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吳氏太極拳吳鑑泉宗師傳太極歌訣(一)

吳氏太極拳吳鑑泉宗師傳太極歌訣(一)

預備勢:

立身中正頂頭懸,腹內松淨氣騰然,

三陽聚首於百會,氣沉丹田在關元;

太極長拳號內功,呼吸導引十四經:

吐納本是內家功,推陳佈新調元神。

吳氏太極拳吳鑑泉宗師傳太極歌訣(一)

太極拳起勢

攬雀尾分解動作第一式

兩手提起分兩儀,左右一似陰陽魚,

靜極而動開而合,松肩坐腿如捧月;

雙手合成陰陽掌,兩掌相錯拿關節,

待機而動觀變化,隨勢往來運機宜。

攬雀尾分解動作第二式

身形右轉變陰儀,松肩垂肘氣貼背,

大指對正在準頭,精神涵蓄勿暴露;

一切舉動須沉靜,呼吸平息莫緊促,

動中有靜靜復動,意隨心使氣從意。

攬雀尾分解動作第三式

松肩垂肘採捋勁,牽引對方自動起,

轉移對方失平衡,方法巧妙不費力;

取捨攻擊徐觀變,伸屈開合任自然;

擠進採退挒旋轉;八法精通能應變。

攬雀尾分解動作第四式

弓腿向前勁為擠,右轉平旋為掤挒,

動作形成胸前圈,縱橫平圓隨意轉;

上旋下旋徐進退,升降沉浮任自然,

明確太極纏絲勁,沾粘連隨不丟頂;

雖然分解為六式,得其環中而為一。

攬雀尾分解動作第五式

五式迴旋迎面掌,蓄勁待發推向前,

似發未發勁未展,發掌如矢打在面;

掤挒擠按須認清,得其環中應無窮;

這個姿式變化大,得來不覺費功夫。

攬雀尾分解動作第六式

弓腿照出迎面掌,雀尾勁義說完畢,

升降沉浮守中土,總而言之合即出;

旋轉進退與開合,身法步法須一致,

周圍面積三百六,內外大小俱為一;

外用向心包圍力,內用離心脫困圍,

主動被動互乘變,得其環中樂融融;

學者識得內外旋,上下進退具瞭然。

單鞭勢

右手作鉤是為吸,左手分掌即是呼,

目隨手勢向左轉,涵胸拔背神貫頂;

裹襠護臂尾閭正,滿身輕利頂頭懸,

立身中正氣沉靜,松肩墜肘如泰山。

提手上勢

兩手相合來抱攏,右手上旋左下按,

如若推進為擠勁,提高上旋乃上勢;

右手上旋左下按,坐身屈腿向前看,

兩付微彎氣貼背,提手上勢乃一體。

白鶴亮翅

白鶴亮翅似舒羽,內求圓活外松展,

身形扭轉向左看,兩肘彎曲氣膨滿;

左掌外轉為挒勁,此勢用途頗為廣,

內氣外勢具混圓。 身軀扭轉回正位,

兩肘下沉護頭面,勢勢顯示神安泰,

肩肘松覺腿曲彎,右臂上旋為掤勁。

更多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