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澳大利亞經濟怎麼樣?

曲低亦和寡


澳大利亞是一個富裕的國家; 它從各種來源產生收入,包括與採礦有關的出口,電信,銀行和製造業。它具有市場經濟,人均GDP相對較高,貧困率相對較低的特點。 在平均財富方面,澳大利亞在2013年瑞士之後排名世界第二,儘管該國的貧困率從2000/01至2013年從10.2%上升至11.8%。瑞士信貸研究所將其確定為2013年全球財富中位數最高且平均財富排名第二的國家。

澳元是該國的貨幣,包括聖誕島,科科斯(基林)群島和諾福克島,以及獨立的太平洋島嶼國家基里巴斯,瑙魯和圖瓦盧。隨著2006年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和悉尼期貨交易所的合併,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成為全球第九大證券交易所。

在經濟自由指數(2017年)中排名第五,澳大利亞是世界第十二大經濟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排名第六,為56,291美元。該國在聯合國2016年人類發展指數中名列第二。澳大利亞所有主要城市在全球可比居住性調查中都表現良好; 墨爾本連續第四年入選2014年經濟學家2014年世界上最適宜居住的城市名單,其次是悉尼的阿德萊德和珀斯的第五名,第七和第九名。2010年,澳大利亞的政府債務總額約為1900億美元- 佔GDP的20%。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房價最高和家庭債務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

由於商品價格上漲,強調出口商品而不是製成品是澳大利亞自21世紀初以來貿易條件顯著增加的基礎。 澳大利亞的國際收支差額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7%,並且持續超過50年的鉅額經常項目赤字。澳大利亞在過去的15年中平均年增長率為3.6%,而經合組織的年平均增長率為2.5%。

由於2008 到 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澳大利亞是唯一沒經歷衰退的發達經濟體。 然而,澳大利亞六大主要貿易伙伴的經濟一直處於衰退狀態,這反過來影響了澳大利亞,近年來嚴重阻礙了其經濟增長。從2012年到2013年初,澳大利亞國民經濟增長,但一些非礦業國家和澳大利亞的非礦業經濟衰退。

霍克政府於1983年推出澳元,部分放鬆了金融體系的管制。霍華德政府隨後部分放鬆了對勞動力市場的管制,並進一步將國有企業私有化,特別是在電信行業。間接稅制在2000年7月隨著10%商品和服務稅(GST)的推出而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澳大利亞的稅收制度中,個人和公司所得稅是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

2012年5月,全國就業人數為1153.79萬人,失業率為5.1%。青年失業率(15-24歲)為11.2%。2013年11月中旬公佈的數據顯示,福利受益人數增長了55%。在2007年,228,621名新入職失業津貼受助人獲註冊,在二零一三年三月總數增至64,6414名。根據畢業生就業調查顯示,自2011年以來,來自各種職業的新合格專業人士的全職就業人數有所下降,但畢業生在畢業後三年增加。

自2008年以來,通脹率一般為2-3%,基準利率為5-6%。包括旅遊,教育和金融服務在內的經濟服務部門約佔GDP的70%。澳大利亞自然資源豐富,主要出口農產品,尤其是小麥和羊毛,鐵礦石和黃金等礦產品以及液化天然氣和煤炭等能源。雖然農業和自然資源分別僅佔GDP的3%和5%,但它們對出口業績貢獻很大。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市場是日本,中國,美國,韓國和新西蘭。澳大利亞是世界第四大葡萄酒出口國,葡萄酒產業每年為該國經濟貢獻55億澳元。


財經早餐


澳大利亞是發達經濟體。2017年澳大利亞國民總收入(GNI)12879億美元,排名前前第14位。按2460萬人口計算,澳大利亞國民收入達到了5.24萬美元,這個水平亦是位居全球前列。以上是澳大利亞的核心經濟數據。這些數據足以說明,澳大利亞經濟規模較大,經濟發展水平很高。

在老百姓眼中,澳大利亞除了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也說不出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澳大利亞沒有註明的產業品牌,沒有世界聞名的經濟產業,也沒有註明的大型企業。說實話,澳大利亞經濟主要依賴於農產品和礦產資源資源出口,它沒有什麼製造業。

現在的發達經濟體中,尤其是經濟規模較大的經濟體,都有註明的製造業品牌。比如德國的寶馬、奔馳;法國的標緻、雪鐵龍;韓國的三星、LG。甚至經濟體量比澳大利亞小得多的瑞典,也有響噹噹的製造業品牌,如薩博、沃爾沃等。澳大利亞製造業很弱,幾乎沒有著名世界品牌。

