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靖難之役後建文帝怎麼樣了?

總有刁民想害朕


打下江山後的朱元璋,先是收歸兵權,再上演一齣兒子守國門。本以為自己苦心積慮身背罵名,會換來高枕無憂。誰知道前腳剛走卻後院起火,防得了功臣卻擋不住兒孫們兵戎相見刺刀見紅。

公元1398年,朱元璋的孫子建文帝,在即位幾個月後開始著手廢除藩封。一年之內,將朱元璋的五個兒子即建文帝的親叔叔先後搞垮。此時,手握重兵的燕王朱棣成了建文帝的下一個目標。

建文帝首先在北平四周及城內部署兵力,又以防邊為名,把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的護衛精兵全數調出塞外戍守。眼看即將大火燒身的燕王不甘“坐以待斃”,於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起兵反抗,至公元1402年,燕王攻下京師南京,史稱“靖難之役”。


一場皇宮大火“燒出”一個未解之謎

燕兵進京後,南京城內的皇宮卻起了火。這把火有說是皇后點燃的,目的是為了造成建文帝被燒死的假象;另一說是為了掩護建文帝逃走。而當火勢撲滅後,在灰燼中發現了幾具燒焦了的殘骸,據太監說它們是皇帝、皇后和建文帝長子朱文奎的屍體。

對於燒焦屍體的辨認,在沒有DNA等技術手段可以運用的明代確實是個難題。因此,僅憑几具燒焦的屍體及太監的一面之詞,別說燕王朱棣將信將疑,這一幕也令後世的史學家們產生了眾多的猜測。

既然朱棣有所懷疑,就必然會採取相應的措施。之前是建文帝防止他會動搖統治地位,現在剛好相反,輪到朱棣害怕建文帝沒死繼而會東山再起重奪皇位。建文究竟有沒有被燒死?如果沒死又會在哪裡?

永樂皇帝朱棣充分利用事件,並做了兩手準備

據《明史·恭閔帝本紀》 記載, 燕王攻入南京金川門的當天,“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 朱棣對於宮中太監所說的,建文帝已被燒死肯定不會相信。這從他讓胡濙假借尋訪仙人張三丰,走遍長江以南各城鄉暗中打探建文帝下落便可得知。

既然太監說建文帝已被燒死,朱棣也樂得假戲真做,將燒焦的屍體以天子禮下葬,再登基稱帝。 如在永樂元年發給北鄰朝鮮國王的詔書中,也稱 “ 欽承祖訓不得已而起兵 , 以清憨惡,不期建文為權奸逼脅,闔宮自焚 ” 。

但背地裡,朱棣對建文帝的追捕從來沒有放鬆過。建文帝的下落一直壓在他的心裡,直到臨死前一年才放下心來。這個說法見於《明史·胡濙傳》裡的記載。


建文帝下落的各種猜測

建文帝在那場皇宮大火中逃脫的說法始於明末。清代順治年間,由張廷玉纂修的《明史》出現後,猜測建文帝下落的各種版本不斷出現。就算是《明史》,在順治、康熙時是一個說法,據《明史 建文帝傳》記 載 : “ 六月乙丑 , 宮中火起 , 帝不知所終。”

到了乾隆時期,補纂的《明史本紀》則又是另 一番說辭,“棣遣中使出後屍於火 , 詭雲帝屍,越八日壬申 , 用學士王景言 , 備禮葬之。” 更為奇怪的,是《明史·姚廣孝傳》的記載,姚廣孝向朱棣提議,將曾任建文帝主錄僧的溥洽和尚放了,以便追查建文帝下落 ,因為他知道建文帝當和尚逃亡之事。

官方版本尚且如此自相矛盾,可想而知民間野史自是更加的精彩紛呈。關於建文帝下落有各種不同的說法,現如今有學者又歸納出了三大說法,一說自焚;二說化裝潛逃為僧 , 三說逃亡海外 。

