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潘金蓮最後的反擊,倒打一耙

《金瓶梅》第二回中,潘金蓮勾引武松被拒絕了。

這本來就是潘金蓮的一廂情願,這樣的結果也是很丟面子的事,如果潘金蓮不聲張,以草莽英雄武松的性格也絕不可能給哥哥武大郎去說,或許,這件事就如沒有發生一樣,但讓人匪夷所思的恰恰是潘金蓮主動給武大先告狀。

武大郎回來,見婦人一雙眼睛哭的紅紅的,便問道“你和誰鬧來?”婦人道“都是你這不爭氣的,教外人來欺負我。”武大郎道“誰敢欺負你?”婦人道“情知是誰?爭耐武二那廝。”從這段話中我們發現武松在潘金蓮的嘴裡已經成為了“外人”,而不是剛開始時的一口一個“叔叔”了。

潘金蓮最後的反擊,倒打一耙

潘金蓮為什麼要主動出擊,來一個惡人先告狀呢?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就不得不從潘金蓮的出身說起。

潘金蓮從小就被賣入王招宣府中學習樂器,也是王府中的私人樂隊成員之一。在那樣一個上樑不正下樑歪的環境中,潘金蓮不可能獨善其身。她從小耳濡目染,十六、七歲就會打扮自己,穿緊身衣,喬模喬樣。王招宣死了以後,家道破敗,潘金蓮又被媽媽爭將出來賣給了張大戶,被張大戶收用。誰知張大戶又是一個“氣管炎”,迫於壓力,賭氣把潘金蓮白白嫁給了人稱“三寸丁枯樹皮”的武大郎。

潘金蓮最後的反擊,倒打一耙

潘金蓮的心態其實是失衡的,“原來潘金蓮嫁給武大,見他一味老實,人物猥瑣,甚是憎嫌,常與他合氣,抱怨張大戶,‘普天世界斷生了男子,何故將奴嫁給這個貨?每逢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著緊處,都是錐扎也不動,奴端的那世裡晦氣,卻嫁了他,卻是好苦也。’”

潘金蓮嫁給武大自然有其原因,如:張大戶就是看武大郎懦弱,“不要嫁妝,把潘金蓮白白嫁於武大”,還不時的給武大郎做炊餅的本錢。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張大戶有自己的小九九,就是能趁武大郎不在家的時候偷個腥。事實上也是如此,倆人偷情被武大郎遇見了武大郎也假裝看不見,潘金蓮才有機會向張大戶“抱怨”,但事已至此,在她那個年代,潘金蓮只能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自己本身是沒有任何選擇餘地的。

潘金蓮最後的反擊,倒打一耙

但遇見了打虎英雄武松的那一刻起,潘金蓮的心態起了變化,尋思道“一母所生的兄弟,又這般長大,人物健壯,何不教他搬來居住,誰想這段姻緣卻在這裡。”此時的張大戶已經死了,潘金蓮和武大沒有了依靠,被主家婆收回租房趕了出來。

潘金蓮勾引武松其實也是經過了精心的準備,下足了功夫,如:天氣的選擇“大雪紛飛”,房屋裡加一盆“炭火”來調節一種暖暖溫馨的氣氛,一桌精緻的酒菜,再加上自己精心的打扮,“一經將酥胸微露,雲鬟半嚲”,潘金蓮自信滿滿,她什麼都想到了,就是沒有想到會被武松拒絕,自己的一腔熱情被武松無情地藐視了,而且被武松推了一把,差點兒摔倒,還順帶著被羞辱了一番:“武二是個頂天立地噙齒戴髮的男子漢,不是那等敗壞人倫的豬狗,嫂嫂休要不知羞恥,倘有些風吹草動,我武二眼裡認得是嫂嫂,拳頭卻不認得是嫂嫂,再來,休要如此所為。”

潘金蓮最後的反擊,倒打一耙

愣頭青武松不按遊戲規則玩,這讓見過世面的潘金蓮萬萬沒有想到,面對著突如其來的變故,潘金蓮馬上給自己找臺階下,“我自作耍子,不值得當真起來,好不識人敬。”如果潘金蓮此時就此打住,就如她所說是一個玩笑,就坡下驢,此次事件屬於人民內部矛盾,至少給兩人留下了相見的餘地。

但潘金蓮的霸道性格決定了她的行為,武松對她的打擊太大了,回到房間的潘金蓮越想越氣,冷靜下來的潘金蓮一定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以後怎麼面對小叔子武松?武松是堅決不能留在家裡了。

其次,潘金蓮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與其讓武松給武大郎告狀還不如自己主動出擊,女人在男人面前永遠是弱者。況且,潘金蓮信誓旦旦地拿出了證據“他見前後無人,便把言語來調戲我,便是迎兒眼見,我不賴他。”

潘金蓮最後的反擊,倒打一耙

也是潘金蓮想多了,自始至終武松都沒有說過一句話,也不好意思把這樣敗壞人倫的破事告訴哥哥,就是潘金蓮不告狀,武松也不可能再和武大郎一起住了,所以武松搬出了哥嫂的家。

武松又回到了原來的住處,武大郎想來看弟弟,可潘金蓮千叮嚀萬囑咐的不讓武大郎去找武松,其實還是怕武大郎知道了真相自己沒面子。

潘金蓮最後的反擊,倒打一耙

潘金蓮是什麼人武大郎心知肚明,但自己性格懦弱,即便是知道真相也改變不了什麼,弄不好還要搭上自己的小命。

潘金蓮是《金瓶梅》中性格極為複雜的人物之一,隨著故事情節的展開,潘金蓮勾引小廝、又和陳敬濟打情罵俏、在西門府鬧的轟轟烈烈,勾引武松一事與這些事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根本不值一提。

可話說回來,潘金蓮首先是一個女人,也是一個愛面子自尊心極強的平常人,人本來就有劣根性,在那樣的環境下被自己喜歡的人羞辱一番,潘金蓮心中的這道坎真的過不去,本能的採取了主動告狀的這種下意識行為來維護自己一點可憐的自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