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一粒米盖住八个字,这些清朝科场舞弊的招数,不服不行

每个人的学生生涯中都少不了考试,一张试卷上碰到不会的题目在所难免。这时候也是八仙过海了,有人不做,有人瞎蒙,有人抄袭。而抄袭最常见的无非就是做小抄了,其实这方面,古代人的小抄技术有时候也是后人难以望其项背的。

小时候搞个小抄,无非就是写张纸条藏起来,或者写在手臂上。古人直接打起了书籍的注意。

一粒米盖住八个字,这些清朝科场舞弊的招数,不服不行

河南洛阳和浙江嘉善曾经先后发现两本清朝用于科举考场作弊的微型书。制作之精细,比现在的口袋书还要微型。

洛阳的一本是《五经五注》,《易经》、《书经》、《诗经》、《礼经》、《春秋》五部三十余万字的内容全部浓缩在长6.5厘米,宽4.8厘米,厚1.5厘米的352页小书中。小抄做到这种境界,依靠传统的印刷技术是难以实现的。

这本《五经五注》当时采用的是一种叫油水分离法的特殊石印技术。该技术是鸦片战争前后从德国引进的,这种微印技术现在在全世界范围内已失传。

一粒米盖住八个字,这些清朝科场舞弊的招数,不服不行

在嘉善发现的那本微型书是《四书全注》,书中刊载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书长5.1厘米,宽3.7厘米,厚1.8厘米。比起洛阳的《五经五注》,微型程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去南京夫子庙游完过的朋友应该记得那里有一座江南贡院。那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考试号舍有20644间,可接纳2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加上附属建筑数百间,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

从宋朝时期落成直至晚清废除科举,江南贡院一共为国家输送了800余名状元、10万余名进士、上百万名举人。

一粒米盖住八个字,这些清朝科场舞弊的招数,不服不行

在江南贡院的基础上建设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这里也收藏了两本科场考试作弊用的奇书。

一本是《增广四书备旨》,一本是《五经全注》。这本《五经全注》比洛阳那本还要小,长度仅5厘米,宽4.3厘米,厚0.7厘米,书上的字只有蚂蚁头大小,一粒米可以盖住八个字。说得上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尺寸最小,阳文字体最小,版面文字密度最大的作弊奇书。进考场的时候藏在靴底暗盒中简直轻而易举。

一粒米盖住八个字,这些清朝科场舞弊的招数,不服不行

四五本书籍压缩成火柴盒那么大的微型书原本已经不可思议了,更让人称奇的是印刷都很精良,书中字迹清晰整齐。佩服古人智慧的同时,也为封建社会时期科举考试竞争激烈的程度汗颜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