一、藏匿在貴州羅水庵為僧

據《貴州長順縣誌》記載,在貴州省長順縣城北五十四公里廣順東有一螺擁山,後因建文帝曾在螺擁山上的羅永庵為僧 , 遂改名白雲山 。 山上的羅水庵有建文帝種的兩裸樹 , 上殿坎下有 一跪井 , 跪井左面有建文帝住時建的碑刻,庵內有建文帝睡覺的石床,羅永庵殿壁上還有建文帝的四首題詩。


二、貴州安順平壩縣高峰寺

據《平壩縣誌》記載,高峰山寺內齋堂地下有一個藏身洞,洞底有一塊石碑上刻有 “秀峰肇建文跡塵知空般若門。”的銘文。而寺中的另一塊石碑上刻有開山祖師秀峰收留建文帝的經過。

三、江蘇省吳縣尾山普濟寺、彎窿山皇駕庵

這觀點被認為是最多史料佐證的,但同時也是爭議最多的。據1991年1月18日《人民日報》題為《明建文帝下落有新說》一文所載,上海史學工作者徐作生經過七年考證後認為,建文帝出逃為僧,先藏於江蘇昊縣尾山普濟寺內,不多久姚廣孝歸隱禪寺,在姚的監護下建文帝隱匿彎窿山皇駕庵,直至1432年病逝於此。此處有建文帝出逃的遺蹟、遺物 , 如雕龍柱 礎、御池、御池橋、神道、方臺等物為證。

此文一出即引來爭議,如不可能會出現雕龍柱、朱棣的心腹姚廣孝怎會成了建文帝保護人、建文帝並非歿於永樂二十一年等,這些都是不合情理的。

四、浙江蘭溪市東山上的古寺

蘭溪市東山又名皇回山,是金華山脈的一支,寺院裡的和尚世代口傳建文帝在此削髮的傳說。並說寺院中還保留有建文帝的隱居之處和古碑遺蹟,在寺院的大殿內,塑的是身穿袈裟的建文帝像,左右兩旁分別為伴帝 出家的楊應能、 葉希賢兩人,殿內的後壁繪有建文帝遜國出逃的路線。

至於其它的,還有云南武定縣獅子山正續寺、昆明五華寺等。


四、從福建泉州出發逃往東南亞

這說法,認為建文帝從南京城逃出之後,輾轉來到泉州,流落到海外,而後來的鄭和下西洋,據說就是為了尋找流落海外的建文帝。據《泉州開元寺志》記載,建文帝來到泉州後,便隱匿開元寺中,派人尋找出逃海外的機會。終於有一天,他們坐上了一個阿拉伯商人的貨船,隨行來到印度尼西亞的蘇門達臘島,開始在此隱居。

(逃往東南亞一說,也見於《明史紀事本末》等多種明朝著作。因此,也有專家學者認為建文逃往東南亞的可能性最大。)

五、自焚說

結語 :

個人更偏向於自焚說。至於出家說與逃往海外已有眾多的專家論述過,這裡不再贅述。首先,在靖難之役中還發生過一個“金川門之變”。在六月初八時,燕王朱棣大軍已逼近至距京師金陵東約30公里處,此時的建文帝已是六神無主。

後召集大臣商議,有人提議逃往內地以圖興復,而方孝孺則表示城中尚有二十萬兵,理應堅守京師等待勤王,即使戰敗,國君也應為社稷而死。可以邊等待救援,邊與朱棣談判以拖延時間。

六月十二日,在談判未果而外出募兵的大臣們仍未返回的情形下,建文帝仍派在京諸王和武臣們守衛各門。七月十三日,燕軍抵金陵。左都督徐增壽作為內應,事敗後被建文帝親自誅殺於左順門。從這一點看,建文帝顯然是認可方孝孺的“國君應為社稷死。”