我們看看澳大利亞有那幾家世界500強企業就知道了。2017年,澳大利亞僅有6家世界500強企業,而且排名後靠後。

相比於經濟規模相近的韓國,澳大利亞的企業簡直弱爆了。2017年,韓國有15家世界500強企業,是澳大利亞的2.5倍。澳大利亞的6家企業中,幾乎沒有一家是製造業企業。只有必和必拓一家礦產企業屬於工業領域,還不是製造業。其餘的5家均為零售或者金融企業,但他們也沒有世界影響力。

說實話,澳大利亞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真的很弱。有人說他是體格大一點的希臘,這也不足為奇了。


財經知識局


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2018年澳大利亞對華出口佔總出口的34.1%,達到876.1億美元,同比增長14.7%。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國際環境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作為澳大利亞最主要的出口商品,鐵礦石的出口額仍佔出口總額的59.4%。

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是由於澳大利亞政府總愛在中國背後“捅刀子”,例如該國最近還表示,就算美國總統對華為的態度軟化,澳大利亞也絕對不會使用華為。

中國投資者從去年開始從其鐵礦石、煤炭和房地產等行業撤出,目前,澳大利亞的經濟似乎正在加速崩潰。據路透報道,去年第四季度澳大利亞的企業利潤和工資增長微乎其微,導致全國經濟擴張的動能不足,收入水平依然十分低迷。

在這種情況下,澳大利亞只能“病急亂投醫”,轉向一些不太重要的貿易伙伴,比如說印尼。據彭博3月4日最新報道,印尼與澳大利亞兩國貿易部長週一在印尼首都雅加達簽署了一項自貿協議,該協議將於兩國議會批准後生效。據印尼貿易部長Lukita稱,該協議將取消兩國大部分產品的進口稅。

不過,澳大利亞若想靠這一協議來抵消中國買家從該國撤離帶來的負面影響,那可能就有點天真了。畢竟與中國相比,印尼只是澳大利亞的第14大貿易伙伴,市場遠遠不如中國那麼廣闊。彭博也認為,這一協議的談判歷時8年多,此時達成只是為了強化貿易聯繫,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兩國領導人的支持率。

然而,對於此時的澳大利亞政府來說,如果任由經濟崩潰而無動於衷,其支持率肯定也會下降。而像日本、韓國、印度等排名在前的貿易伙伴來說,經濟合作的增長空間可能不大,反而是印尼這樣的,原本合作不多的,可能反而有開拓空間。然而,中國也是印尼最大的出口國和進口國,又怎麼會輕易將市場份額讓給澳大利亞呢?這一次,澳大利亞政府恐怕失算了。


金十數據


澳大利亞擁有天然優勢,面積大,人口少,資源豐富。澳大利亞位於大洋洲,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因此也被稱為“澳洲”,其陸地面積為769.2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六,但人口只有2500多萬,僅比中國上海市高出100萬左右。澳大利亞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坐在礦車上的國家”之稱,因此這樣的國家,只需要賣點資源,日子就可以過的很滋潤。



澳大利亞是已經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2018年的GDP達到1.432萬億美元,略高於中國的江蘇省,而人均GDP卻高達5.73萬美元,位居世界前列。雖然過去二十多年澳大利亞經濟發展不算快,但這個國家已經連續28年保持經濟正增長,這在發達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

澳大利亞經濟能夠保持長的增長紀錄,出口對拉動澳大利亞經濟增長十分重要,過去二十多年,正好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二十年,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對資源的需求量激增,澳大利亞作為主要的礦產資源出口國,無疑是賺得盤滿缽滿。尤其是在2009年,中國實施了“四萬億”經濟刺激政策,增加產能,當時正值全球經濟危機,作為發達國家的澳大利亞,其經濟神奇般的增長了1.92%,中國貢獻不可謂不大。在當時澳大利亞的主要貿易伙伴當中,除了對中國出口增長21.4%,其它國家都是負增長。

這些年來,澳大利亞主動融入東亞,利用東亞的製造業優勢輸出服務業和原產品,因此經濟實現了持續增長。2019年澳大利亞經濟增長了1.9%,雖然不高,但在發達國家行列中,表現已經相當不錯了。


