄的丞相范长生之子,当时曾任侍中,是李雄身边的高级官员。318年范长生去世后,范贲被李雄任命为丞相,继承父志,效力成汉。347年,成汉被东晋大司马桓温率大军所灭,成汉最后一个皇帝李势投降东晋,被迁往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成汉将领隗文、邓定从青城山中请出范贲,将其尊为新帝,割据成都,对抗东晋,轰轰烈烈地坚持了两年多才被东晋平定。

范贲的出生日期没有明确记载,但他应该是出生在成都,青城山下。如果他出生于涪陵郡,到349年被东晋将领斩杀,岂不是也差不多百岁高龄了?估计范长生至少是四十岁以后才得的范贲。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延熙十一年(248年),涪陵郡少数民族首领徐巨为了摆脱蜀汉的控制,起兵造反,杀死巴东属国都尉,惊动蜀汉朝野。刘禅急令车骑将军、江州都督邓芝出兵讨伐,经过两年征战,才俘斩徐巨,平定涪陵。为了釜底抽薪,防止再生叛乱,延熙十三年(250年),蜀汉政府强行将涪陵郡徐、蘭(兰)、谢、范四大豪族五千余家迁至成都。范贲的父亲范长生此时已经32岁,被征为“射猎官”,同整个家族一起迁移到成都,在西山(今青城山)脚下定居。

范长生家属于地方豪族,世世代代掌握部曲。移居青城山后,范长生加入了当时在蜀中影响巨大的天师教,遁迹红尘,岩居穴处,问道修身,后来成了天师道的教主。他有千余家从涪陵迁移来的家族部曲,还拥有众多的信众。因此,他可以号召的人数以万计。有人、有粮、有武装、有宗教支撑,范长生的实力不容小觑。而且范长生本人道行颇精,才学超人,智慧深厚,被誉为神仙。而出生在青城山下的范贲作为“少教主”,学识、才干与影响力恐怕也只是在老爷子一人之下。

由于范长生在304年资助了大批粮食给李雄领导的流民军,使流民军渡过难关,转危为安,最终打败罗尚统帅的西晋大军,攻占成都。李雄认为范长生影响巨大,打算迎立范长生为君,自己为臣。但“范神仙”固辞不受。李雄无奈,只好退而求其次,请“范神仙”出任丞相,尊称为范贤。建兴三年(306年),范长生劝李雄称帝。李雄于是在成都即皇帝位,改年号为晏平,国号大成,史称成汉。加授范长生为四时八节天地太师,封为西山侯,允许追随他的部众不参与军事征伐,租税全部收入范家囊中。同时,李雄封范长生之子范贲为侍中。于是,当时大约四十来岁的范贲也成为大成皇帝李雄的心腹近臣。

范长生以八十八岁高龄,辅佐李雄治国历十二载。大成政权宽和政役,轻徭薄赋,建官学,兴文教,端风化,逐渐恩威远播,蜀地也日益繁荣昌盛。318年四月,范长生以百岁高龄仙逝于成都。范贲被李雄封为丞相。

范贲继任丞相后,秉承萧规曹随的方针,在道家“清心寡欲、敬天爱民”的涉世宗旨影响下,继续按照父亲范长生“休养生息,薄赋兴教,切莫穷兵黩武”的既定政策治理国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忠实辅佐李雄,直至晋成帝咸和九年(334)李雄病逝,长达十六年。

李雄在位31年中,范长生、范贲父子两代相继为相,辅佐李雄执政,君臣和谐,上下一心,内政外交,清明畅达,国家一度富实昌盛,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刑不滥及,狱无滞囚的境界,治下的老百姓过上了短暂的太平富足的生活,成为成汉政权40多年中的黄金时代。可以这样说,当时蜀中大治,成汉兴盛,百姓安居,范长生、范贲父子二人功不可没。

后来李期、李越兄弟杀死李雄的接班人李班,李期于334年十月即帝位,“期自以为谋大事已果,轻诸旧臣”,让范贲等一干老臣远离治国权力中心。后来李寿、李势父子相继登基,“雄时旧臣及六郡人皆斥废”。范贲再也没能回到朝廷。他去了哪里呢?他应该是回到了青城山,接替父亲当天师道的教主去了。因为那里是生他养他的地方,是他生存的根基,是他力量的源泉。

东晋永和二年(346年)十一月,东晋大司马安西将军桓温率征虏将军周抚、辅国将军王无忌、建武将军袁乔伐蜀,347年二月进攻成都,东晋大军进展神速,成汉军一触即溃,历时仅五个月,当年三月即攻下成都。李势弃成都而逃,后奴颜婢膝地向桓温举起白旗投降,家人及部分近臣被送至东晋京师建康,李势封归义侯。