其次,如果建文帝有計劃要逃亡,也不會堅持等到朱棣大軍到達金陵之時才匆匆製造假像。而在守衛金川門的朱橞和李景隆望見朱棣麾蓋,開門迎降再逃亡顯然已錯失時機。此時,要逃出重重包圍談何容易。

燕王進入京城後,雖有文武百官跪迎道旁,但同時,忠於建文帝的大臣亦不在少數,甚至於眾多大臣在被誅殺時仍義正嚴辭地斥責朱棣,很顯然是抱著君臣同死的信念。

最後,當朱棣無法辨認燒焦的屍體是否為建文帝的情形下,派出的所謂兩路追尋人馬,更多的只是將信將疑下圖個心安買個保險罷了。另外,明朝在朱棣死後的幾任皇帝,也曾多次明查暗訪建文帝的“皇陵”,其結果均一無所獲。

因此,建文帝在城破之時更有可能是自焚而死。


夜不閉戶深耕半夜


你好,我是涼夜寒塘,歷史愛好者,很榮幸能回答你的問題。

我們先來看一下歷史背景吧。在公元1399年,明朝的建文皇帝朱允炆即位後採取削藩政策,燕王朱棣因此起兵造反,1403年,燕王的大軍從北平(今北京)起兵,當年就攻克當時明朝首都南京,建文帝出逃,從此失蹤,留下了千古之謎。明朝建文帝的去向死活,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的十大難解之謎之一。關於這個謎團,古往今來,眾說紛紜。
建文帝朱允炆像

建文帝削髮為僧

近期熱播的電視劇《大明風華》裡,朱允炆就是走了這一條路。在朱棣的燕軍破城之後,建文帝無可奈何,本想一死了之。可這時朝中大臣景清告訴他:太祖皇帝臨死前曾留給朱允炆一個鐵箱子,讓我在你大難臨頭之時交給你,我一直把他當做秘密藏在奉先殿內。侍衛大臣們慌忙把鐵箱子抬來,打開一看,裡面只有三樣東西:一張度牒,一件僧衣,一把剃頭刀。朱允炆望著爺爺的畫像,明白了爺爺的用意,此時只有削髮為僧才是保命之道。

我們知道朱元璋做皇帝前就當過僧人,他可能早就預料到了朱允炆會有此一劫,重新幹回朱家的老本行起碼能保住一條性命。

建文帝自焚之說

在外部重兵圍困皇宮的情況下,建文帝就算想逃也來不及了,他知道自己的四叔不會讓他活著,與其被抓住窩窩囊囊地死,不如自殺。當時宮內燃起了熊熊大火,之後有人在火堆中找出了一具屍體,指為建文帝。所以民間“建文帝自焚”流傳的比較深遠。

靖難後的皇宮,火光沖天

建文帝被秘密處死

這一種說法認為,朱棣在進宮之後,就立即秘密處死了建文帝。朱棣為了不在歷史上留下“殺侄奪位”的罵名,故布疑雲,留下歷史謎團,這可能也是朱棣的用心之處。《大明風華》朱棣劇照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解答題主的疑惑歡迎留言,更多精彩,關注@涼夜寒塘(以上圖片皆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

涼夜寒塘


靖難之役之後,朱棣的大將軍攻破了京城,燕王成功篡位,登基成功,成為了明太祖,那麼建文帝到底去哪裡了呢?

