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敌营十四年:一场发生在近代的商业间谍大案

敌营十四年:一场发生在近代的商业间谍大案

16世纪80年代,全球化的经济模式已经随着地理大发现的推进,占据了世界的大部分角落。但关于如何从欧洲出发到印度的好望角航线,依然是葡萄牙王国的国家级商业机密。

然而,随着葡萄牙王国落入西班牙人之手,这个坚守了100多年的秘密,终于被竞争对手从内部曝光出来。其巨大影响,可谓是那200年里,最大的商业间谍大案。

敌营十四年:一场发生在近代的商业间谍大案

15世纪 葡萄牙人将半个大西洋变为了自己的天下

葡萄牙人从15世纪初开始向南航行,探索欧洲人当时还不甚了解的西非海岸。一方面,他们的船队在新开拓的大西洋岛屿与大陆商站间穿梭,记录了沿海地区的水文地理情况。另一方面,逐渐熟悉大西洋海况的航海家们,也开始利用大洋上的贸易风进行远距离直航。到发现好望角为止,整个大西洋的中部和南部,都成为了葡萄牙人的天下。以至于著名的航海家达伽马在世纪末通过这些风向通道,快速进入了印度洋。

成功闯入印度洋的葡萄牙船队,在抵达东非海岸后又获得了当时由穆斯林垄断的印度洋季风航线情报。虽然古希腊人早就记载了这个快速通道,却没有留下更多精确的使用方法。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能够玩转两大洋的国家只有葡萄牙一个。这也是他们称雄大洋的技术基础。

敌营十四年:一场发生在近代的商业间谍大案

熟悉贸易风与季风规律的葡萄牙船队 横行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

葡萄牙的邻国卡斯蒂亚,从15世纪后期开始就妄图侵入西非地区。但是因为海军力量的不足,不得不暂时放弃。统一后的西班牙王国联邦,则通过资助哥伦布的冒险行动,发现了美洲大陆。

双方在1494年签订了著名的《托德西利亚斯条约》,通过计算来划分未知领域的势力范围。这样一来,哪怕有从葡萄牙那边叛逃来的麦哲伦,带着西班牙船队向西进入太平洋。西班牙人依然只能将香料产地所在的摩鹿加群岛,承认为葡萄牙领地。甚至还被后者利用条约划分的范围,硬生生从美洲割走了一大块名为巴西的土地。

敌营十四年:一场发生在近代的商业间谍大案

早期殖民巴西的葡萄牙人

此后,西班牙王室通过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联姻,毅然投入了欧洲大陆的争霸战争。海外开拓仅限于为种植业和退休老兵提供土地,并在巨额银矿被发现后,提供帝国争霸世界的宝贵资金。即便是征服者们在后来进攻马尼拉与文莱,也无法危机葡萄牙人的垄断地位。

但垄断东西方海路商业大头的葡萄牙人,却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陷:人力不足。这样一来,他们在训练了自己的海员队伍后,还需要使用德意志的雇佣兵、意大利的银行家和其他地方来的中间商。首都里斯本虽然是欧洲联通东方的窗口,却不是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大量的东方货物需要运抵北方的弗兰德斯地区,在安特卫普这样的大市场里进行各级分销。这块欧洲当时最发达的商业地区,在16世纪就属于西班牙国王。

敌营十四年:一场发生在近代的商业间谍大案

大宗货物在抵达里斯本之后 还需要到北方的安特卫普去出售

弗兰德斯的商人,尤其是北部信奉新教的荷兰人,非常希望能够直接参与东方海上贸易。但葡萄牙人显然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一直到1580年,葡萄牙王室绝嗣,事情才出现转机。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以自己的葡萄牙血统为依据,派军进入邻国,强行吞并了该国。