表面上看起来蜀地已定,但实际上依然暗藏危机。成汉尚书仆射王誓、镇东将军邓定、平南将军王润、将军隗文等,曾在李势放弃成都出走后,大开成都城门,向桓温投降,并为桓温招降李势。桓温当时承诺事成之后让他们“留国称藩”,当一路诸侯。但后来桓温自食其言,要让他们全部迁往建康。这几人大失所望,遂降而复反,各路兵马加起来足有数万之众。蜀中顿时烽烟四起。桓温久经阵仗,倒也不慌不忙。他亲自攻打邓定,让袁乔攻打隗文。邓、隗军全都大败而逃。桓温命令益州刺史周抚镇守彭模,斩杀了王誓、王润。桓温在成都逗留了三十天,整顿部队后返回了江陵。

到了四月,成都发生地震。邓定、隗文乘机宣称蜀地要变天易帜,号召旧部,再整旗鼓,卷土重来,并一举攻占成都。东晋征虏将军杨谦只好放弃涪城,退守德阳。

邓定、隗文等占领成都后,先暂时维持局面。二人考虑,因其资历不深,恐怕难以服众,必须要拥立一个有号召力的人称王称帝,方能服膺将士、民众,成就大事。而当时成汉李氏家族后人要么被杀,要么被迁往建康,已经后继无人。后来有人告之,原李雄朝丞相范贲虽然八十来岁了,但身体尚健,而且信众甚多,必能号召蜀民。邓、隗二人大喜,遂于347年秋七月,亲自率领仪仗大军,浩浩荡荡前往青城山,隆重地迎立范贲为帝,仍沿用李势年号“嘉宁”。

同当年的范长生一样,范贲此时也是仙风道骨,鹤发童颜。按理说,他已经归隐山林,久不问世事。但他心系成汉,凡心未了;又见邓隗二人诚心实意,无非也为蜀中民众,免受东晋统治。于是下决心下山即位成汉皇帝之位。范贲称帝据蜀后,高举抗晋大旗,利用蜀人的排晋反晋情绪,凭借其父范长生在蜀中多年经营天师道的声望和影响,召集李氏旧部和蜀中信徒,整合反晋力量,壮大抗晋队伍。“蜀人相率归附”,拥有精锐兵勇万余。

接着,东晋振威护军肖敬文又于永和四年(348年)十二月举旗反晋,斩杀晋征虏将军杨谦,归附于范贲,占据涪城(今绵阳)。范贲命其驻守涪城,断晋军北道,进而攻取巴西,直通汉中。一时间,巴西、汉中人民纷纷响应范贲,投入抗晋洪流。肖敬文占据涪城后,声势越来越大,又打败桓温增派的督护邓遐与周抚的军队。桓温不得不下令梁州刺史司马勋率军会同周抚,共同进剿。肖敬文固守涪城,晋军久攻不下。

范贲与蜀中人民同仇敌忾,反晋抗晋,给予晋军沉重打击。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夏四月,桓温遣益州刺史周抚、龙骧将军朱焘率数万重兵联合攻击范贲。成汉军据城坚守抗战,宁死不屈。最终粮尽兵绝,成都失守。范贲被俘,坚贞不降,最后遇难。范氏父子二人,都为成汉王朝尽忠尽责,为蜀中人民流汗流血。其仙侠风范,永世长存。

奉友湘,男,四川内江人。资深媒体人,高级编辑,四川省作协会员。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系。曾任四川日报记者、编辑、主编、主任、首席编辑。1994年8月参与创办华西都市报并任副总编,后任常务副总编。2007年起相继任金融投资报总编辑兼人力资源报总编辑、消费质量报总编辑、四川农村日报总编辑。2013年1月出版专著《远离危机》,在业内广受欢迎,两次重印。2016年5月出版成功学专著《机会是种出来的》一书,在青年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2017年1月出版影视文学作品《交子》,引起学术界和艺术界的双重关注,目前正改编为舞台剧和影视剧。2019年1月出版长篇历史人物传记《蜀女皇后》,获得广泛好评。合著或参与写作的著作有《最后的伟大征服》《实用新闻谭》《报业通论》《长江漂流风云录》。新闻作品《“长漂”系列报道》(合作)荣获1986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李后强,男,汉族,1962年8月生,重庆市云阳县人,中共十五大代表,理学博士,1992年破格晋升为四川大学物理系教授。现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曾任四川省仁寿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眉山地区行署专员助理,眉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95年、2000年分别获中国图书奖,近年来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6次,三等奖3次,成都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主持和完成国家及部省级科研项目50多项,在《求是》杂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国内重要报刊和出版社发表论著800余篇(部),在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荷兰等国家出版论著50多篇(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