有人說,因為戰亂的原因導致戰爭失敗,建文帝死於了戰爭之中,屍骨無存。

據史料記載,因為發生戰亂之後,通過這個靖難之役之後,朱棣發現宮中起了大火,等到他想要去宮中救火的時候,發現火勢已經蔓延的非常大,來不及搶救了,建文帝就葬身於火海之中。

在1399年的時候,燕王朱棣‘清軍側之惡’的名義率領大軍舉兵反抗朝廷,轟轟烈烈的一場起義在歷史上被稱為“靖難之役”。其實我認為最主要的失敗原因還是因為建文帝是一個心腸特別軟的一個人,特別是對於自己的親人,而對於燕王起義的這件事情,建文帝下令率領自己的士兵的將軍不允許殺害自己的叔叔,導致最後他的叔叔獲得了這次起義的勝利。

對於建文帝的死因,其實還有另外的一種說法,有人說他其實並沒有死於火場之中。而是她帶領著自己的親信以及自己的妃嬪逃到了現在的安徽浙江一帶,通過現在後世的考古學家的發現,在安徽,浙江一帶發現了建文帝存在的痕跡。

其實,對於建文帝的死因,史料記載的也不是特別的詳細,至今仍然有很多種傳言,杜撰出來建文帝的死法,但是我認為最大的可能應該是建文帝在這場戰役之中死於火海,燕王朱棣也就是他的叔叔為了避嫌,並沒有公開場合承認建文帝死於火海之中,一直引導與論建文帝不知蹤跡了。結果到現在史學界還沒有完全的定論,我現隨著考古學慢慢的進步加以現在科技的輔助一定會為我們揭開這個迷團的。


阿杜談古論今


關於建文帝的下落,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

1:自焚而死。官方史書記載是死於宮內的大火之中。《明史·成祖本紀》及《明史·方孝儒傳》均持此說。

“靖難之役”的最後時刻,燕王朱棣的大軍攻入南京城,滿朝文武紛紛投降。朱允炆眼看大勢已去,下令焚宮,頓時火光熊熊,朱允炆攜皇后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嬪侍從等,大都隨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宮後,清宮三日,搜查朱允炆下落。宮內侍人都說朱允炆已自焚,並從火堆裡扒出一具燒焦的屍體證明之。燕王見到屍體,分不清男女,慘不忍睹。其繼位稱帝后,只得以天子“禮葬建文皇帝”。

不過,這種說法卻並不十分縝密。因為到目前為止,建文帝朱允炆的陵墓一直未被人發現。而且,朱棣即位之後的種種舉動,包括指派鄭和下西洋尋覓蹤跡、以尋找張三丰的名義指派戶科都給事中胡濙遍行郡、鄉、邑長達14年等。似乎倒在暗示他並不相信朱允炆已經死去,而他也一直沒有放棄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因此,這便引出了有關建文帝下落的另一種說法。

2:出宮避禍。相對於正史之中的關於建文帝下落的記載,似乎人們更加相信這一類說法。注意,這是一類,而不是一種說法。因為,關於建文帝朱允炆逃出宮門後的下落,有著幾種截然不同的版本。

版本一:出家為僧說

據萬曆《錢塘縣誌·紀制》記載:“東明寺在安溪大遮山前,建文君為僧至此,有遺像”。(《杭縣誌稿》卷八)“相傳朱允炆遁跡至此,時旭日始旦,題曰東明。自歸國後,方知為帝。今範其遺像。有手植牡丹,色白如銀”。意思就是說當年建文帝出逃後,輾轉來到了今天位於杭州市餘杭區良渚鎮安溪境內東明禪寺,出家為僧。寺內留存有建文帝生活過的種種痕跡。

此版本,明代嘉靖年間《留青日札摘抄》、清代康熙年間《湖堧雜記》中也都有記載。

另外,在《明史·姚廣孝傳》和《胡濙傳》裡記載:戶科都給事中胡濙遍行郡、鄉、邑14年,搜尋朱允炆下落。一直到朱棣死前一年的一個晚上,他已睡下了,但聽說胡濙回來了,急忙穿上衣服,在臥室單獨召見。

胡濙訪得朱允炆離開禁宮後,削髮為僧,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在江蘇吳縣普洛寺內,此後一心為僧,無復國之意。

