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仁和麵館(情感故事)

十幾年前的深圳,和平街上新開了一家麵館。麵館不大,館內除了煮麵的灶臺,就只剩下幾張簡陋的桌凳。麵館外面的招牌上端端正正地寫著的四個大字:“仁和麵館”!

這是一個臨近天黑的傍晚,麵館內似乎有些冷清,像是很久沒有客人來過。老闆是對40來歲的中年夫婦,兩人靜靜地坐在凳子上,滿臉愁容。

“孩子過幾天就開學了,這學費可上哪湊去?”老闆娘突然來了口。

“唉……本以為開了這家麵館,日子會稍微好過些,可再好的手藝,沒有熟客,生意也是做不下去呀。”老闆一拳頭砸在了桌子上,接著又嘆了口氣。

“還有面嗎?”聲音從門外傳來。

“有!”夫妻倆聽到這聲音,啥也不顧,趕忙迎了上去,顯出了一副很久沒見到客人的興奮,“你們吃點啥?”

“能給我來碗素面嗎?”女子問到。

一碗?素面?老闆看著眼前的兩個人,以為自己聽錯了,仔細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客人。這是一個30歲左右的女子,看起來有些憔悴。她穿著一雙舊布鞋,身上的衣服像是補了一遍又一遍,頭髮有些凌亂,粗糙的手裡拉著一個約六七歲的男孩。小男孩頭髮亂糟糟的,他嚥了咽嘴裡的唾沫,期待地望著眼前這對有可能讓他填飽肚子的叔叔嬸嬸。老闆這才明白過來,確信自己剛剛沒有聽錯。

“你們這邊坐會兒,我這就給你們下面去。”說完便回去煮麵了。

一會兒妻子有些猶豫地過來蹭了他一下:“要不,咱們給他們煮兩碗吧?”顯然,老闆娘也看出了眼前這娘倆的狀況。

“不行!這樣會傷了他們自尊心的。”老闆一口回絕了妻子,但手裡卻煮了一碗比平日裡大許多的面。

凳子上的女子耐心地等著,而一旁的小男孩似乎卻坐不住了,時不時地往灶臺方向望去。

“面來了!本店新開張,活動期間送個雞蛋,歡迎以後常來,慢用。”老闆吆喝著這不熟悉的廣告,熱情地把這一大碗麵端上了桌面。

女子看到眼前這碗麵,頓了頓,似乎明白了什麼,然後忙接過老闆手中的面遞到小男孩面前:“大壯,快謝謝叔叔。”

“謝謝叔叔!”男孩說完馬上用筷子把面往嘴裡塞,像是遲一秒碗裡的面就會跑掉一樣。

吃著吃著,男孩抬頭看了一眼身旁的媽媽,發現母親眼框有些溼潤。

“媽媽,你怎麼哭了,你是不是也餓了,快吃麵。”說完把面遞了過去。

“大壯先吃,媽媽不是餓了,是眼裡不小心進沙子了。”女子說完便望向了那對給自己做了這碗“特殊的面”的夫妻。

不一會兒,兩人便吃把這一大碗麵吃完了,女子結賬後帶著男孩準備往外走。剛走到門口,女子突然停住了腳步,轉身回過頭,望著麵館夫婦,似乎想說些什麼:“……”

“媽媽,快走啦。”小男孩拖拉著女子便出了門,一會兒就消失在了麵館夫婦倆的視線裡。

第二天還是這個點,這母子倆又來到了麵館,點的還是前一天吃的“最便宜的面”。麵館夫婦也同樣熱情洋溢得接待著面前這兩位特殊的客人。

母子倆正一邊吃著面一邊閒談著,老闆娘也因為客人很少,所以坐在一旁的凳子上聽她們聊天。

“媽媽,你說爸爸出去賺錢那麼久了,怎麼還不回來?”男孩有些埋怨地問母親,也不知是過怕了眼前的苦日子,想讓賺了錢的父親回來,還是想重溫失去的父愛。

女子也不記得自己跟孩子回答過多少次這個問題了,但她仍然耐心地跟男孩說:“大壯呀,媽媽不是跟你說過嗎?爸爸工作太忙了,等你長大了他就回來了。”這個理由很牽強,但女子也實在想不到什麼更好的理由來回答眼前這個孩子了。

“每次您都這麼說。”男孩顯得有些委屈。

母子倆吃完麵又離開了麵館。

第三天,麵館夫妻倆沒有看見那對母子了。第四天,第五天……她們還是沒有來吃麵。過了好些日子,夫妻倆都快忘了有這麼兩個人來過店裡了。麵館的生意一如既往的慘淡,每天只能勉強維持生計,孩子的學費也是從親戚那借的。

這天,老闆娘正在賣力地收拾餐桌的,遠處看到一片黑壓壓的人群走了過來。

“老闆!給我來碗陽春麵!”其中一個人坐到了凳子上。

“我們這來兩碗牛肉麵!”另外一邊也叫上了。

“老闆過來一下,點餐了!”

……

“稍等一下,馬上就來!”麵館夫婦被眼前的這一幕驚呆了,她哪裡見過這麼多客人,現在真是有點忙不過來呀!

“大哥大嫂,我來給你們搭把手吧。”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聲音傳來。抬頭一看,這不是前幾天帶著孩子在自家麵館裡吃麵的女子嗎。三人一邊忙著,一邊聊著。

“這些人是你叫過來的吧?”老闆問道。

女子點點頭:“我們是農村來的,孩子他爸幾年前在外面出車禍不在了,肇事司機也跑了。我們娘倆沒別的親人了,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本想出來打工賺錢,反而被騙子把身上的錢都騙光了。前些日子覺得實在太難熬,本來有帶著孩子輕生的念頭。可是那天在您這吃麵,我感覺世上好心人還是很多的,讓我對生活又充滿了希望!謝謝你們!”女子說著說著眼眶又紅了,“前幾天我在附近的工廠找到了工作,跟工友們熟悉之後,就把他們領了過來,你們家面那麼好吃,他們肯定會喜歡的。”

夫妻倆聽完便笑了,想不到自己無意間的舉動,還獲得了回報。

“老闆,結賬!”幾個客人吃飽了,付了錢,臨走前說到:“你們家的面果然不錯,以前怎麼沒發現還有家這麼好吃的麵館,小麗每天都在廠裡誇呢,以後我們一定常來。”

老闆樂呵呵地送走了客人。

從那以後,小麗母子過上了安穩的日子。“仁和麵館”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好,越做越大,聽說後來還開了幾家分店。“仁和麵館”這四個大字在街上顯得格外亮眼。

是小麗救活了麵館?不!是麵館夫妻救活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