錦繡中源


俗話說,人多好種田,人少好分錢。以澳大利亞如此廣袤無垠的國土,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便利的海上交通和區區不到幾千萬的人口,經濟發展當然不在話下。

澳大利亞是一個富裕的國家,市場經濟、相當高人均GDP和相對較低的貧困率。按平均財富計算,2013年至2018年,澳大利亞在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瑞士。

2018年,澳大利亞超過瑞士,成為平均財富最高的國家。2013年,瑞士信貸研究所(Credit Suisse Research Institute)將其確定為全球財富中值最高的國家,成年人平均財富第二高。

澳元是這個國家的貨幣,而整個澳元區包括聖誕島、科科斯(基林)島、諾福克島,以及獨立的太平洋島國基里巴斯、瑙魯和圖瓦盧。

隨著2006年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和悉尼期貨交易所的合併,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成為世界第九大交易所。

澳大利亞在全球《經濟自由指數》(2017)中排名第五,同時澳大利亞是世界第12大經濟體,人均GDP(名義)為56291美元,居世界第六位。該國在聯合國2016年人類發展指數中排名第二。

在《經濟學人》2014年全球最宜居城市排行榜上,墨爾本連續第四年蟬聯榜首,緊隨其後的是阿德萊德、悉尼和珀斯,分別排在第五位、第七位和第九位。

澳大利亞政府債務總額約為1900億澳元,相當於2010年GDP的20%。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房價最高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家庭負債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

自21世紀初以來,由於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澳大利亞對出口大宗商品而非製成品的重視,支撐了該國國際貿易的顯著提高。

澳大利亞的國際收支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超過7%,在過去的15年裡,澳大利亞的年平均增長率為3.6%,而經合組織的年平均增長率為2.5%。

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中,澳大利亞是唯一一個沒有經歷衰退的發達經濟體。然而,澳大利亞的6個主要貿易伙伴的經濟卻陷入衰退,這反過來又影響了澳大利亞,嚴重阻礙了澳大利亞近年來的經濟增長。

2012年至2013年初,澳大利亞國民經濟增長雖然仍然保持增長勢頭,但部分澳大利亞非礦業經濟出現衰。

霍克政府在1983年讓澳元自由浮動,並在一定程度上放鬆了對金融體系的管制。霍華德政府隨後放鬆了對勞動力市場的部分管制,並進一步私有化了國有企業,尤其是電信業。

間接稅制度在2000年7月發生了重大變化,引入了10%的商品和服務稅(GST)。在澳大利亞的稅制中,個人所得稅和公司所得稅是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

截至2018年9月,有12640 800人就業(全職或兼職),失業率為5.2%。2013年11月中旬公佈的數據顯示,領取福利的人數增長了55%。

2007年,新登記失業津貼領取人數為228,621人,2013年3月,新登記失業津貼領取人數增至646,414人。根據《畢業生就業調查》的數據,自2011年以來,各類職業新入職專業人員的全職就業人數有所下降,但畢業生在畢業三年後的全職就業人數有所上升。

自2008年以來,澳大利亞的通脹率為2-3%,基準利率為5-6%。包括旅遊、教育和金融服務在內的服務業約佔GDP的70%。

眾所周知,澳大利亞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是主要的農產品出口國,特別是小麥和羊毛、鐵礦石和黃金等礦產以及液化天然氣和煤炭等能源。

雖然農業和自然資源分別只佔GDP的3%和5%,但它們對出口業績的貢獻是巨大的。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市場是日本、中國、美國、韓國和新西蘭。

另外,澳大利亞還是世界第四大葡萄酒出口國,葡萄酒產業每年為該國經濟貢獻55億澳元。

簡而言之,澳大利亞人口少,自然資源豐富,國土面積巨大,在發達國家中,澳大利亞得天獨厚到這些條件也是是世界上少有的。


閒看秋風999


澳大利亞2018年GDP總量為18970億澳元,摺合1.42萬億美元,同比上年增加了0.1萬億美元。澳大利亞GDP總量位居世界第14位。

澳大利亞經濟是非常強大的,在過去幾十年中經歷了許多高潮和低谷。澳大利亞的混合市場經濟是一個繁榮的西方市場經濟,國內生產總值高,貧困率低。澳大利亞的產業主要四個主要組成部分是貿易、製造業、服務業和金融業。