版本二:遁入道門說

據有學者考證,朱允炆晚年化名詹碧雲,隱蹤在江西上饒玉山三清山任三清宮住持道士,在三清福地借修建道教宮觀為掩護,巧妙修築了“明治山詹碧雲藏竹之所“的陵墓和其他相關石雕、楹聯、三清山石刻260餘處,留下了“風流建水翁承贊,樽酒論文“千載同”、“方豪上”、“都俞脫生”、“壺市安井”等一系列可供考研的石刻隱逸文化密碼。

版本三:逃遁海外說

見於《明史·卷一百六十九》:“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大致是說在胡濙回來之前,有傳言朱允炆從海陸逃走了,朱棣便分派宦官鄭和等人下西洋,便是到這時朱棣才大體消除了疑慮。

不過小編認為這個版本同樣不大可信,鄭和下西洋的舉動,更大的意義在於宣揚國威和進行朝貢貿易。單純為了找一個人的話,弄出如此之大的動靜,只怕會鬧得人盡皆知。畢竟,建文帝的生死亦或是尋找其蹤跡,在朱棣看來,都應該在暗中悄然進行才是。

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說法,譬如“紅崖天書”說,泉州開元寺說之類,這裡便不做展開,有興趣的話可以自行搜索關鍵詞。

最後,小編認為,朱允炆作為一代帝王,在朱棣攻入南京城的那一刻,便已經死亡了,也必須死亡。這一點,對朱棣來說,很重要,對朱允炆自己來說,也很重要。對於參與“靖難之役”前後所有的人,更加重要。


烽火少年遊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建國後,立長子朱標為太子,並著力培養這位接班人,然而,朱標卻不爭氣,年紀輕輕便病逝了。

朱標死後,立誰為接班人是當務之急。如果按照常規的法律程序來說,嫡長子已死,那麼就要從其餘的兒子中挑選出一位才能出眾的皇子為太子。然而,當時的情況是,朱元璋除了長子朱標病逝,他的二兒子和三兒子也都早逝了,四皇子朱棣竟然成了健在的“大哥大”了,再加上朱棣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立下過赫赫戰功。按理說朱棣是太子的最有力人選。

然而,朱元璋太愛嫡長子朱標了,在愛屋及烏下,他決心讓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繼承皇位,於是力排眾議,改立朱允炆為太子。

對於朱元璋的舉勸,朱棣當然不滿,只是城府極深的他沒有表露出來罷了。

據史書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朱元璋舉行家宴,兒孫們齊聚一堂,其樂融融。朱元璋幾杯酒下肚,突然詩興大發,於是脫口而出吟了一句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

朱元璋書沒讀多少,大字也不識幾個,但這個上聯倒是也的有模有樣,他指名道姓地讓朱允炆對。

朱允炆憋紅了臉,思索半晌,才回了一句:雨打羊毛一片氈。

這個下聯過於平淡,朱元璋聽了不是蠻滿意,於是他讓朱棣對,朱棣頭腦一轉,鏗鏘有力地說道:日照龍鱗萬點金。

這個下聯氣勢如虹,霸氣十足,朱元璋聽了拍手稱讚。

然而,朱元璋不會料到,朱棣的這7字下聯竟然一詩成讖!

朱允炆繼位之後,溫順如羊的他出對於藩王的戒心,露出了虎爪,採取了削藩政策。結果這給了一直潛伏如淵的朱棣機會,他以“清君側”為名,開始公然造反。於是歷時四年的靖難之役徹底打響,而此次戰役之後的最終結果是朱棣大勝,朱允炆慘敗,於是朱棣成了真龍天子——直接接管了明帝國,而朱允炆則變成了沉默的羔羊。

然而,這隻“羔羊”的下落卻成了一個千古謎團。

為了江山做得踏實,朱棣來了個“雙管齊下”,他派出了兩股“搜查”小分隊,一隊是由鄭和領隊,走的是水路;一隊是胡濙鄰隊,走的是旱路。

鄭和是朱棣的心腹之人,這次委以重任也就不足為奇了。也正是因為這樣,在鄭和花了十多年七下西洋,名義上去“異國交流”,但實際上卻是探尋朱允炆的蹤跡,雖然鄭和並沒有收穫,但他卻無心插柳柳成蔭,他將東方文明帶往了世界,讓中國和世界有了交往。