但葡萄牙人依然被保留了自己原有的海外权力,不可能给荷兰人去东方的机会。更要命的是,西班牙王国内部的封建制度也决定了大西洋及太平洋地区事务,完全由王国核心的卡斯蒂亚人掌控。荷兰人虽然可以组织船队,却对去东方的具体线路与行程情况,一无所知。从1566年开始,当地还开始了反西班牙王权的武装斗争。也就是说,荷兰人既无法让葡萄牙人给自己开绿灯,也不能指望自己的卡斯蒂亚宗主来帮助自己。他们必须采取其他手段,来突破这些限制。

敌营十四年:一场发生在近代的商业间谍大案

林斯霍滕的画像

1581年,也就是菲利普二世吞并葡萄牙的第二年,一个名叫林斯霍滕的荷兰人从西班牙出发,去往印度。他曾是一名荷兰商人,在早年就随着兄弟来到西班牙发展。在学会西班牙语后,靠着自己的才能获得了去印度任职的机会。西班牙人虽然在表面上尊重葡萄牙的海外利益,却开始通过教会来进行渗透。林斯霍滕就成为了新任果阿大主教的秘书,去葡萄牙人在印度洋的主基地任职。

此后的十多年里,林斯霍滕在果阿一直秘密搜集东方的各种商业情报。他表面上为西班牙教会机构服务,暗地里却不断搜罗和记载有关印度洋各地气候、水文与风土人情。所涵盖的地域范围,从东非到霍尔木兹岛,再到印度和更东方的马六甲。甚至还有各地的物产情况和葡萄牙人买卖货物的据点信息。等到果阿大主教在1592年卸任,他也获得了返回欧洲的许可。

敌营十四年:一场发生在近代的商业间谍大案

16世纪的果阿 葡萄牙印度及东方的首府

但回程绝非一帆风顺。带着大量秘密商业资料的林斯霍滕,在大西洋上遭遇了恶劣天气。他本人也因此在葡萄牙位于大西洋上的重要基地亚速尔群岛,又滞留了整整3年。一直到1595年,这位身在敌营14年的商业间谍,才最终返回了荷兰老家。随后,他就迫不及待的将自己搜集的东方情报写成著作,公开发表。葡萄牙人坚守了100多年的秘密,一下子为全欧洲人所知晓。

敌营十四年:一场发生在近代的商业间谍大案

林斯霍滕在亚速尔群岛还滞留了3年

也是在1595年,荷兰人第一支以印度洋和东方为目的地的船队起航。他们突破葡萄牙和西班牙人的封锁,成功的深入到了爪哇。虽然最后只有三分之二的人回到家乡,却也获得了80000佛罗林的巨额利润。这在很大程度上就预示着葡萄牙东方霸权的解体。

1598年,荷兰人又派出22条船去东方采集货物。1603年,此类船只的数量增涨到了65艘。著名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则在1602年成立,他们在亚洲各地与葡萄牙人展开了激烈竞争。通过攻击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据点,并与亚齐苏丹这样的潜在盟友联合等手段,迅速建立了自己的东方霸权。

敌营十四年:一场发生在近代的商业间谍大案

荷兰人派往东印度的武装商船

同样获益的还有英格兰人。在林斯霍滕的东方情况公开前,英格兰人的海盗船队只是在大西洋地区活动。在获得了荷兰人的商业机密后,英国船队也开始进入印度洋和亚洲。他们帮助波斯人攻克了葡萄牙设在霍尔木兹岛的基地,并与荷兰人一起进攻澳门。未来的大英帝国,就是在这个阶段,打下了最初的地基。

敌营十四年:一场发生在近代的商业间谍大案

深入爪哇海域的英格兰武装商船

毫不夸张的说,林斯霍滕的独狼式间谍行为,是16-17世纪间,世界上最大的一宗商业间谍案件。其影响不仅是打破了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在南洋地区的垄断,更促成了西北欧新教商业国家的直接崛起。这对于后来资本主义世界与自由贸易体系的建立,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或许只是一点微小的工作,但却意义深远。(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