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四川一个边远县,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地人最欢迎安徽人

在今天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有一个叫松潘的县,这是一个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的地方,扼西南走廊咽喉要冲,是藏区进入内地的桥头堡,也可以成为四川西边门户。清修《四川通志》中说松潘是“《禹贡》梁州之域,周氐羌地”。

古代的松潘隶属于古蜀国,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张仪、司马错灭巴、蜀。秦国在今天松潘县的位置设立湔氐县,这是松潘地区设县之始,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作为战略要地,从秦汉至于隋唐,中原王朝在松潘一直驻扎重兵。

四川一个边远县,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地人最欢迎安徽人

秦灭巴蜀

唐贞观时期,唐廷在此设立松州都督府,羁縻二十五州,其后所辖多至百余州。后来,随着唐朝在西南地区势力收缩,松潘地区渐为吐蕃蚕食。唐代宗广德初年,松潘地区完全被吐蕃控制,这对松潘地区日后民族构成有很大影响。吐蕃势力的崛起,就是因为天宝十五载的“安史之乱”,不仅是西南地区,西北陇西、河西地区也尽为吐蕃所占。

从唐朝晚期到元朝,松潘都没有被中原王朝直接控制。元朝时期,松潘内附,隶属吐蕃等处宣慰司,但是这种控制依然是松散的。众所周知,松潘地区在历代王朝的边防战略中都占据着重要位置,“吐蕃为患,自古己然。故自唐及宋,多重蜀帅,为是故也。”

四川一个边远县,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地人最欢迎安徽人

唐VS吐蕃

正因为松潘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毗连边塞,据岷江上游,北望河湟,南通文灌,广袤数千里”。明朝人分析松潘在军事地理上的意义:

川之形势,北有剑门不足恃,而虑在松潘。······设为羌戎所截,则叠溪以南,如建瓴而下,直抵茂州,无难是诚限外隐穽耳。

如果松潘出问题,异族入寇,直攻四川,门户洞开而不堪设想。

四川一个边远县,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地人最欢迎安徽人

唐军

明朝初年,在平定西南的战争过程中,就开始考虑西南边疆地区的经营。洪武七年(1374年),明廷即在川北平武、江油一带设置龙州宣慰司,以土官薛文胜为知州,管辖松潘地区。然而事与愿违,归服未久的松潘番众在一段时间内又“屡为入寇,扰我边民”。

原本,朱元璋并不想对松潘用兵,因为“松潘僻在万山,接西羌之境,朕岂欲穷兵远讨”。但现在看来,真是不打不行了。洪武十二年正月,朱元璋派遣平羌将军御史大夫丁玉率军队大规模征讨松潘,并最终平定其地,在此设立松潘卫。

四川一个边远县,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地人最欢迎安徽人

唐与吐蕃战争

《明经世文编》有一篇《为急处重边以安全蜀疏》对松潘设卫的历史做了追述:

国初于群番之中,取古松州而城之,置兵设卫曰松潘军民指挥使司。以控制群番,而离其交合,以伐其内寇之谋,以为我全蜀之蔽,诚得古御戎之上策也。

松潘战略地位确实重要,但自然环境也真恶劣,屯军军粮供应就是难题,所以这个松潘卫设置不久,有废置了一段时间。洪武十三年,指挥耿忠经略其地,上书“奏言松州为番蜀要害地,不可罢”,明廷方“命复置”。

四川一个边远县,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地人最欢迎安徽人

松州古城

明朝政府在松潘地区修筑了坚固的城池,关堡和墩台共八十七处,戍守官军共一万一千六百八十四员名。明廷在松潘置卫之后,“乃内修屯务,外辑羌戎,······,番众相安者垂四十余年”。四十余年后,松潘一带虽然也发生过一些叛乱,但由于明廷重兵在此,骚乱始终没有变成汉唐时代的入寇。可以说,明王朝在松潘地区的经营是成功的。

十年前,即是2008年的那场汶川大地震中,松潘县也是重灾区之一。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对口支援松潘县的正是安徽省。安徽省共投入援建资金21.3亿元,先后派出三万名建设者赶赴松潘,用三年时间,在三千米雪域高原上建成了三百多个项目,在一片废墟上,帮助松潘人民重建家园。如今,松潘将每年5月10日定为“安徽日”以此表达对安徽人民的感激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