而胡濙歷仕六朝,是明初重臣。建文帝時,他任兵科給事中,這是一個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近侍官職,官品級雖然不高,但位置很重要——能近距離接觸皇帝。

朱棣發動政變時,胡濙第一時間投奔了朱棣,因此,朱棣也對他委以重任,特別他很熟悉朱允炆,因此把他安排為尋找朱允炆的“探尋者”。

胡濙走遍大明的角角落落,找了整整十六個年頭,在這十六年裡,他從來沒有回過家,甚至連母親去世了,朱棣也不允許其回去奔喪。朱棣體會到了胡濙的艱辛和不易,提拔他為禮部左侍郎,讓他繼續尋找。

關於胡濙尋找朱允炆,史書是這麼記載的:

公元1423年,一天深夜,胡濙快馬加鞭來到了京城,竟直趕往皇宮。

聽說胡濙來了,已休息了的朱棣破例接見了他。而胡濙進宮之後,朱棣竟然與他徹夜詳談了一夜,直到凌晨四點才出宮。

至於他們究竟談了什麼內容,史書並無記載,但可以肯定的是,6個字:與朱允炆有關。

而從兩人談到四點可以推算出3個結論。一是胡濙一定是獲知了朱允炆的下落,這才引起朱棣“徹夜無眠”。二是朱允炆一定沒有死。如果朱允炆死了,兩人還用得著徹夜長談?三是胡濙應該和朱允炆見了面。帝位已失、大勢已去的朱允炆向胡濙表達了自己的“清心寡慾”,願意皈依佛祖,青燈為伴,了卻殘生。他讓胡濙將自己的想法轉達給朱棣。

而朱棣聽了後,長吁短嘆,唏噓不已,找了半輩子的侄子,果真活在世上,可這時的朱允炆早已沒有了復位之心,而朱棣也就不想再殺他了。

當然,不管怎麼樣,朱允炆是出家了,是躲進了深山老林,還是從海上逃往西方了,最終因為“不知所終”,成了一直未破解的懸案。

600多年後,也就是2008年,閩東的寧德上金貝村修路時偶然發現一個頗有規模、形制奇特的神秘古墓葬,隨後關於古墓主人的身份便眾說紛紜,許多專家學者開始蜂擁前往考察研究。

專家看到古墓有三個特點:一是墓地寬大。整座墓佔地近兩百平方米。二是構造奇特。古墓從內到外分舍利塔、拜亭、墓坪三部分構成,古墓舍利塔的蓮花基座造型與安徽鳳陽明皇陵及淮安明祖陵的蓮花座造型完全一致。三是皇家氣派。古墓為弧形條石砌成高大圓拱,精緻豪華,墓前石柱高約四、五米,墓壁旁牆頭上的雲紋龍頭石雕氣勢恢宏,墓的結構和格局處處體現出一種縮小的皇家氣派。

同時從與墓相領的寧德華嚴寺珍藏的一件明代雲錦袈裟,經專家鑑定,這件袈裟是明永樂之前製作的,由五十片面料拼接而成,工藝非常複雜;袈裟周邊設計的圖騰狀十八隻五爪金龍,均是閉嘴龍,是典型的明初龍造型,極有可能是明初洪武帝朱元璋所敕制,而袈裟下半部內嵌“福壽”兩字的宮燈狀圖飾,正是朱元璋的獨家標誌。

