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要知詢農業專家,象怎樣的高溫天氣,大地的西紅柿與豆角是否天天澆水?

手機用戶宇宙浩海星空無限


蔬菜是否需要澆水我們都是看植株長勢,不看溫度高低,溫度高了,土壤水分蒸發的快植株蒸騰也快澆水頻次多一些,溫度低了澆水頻次就少一些。

一、那麼在蔬菜的生長過程中如何根據植株長勢判斷是否需要澆水呢

1、觀察植株的生長點中午是否萎蔫,如果中午不萎蔫可以不澆水,中午萎蔫但是下午能夠恢復說明不太缺水,苗期為了蹲苗可以不澆水,中午萎蔫但是下午恢復不了,一定要澆水,證明植株已經很缺水了。

2、清晨出太陽之前葉片吐水,說明植株不缺水。

3、澆地時常說的土壤“見幹見溼”和“不幹不澆”是兩個概念,前者澆水要多一點,後者主要是指果菜或者瓜菜為了苗期控長而說的。

二、一般來說露地番茄和豆角是這麼澆水的

1、番茄:露地番茄定植一般都在穀雨前後,定植後澆透水,之後在第一穗果長到核桃大小以前不澆水。第一穗果坐住後番茄進入花果期,這個時期每次澆水要小,次數可以多一點,土壤不能忽幹忽溼,防治落花落果。第一穗果採收後番茄進入結果盛期,為了給番茄膨大提供足夠的水分,土壤見幹見溼,可以澆水大一些,不能忽幹忽溼,否則裂果會很嚴重。

2、豆角:清明前後種瓜點豆,點播的豆角一定要控制營養生長,豆角播種後澆大水,之後要控制生長少澆水,在結莢前幾天,可以澆次透水,豆角是澆豆不澆莢,盛花期一般不澆水,否則落花很嚴重,中下部都坐莢後再澆一水,促進豆角生長,之後見幹就澆水,這樣就可以了。

以上是我的觀點,種植蔬菜是不用天天澆的,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種菜姑娘


沒有必要天天澆水,只要土壤中的水能夠滿足蔬菜生長髮育就可以了。如果天天澆水,一是容易導致土壤水分過多而造成蔬菜漚根,影響蔬菜的生長;二是由於灌溉水的深層滲漏,會帶走根層的養分,導致水肥浪費,還會增加地下水硝酸鹽汙染的風險。

怎樣才能合理澆水,促進作物生長?俗話說的好“看天看地看作物”。一是根據天氣狀況澆水,夏季如果雨水較多、空氣溼度較大,應少灌,同時要防澇排漬;若雨水少、天氣乾燥,在土壤不產生積水的情況下,適當增加灌水次數和灌水量,能降低地溫,促進作物生長。二是看土壤墒情,一般取250px深的土,手抓成團,齊腰放下落地散開說明土壤水分適宜,不需要澆水;土壤抓不成團,說明土壤缺水,應該及時澆水;抓得出水,落地不散,說明土壤水分過多,不需要灌溉。三是看作物,要根據作物生育期和田間狀態決定是否灌溉。以西紅柿為例,一般幼苗期生長較快,為培育壯苗,避免徒長和病害發生,應適當控制水分,土壤相當含水量在60~70%為宜。第一花序座住果前,土壤水分過多易引起植株徒長,造成落花落果。第一花序座果後,果實和枝葉同時迅速生長,至盛果期都需要較多的水分,應經常灌溉,以保證水分供應。在整個結果期,水分應均衡供應,始終保持土壤相對含水量60~80%,如果水分過多會阻礙根系的呼吸及其他代謝活動,嚴重時會爛根死秧,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則果實膨大慢,產量低。在此期間,還應避免土壤忽幹忽溼,特別是土壤乾旱後又遇大水,容易發生大量落果或裂果,也易引起臍腐病。


首都農業人


看作物長勢,筆者認為沒有必要天天澆水,但如果西紅柿和豆角初現了缺水的症狀應該及時補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