澳大利亞經濟以服務業為主,但農業和採礦業佔全國出口的57%。使澳大利亞經濟如此繁榮的其他因素包括工業化、私營企業、大規模生產、高技術和自然資源。

澳大利亞是主要的地區金融中心,也是全球金融體系中的重要角色。實際上,澳大利亞在人均勞動,農業和工業生產率方面在亞太地區排名第一。澳大利亞的經濟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經濟愛好


澳大利亞經濟情況

澳大利亞目前是世界上較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各種自然資源豐富,是世界上重要的農牧產品和礦物資源生產國和出口國。

最近幾年澳大利亞的經濟保持著一個較為穩定的增長,但是澳大利亞的GDP增長率在今年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澳大利亞統計局在10月25日發佈年度經濟分析報告認為,2018年

至2019年度澳大利亞經濟增長1.9%,較此前一年度的2.9%出現明顯下降。

圖2 2010-2018年年澳大利亞GDP增長率對比圖


據統計,2018年澳大利亞的GDP達到了1.43萬億美元。人均GDP達到了5.73萬美元,而此時中國的人均GDP約為1萬美元,可以發現澳大利亞的人均GDP遠遠高於中國的人均GDP 。

圖1 2018年澳大利亞與中國人均GDP對比圖(單位:萬美元)


但是正是因為澳利亞富含各類資源,所以其經濟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出口農產品以及礦物資源,

據《澳華財經在線》10月9日訊,哈佛大學國際發展中心增長實驗室的研究顯示,在經濟複雜性指標上,澳大利亞從1995年的第57位一直下降到了2017年的第93位,經濟複雜性程度與烏干達等國相似。而中國經濟複雜性從之前的第51位上升到了目前的第19位。澳大利亞排名的下降這也就意味著澳大利亞的經濟複雜程度在逐漸的降低,同時意味著澳大利亞更加容易受到經濟衝擊的影響。

從公佈的數據來看,澳大利亞的出口淨額幾乎完全來自礦石、能源、食品、酒、羊、旅遊業和金屬產品,出口經濟佔澳洲經濟的五分之一左右。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澳大利亞是屬於經濟外向型,受大宗商品以及國際匯率影響較大,當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發生劇烈波動時或美元匯率發生劇烈波動時,對澳大利亞的經濟將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中澳雙邊貿易

據中國海關統計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與澳大利亞雙邊貨物貿易總額達到了1527.9億美元,與去年相比增長了12.0%。其中,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總額為473.4億美元,同比增14.2%;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總額為1054.5億美元,同比增長11.0%。中國對澳主要主要進口貨物為礦物資源,例如鐵礦石、煤炭、黃金和液化天然氣等。

澳大利亞對中國的淨出口額為581.1億美元,佔GDP總額的4.06%,意味著澳大利亞與中國的淨出口貿易為澳大利亞創造了4.06%的GDP。

圖2 2018年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額與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額對比圖(單位:億美元)


與財為伴


澳大利亞是一個經濟結構比較齊全的國家,工農業生產和服務業的發展水平都不低,不過從整體上看澳大利亞的工業發展方面主要還是以礦產品生產為主打產業,此外就是建築業和製造業比較發達,高新科技類產業、高端製造業的發展水平不是很高,悉尼是全國重要的工業中心。目前澳大利亞是世界最大的鐵礦石出口國和重要的煤炭出口國。在農業方面澳大利亞擁有發達的畜牧業,其中養羊業的產業規模很大,號稱“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目前澳大利亞的羊毛和牛肉出口量世界第一。澳大利亞的服務業發展水平較高,尤其是旅遊業近年來發展不錯,2018年澳大利亞吸引了880萬外國遊客來澳旅遊,創造跨境旅遊收入417億美元。



2018年澳大利亞貨物貿易進出口額達到4840.1億美元,其中出口額2566.4億美元(對中國出口876.1億美元),進口2273.7億美元。澳大利亞出口的主打產品是礦產品、貴金屬及其製品(例如黃金)、動物產品等,進口主打產品為機電產品、運輸設備等。


根據2019年1月份的統計資料顯示,在國際支付市場上澳大利亞元在國際支付貨幣總量中佔1.4%,成為世界第八大支付貨幣。


廣雅君觀世界


這個話題很大,只能說現在澳洲整體經濟不好。大公司在裁員,小老闆們也找不到特別好的發展方向。過去澳洲對礦業等等依靠太多,其實不像中國有互聯網行業,數碼產品等等這樣的製造業。澳洲總體來說是一個賣資源的國家。


澳洲李市民


依賴中國這個大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