專家通過考證後,得出這樣的結論:上金貝古墓疑似為建文帝朱允炆陵寢。

當然,史學界目前還沒有形成一致結論,相信不久的將來,這個謎團會最終破解。









漁夫侃歷史


靖難之役後建文帝的下落一直是一個謎。

早在朱棣攻入京城時,軍隊就接到了一個奇怪的命令,即不入皇城,而是退守龍江驛。很明顯,朱棣並不想背上殺掉自己侄子的罪名,他圍困皇城,給朱允炆自絕或是讓位的時間。但朱允炆的選擇卻出乎他的意料,燒燬宮殿說明朱允炆並不想讓位,但這位有幾分骨氣的侄子卻也沒有自殺,因為在入宮後,朱棣並沒有找到朱允炆的屍體。既不退位,也不自殺,那就只剩下逃跑了。朱允炆的下落從此成了千古之謎,當然,是有答案的。

建文帝真的死了嗎?這曾經是朱棣長時間思考過的一個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朱棣想出了一個絕佳的計劃:

首先,向外界宣佈,建文帝已經於宮內自焚,並找到了屍體,那意思就是所有建文帝的忠臣們,你們就死了這條心吧。 其次,派人暗中查訪建文帝的下落,具體的查訪工作由兩個人去做,這兩個人尋訪的路線也不同,分別是本土和海外。這兩個人的名字,一個叫胡濙,另一個叫鄭和。

從永樂五年開始,歷經十六年,胡濙找到了答案。永樂二十一年,胡濙見到了朱棣,告訴了他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兩人交談了很長時間,胡濙最終沒有忽悠朱棣,他雖然讓朱棣等了十六年,但確實帶給了他答案。但這個答案是什麼,史料並無記載。





壹零壹肆


依據我的分析,建文帝肯定是死了!

靖難之役,何謂靖難?

“靖”指平息,掃平,清除。“靖難”代表平定禍亂,平息戰亂,掃平奸臣的意思。

朱元璋在位時,恐權臣篡權,規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舉兵清君側的權利,他在《皇明祖訓》中說:“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朝中沒有正直的大臣,其中有亂臣賊子,必須發兵討伐,將皇帝身邊的亂臣賊子清理乾淨。)

朱棣以此為理由,指齊泰、黃子澄為奸臣,須加誅討,並稱自己的舉動為“靖難”,即靖禍難之意。故而靖難之役中朱棣的口號是“清君側,靖國難”。

靖難成功,朱棣如何自處

我們知道靖難之役其實是朱棣和建文帝爭權的戰爭,但是朱棣的口號卻是“清君側,靖國難”,這樣一來,朱棣成功清除奸佞後該把建文帝放在什麼位置呢,難道還讓他繼續做皇帝不成?肯定不可能吧!

但是如果直接殺了行嗎?也不行,那樣就很明顯成了弒帝奪位,於節又虧於理不合。

故佈疑陣實已身死

殺不得留不得,那又該怎麼辦呢?朱棣這時候採取了兩條措施。

  1. 官方口徑統一稱建文帝自殺。兵敗城破之時,皇宮內起了火。當火勢撲滅後在灰燼中發現了幾具燒焦了的殘骸,已經不能辨認,據太監說它們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長子朱文奎的屍體。
  2. 散佈流言,稱建文帝城破之時趁亂出逃,以免被人說人說弒君,並給所謂的建文餘黨以希望,讓這些人跳出來清除掉,以穩固自己的地位。

外逃之謎

野史多傳建文帝城破後外逃,是真是假?是朱棣故佈疑陣還是真的外逃了呢?

我傾向於假的,因為朱棣殺到南京城下時,谷王朱橞與曹國公李景隆開金川門迎降,建文帝根本來不及準備,而且朱棣進城後肯定會控制各大城門,根本不可能給人留下逃跑的機會!

