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亮剑》中,楚云飞到底有多牛,凭什么敢骂王牌74军是“猪”?

李三万

摘要:在《亮剑》中,楚云飞的89师到底有多牛,凭什么敢骂五大王牌之首的74军是“猪”?


《亮剑》中,楚云飞到底有多牛,凭什么敢骂王牌74军是“猪”?


在《亮剑》中,楚云飞的89师到底有多牛,凭什么敢骂五大王牌之首的74军是“猪”?

在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个说法,不过是74军的老长官王耀武怒骂李仙洲的。是李仙洲在莱芜战役中一下损失了五万人,这才有了“就是五万头猪三天也抓不完”的说法。

到了《亮剑》里成了楚云飞骂74军了。楚云飞的89师,在第五军序列里,是替代正史里戴安澜200师出场的,这是支有光荣历史的部队,曾入缅远征扬我国威,不过第五军在淮海战役里的表现才是猪都不如,楚云飞没有资格责骂74军。在抗日战场,74军是中国战场上最强悍的中国军队,没有之一,所以有“抗日铁军”之称。

这份光荣是用血浇出来的,这支以浙江保安团为班底组建的部队,尽管在历次血战后,补充兵员也优先选拔流亡的浙江青年入伍,但是到了抗战胜利时,在74军里,浙江人已经寥寥无几,说明建制虽在,但里面的人,已经不知牺牲多少茬了。战后74军在整编时独占鳌头,享用一等一的王牌待遇,当之无愧,也没有什么争议。


《亮剑》中,楚云飞到底有多牛,凭什么敢骂王牌74军是“猪”?


不过整编74师在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战役中被歼,后来虽然重新组建,并在1948年又恢复了74军的番号。有人酸溜溜说重建的74军,已经不是当年的74军了。但是在1948年10月的济南战役中,74军空运到济南的八个连不足千人,跟解放军上万人的部队打了七天七夜,全员战死,并给解放军造成了重大伤亡,战斗力可见一斑。

孟良崮被歼的整编74师,也并非全灭,留在后方有三个步兵新兵补充团,一个榴弹炮营没有参战,得以幸免,后来国民党军就是以这些部队为基础,又调入一个原来的青岛守备旅,重建整编74师,到淮海战役,又恢复成74军,在战役初期,74军为救援被围的黄伯韬兵团迂回潘塘,结果和同样担负迂回任务的华野苏北兵团不期而遇,打了一场遭遇战。邱清泉担心后路被截断,立即调部队增援。华野遂放弃了迂回计划,主动后退。重新审视潘塘之战,却也成了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役中,打得最像样的一战。再下来,74军随邱清泉兵团在陈官庄被围,最后被解放军全歼。

而楚云飞89师所在的第五军,在淮海战役里,猥集一坨六神无主,进退失据,所干的事情就是不停的抱团死守,楚云飞似乎也没有什么资格去骂74军是“猪”。


《亮剑》中,楚云飞到底有多牛,凭什么敢骂王牌74军是“猪”?


而且,《亮剑》这一“名句”引用其实是不成立的,因为到解放战争后期,没有任何一个国民党部队的军级单位可以达到50000人。真正被王耀武如此怒骂的,是李仙洲临时兵团在莱芜战役被消灭的第46军、第73军两个军50000余人,该兵团另外一个军第12军担负后卫和补给线守备任务,发现情况不妙立马缩回了济南,华野未能聚歼。虽然评论不能成立,不妨碍借这个问题普及下军史。

问题中出现的两个番号貌似都是国军“五大主力”的部队,其实已经不大准确。在淮海战役打响之时,第五军骨架犹在未曾遭遇过重创,是战场上国军的“头牌”。而第74军却早已今非昔比,虽然还是中央军嫡系,但已是第一次重建后的“老坛装新醋”,战斗力和作战意志与抗战时期的第74军、整编会议之后的整编第74师有着天壤之别,已不再够资格位列五大主力,从这一点上来看,第五军还真可以瞧不起他们。

第五军最早的番号是新编第十一军,由“国军装甲兵之父”之称的徐庭瑶创建,到杜聿明任军长时经过调整下辖三个主力师:戴安澜第200师、邱清泉新编第22师和郑洞国荣誉第1师,加上军直属的战车团、炮兵团等特种兵部队,兵力确实达到过近50000人,是抗战时期重庆军委会直属的战略预备队。

1939年“昆仑关大捷”第五军参战时就是这样的作战序列。


《亮剑》中,楚云飞到底有多牛,凭什么敢骂王牌74军是“猪”?


经过两次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和所属部队变动,以荣1师为基干组建了第八军,以新22师为基干组建了新六军,到抗战胜利时第五军所辖三个师分别为第200师、第45师和第96师。1946年6月缩编为“整编第五师”,所部三个师更改番号为同数字的整编旅,与整74师、整11师、新一军、新六军并称“五大主力”。1948年整编师再次恢复为军,军长熊笑三中将,隶属于邱清泉的整编第五军(兵团级建制)。由此可以看出此时第五军组建时的老部队只剩下一个第200师。

1948年8月,在南京召开的“军事检讨会议”上决定组建正式的机动兵团,其中以整编第五军为基干建立第二兵团,下辖第五军、第12军、第70军、第74军、第100军、新编第21旅、独立骑兵旅共12万人,司令官为杜聿明中将,不久杜被调往东北,邱清泉接任兵团司令官。当年11月参加淮海战役,第100军改称第116军,其他部队继续在第二兵团指挥之下。

所以《亮剑》是源于军史高于军史的,因为重建后的第74军确实在第二兵团序列内,与楚云飞89师所属的第五军也确实是“友军”。整编第74师在张灵甫任内于1947年5月被华野基本全歼,战后以未及参战的3个新兵团和榴弹炮营为基础,调入青岛警备旅重建了整编第74师,下辖整编第51旅和整编第58旅,原副师长邱维达中将升任师长。


《亮剑》中,楚云飞到底有多牛,凭什么敢骂王牌74军是“猪”?


到1948年9月,整74师跟整5师一样恢复为军级番号,下辖第51师、第57师和第58师三个师,至多有30000余人马,所以楚云飞的牢骚不够真实。不过这个新的74军战斗力确实已经大不如昔,最后在陈官庄被围后也是很快就被全歼,军长邱维达被俘,再不是当年那个牛皮哄哄的“御林军”风范。所以被其他老牌部队鄙视是正常的,毕竟之前74军被抬的太高并且待遇太好。

《亮剑》把楚云飞的第89师设定为第五军的王牌美械师,其实只能是第200师,这个师不仅是第五军更是第二兵团的主力,在救援黄百韬的徐东作战中(《亮剑》中是赵庄战斗),第200师也着实让华野阻击部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其作战能力和意志远超其他国军部队。第200师也是杜聿明集团被围陈官庄后负隅顽抗所倚仗的头号精锐,直到1949年1月9日晚,第200师才在突围中被全歼,算是坚持到最后的第二兵团所属部队。

《亮剑》原著应该也考虑到了戴安澜将军及其老部队的抗日功绩,没有直接列出第200师的番号,而是以89师为代表。而真正的第89师出自于早期汤恩伯的第十三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先后转战东北和华北,就是没有到过华东战场,这个事也就不必较真了。但是作为第五军的头号主力师,上至师长下到官兵瞧不起重建的第74军倒是真实的。

这也是国民党部队的顽疾,互相鄙视互相拆台,关于这一层,《亮剑》倒是表达的较为准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