建文帝外逃之說塵囂四起,還有一個原因是,建文帝畢竟為大明正統,這就給了野心家機會,打著建文帝旗號來實現自己的野心,這些人也為建文帝外逃一說推波助瀾。

另外還有一點,朱棣登基後殺人太多,歷史上臭名昭著的“誅十族”,就是朱棣所為,所以後世普遍同情建文帝,而把朱棣視為殺人魔王。所以這些人也傾向於建文帝外逃的說法。


vss射手步槍


靖難之後,明建文帝生不見人,死不見屍,那麼他到底是死在戰亂中還是得以脫逃呢?

朱棣篡位成功後,建文帝的下落不明曾使他寢食難安,如鯁在喉,他也怕他這個侄子皇帝在暗中蓄謀力量來找他復仇。

所以他派多路人馬在全國尋找,都無功而返,此事成了他的一個心病,陸地找遍毫無蹤影,他千思萬想,最後把重點放在海路。

建文帝在陸路沒有消息,如果從海路逃脫呢?所以他就派鄭和率船隊從海路去探訪,一則尋找建文帝的下落;二則和近海國家拉近關係,這樣的話即使建文帝脫逃成功到海外國家,也沒有人支持他復仇。

鄭和船隊浩浩蕩蕩成功出訪好多國家,但仍然沒有探訪到建文帝的下落,所以至今也是歷史一大懸案。


歷史鑑春秋


相信很多看過《穿越時光的愛戀》的朋友,都希望建文帝朱允炆跟著仙仙回到現代,我也想這是最好的結局,不過這只是美好的想象而已啦。

關於建文帝的下落,歷來眾說紛紜。比較有代表性的,一是自焚說。據永樂年間修成的《實錄》和清初《明史稿》等書記載,建文帝在燕王攻下南京後,下令焚燒宮殿,他也自焚而死。燕王朱棣入宮後,清宮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宮內的人都說建文帝自焚而死了,並從火堆裡扒出一具燒焦的屍體,分不清男女,朱棣下令用天子的禮節埋葬了。

二是削髮為僧說。據說當時建文帝看到大勢已去,想要自殺,有個內臣告訴他,朱元璋在臨終前,曾給他留下一個鐵箱子,並讓他在大難臨頭時使用。建文帝開箱一看,裡面有三張度牒,上面寫好建文帝等三人的名字,還有僧衣、剃刀、白金等物品。建文帝和兩個隨從削髮易服,出了南京城,流落民間為僧。


歷史小師妹


建文帝在當時的環境下,遠未到天子之諡禮時。

朱元璋時期,整個文官體系的削弱,對於其官員的忠貞是有待考究的。方孝孺是特有的例子,爾追隨其建文爾盡忠的官員並不多。

其朱棣在戰爭過程中,並未遭受到艱險的征程,所過之處,北方地區還是在朱棣的勢力範圍其內,順應朱棣征戰還是比較順利的。

征戰南京時,確實有迷幻的風采。可見當時的官員本身有一定的矛盾心理,貴勳階級順朱棣的還是比較多,官員體系還是對於皇位大局漸定的情況下,十人有九人會順勢而為,逆勢追隨其建文帝不過一人。

最大的問題出來:正常人在此情況下,是逃跑還是其選擇自焚,我們尚不可爾知道。皇位禮法自焚卻是一種諷刺的禮法。

假設建文帝自焚爾亡,朱棣單從經濟價值,軍事威嚇等(六下西洋)是否有一定的考究,尚是另一個話題。

假設建文帝未自焚爾亡,逃出南京爾隱居其大明江山野外,其朱棣對於錦衣衛,東廠,特務機關並不是對於民間流動黃冊並未不是沒有詳細瞭解。其朱棣為何選擇遷北上京城,大多數人都知道,遷京城千里之外,非雄才大略,非軍事威脅,政治體系,都有很強的針對性。

至今,我們無法還原歷史真相,但是我還是傾向於建文帝選擇避居,但是其人在朱棣時代,朱棣應該是有很大可能性知道其建文帝之地方。並且還是有可信的。

如果有疑問,可以讀明史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