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8%

提到经济危机,人们总是很容易想到经济周期。从目前已被广泛接受的诸多理论来看,经济周期的确存在,它也的确与经济危机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有关经济周期的讨论,很多时候与“10周年”分不开。稍详细了解有关经济周期的理论会发现,“经济危机总是10年爆发一回”的说法并不准确。我们之所以热衷于“10周年”的说法,或许与朱格拉周期理论(一个周期10周年左右)不可分割,或许只是因为我们比较青睐“5”“10”等这些具有节点意义的数字。

如今,距离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大爆发已10周年,广泛的贸易冲突与普遍的经济基础面缓慢增长同时存在,战争与和平也同时存在,危机会再次“大驾光临”吗?

经济危机也有“级别”

“经济危机的概念是马克思提出来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发展会周期性地爆发社会经济大混乱,基本特征就是生产相对过剩,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能力巨大增长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它不是说商品太多,而是购买力不足。比如资本家为了保证牛奶价格,宁愿将其倒入河流,就是这种理论的表现。”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珏教授这样对《经济》记者分析。“而我们常说的经济危机,实际上有国别性、地区性和世界性三种,程度有别。”

世界上最早的经济危机爆发于1825年的英国。当时,英国正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机器设备和工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各方面经历高速增长后产生了危机。

1829年,美国时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认为第二合众国银行的信贷问题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为摆脱该银行对本国经济的严格控制,杰克逊决定关闭第二合众国银行,将政府存款从其中撤出,危机就此产生。

“我们可以看到,早期工业化程度不同的时候,各国爆发经济危机的时间不同,大家基本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这就是国别经济危机。”林珏如此解释。

1857年,欧洲主要国家同步爆发经济危机。1850年开始,世界贸易急剧扩大,19世纪50年代,世界贸易年平均增长额比前20年提高了两倍。机械工业、运输业革命等,不断促进全球市场扩大,商品生产过剩,危机从美国开始先后传导至英国、法国、普鲁士(此时德国尚未统一)等。此次危机脱离了国别性,属于地区经济危机。

1929年,一场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悄然来临。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看似繁荣,实则危机重重。1929年10月,华尔街股票市场急转直下,股价狂跌,人们疯狂抛售,美国股市崩溃,引发经济危机。1930年,严重依赖美国资本的德国也发生了危机,英国、日本、法国紧随其后。大众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工厂死气沉沉。这场危机直到1933年才逐渐消退。

林珏指出:“1929-1933年大危机的深刻性、广泛性和持久性前所未有,代价惨重。西方学者普遍接受经济周期理论,并认为经济波动很正常。问题在于,1929年以前,大家都觉得经济危机持续一年就算时间长的,但此次危机肆虐了4年,多国信用制度坍塌的影响甚至波及了很多殖民地。这场危机之后,凯恩斯主义开始盛行。”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指出就业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有效需求的不足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有效需求又分为两部分: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

有效需求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资本边际效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流动偏好(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的心理因素,决定了货币需求)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

简而言之,当人们收入上升,消费倾向会下降。比如,月收入1000美元,日常开支后毫无剩余;月收入2000美元,储蓄500美元;月收入5000美元,储蓄2000美元。消费比例在下降,消费需求可能因此不足。

投资需求由资本价格和资产价格决定,当后者价格较高,考虑到利润,资本家就不乐意投资;如果资本家对未来的预期不太好,他们也不乐意投资。另外,当利率较高,收益相对减少,投资也因此减少。因此,在危机情况下,银行为了保住存款,会尽量提高利率,投资需求将出现不足。当私人不愿投资时,政府就要出面。

可以发现,2008年危机爆发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实践凯恩斯主义:政府大手笔投资,促进就业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政府通过“放水”(印钞,增加流动性)的措施提振金融市场。

“金融大爆炸”是原因也是手段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提高市场流动性,不同地区的很多国家都开始主动向市场“输血”,不断注入流动性,尽力缓解危机带来的破坏。这种做法还要从1973年的石油危机说起。

1973年,中东国家对西方宣布石油禁运,导致后者出现经济萧条。期间,一些石油贸易商以个人身份从中东国家购买石油,再倒卖到西方市场,从而创建了国际石油现货市场,缓解了西方国家的危机。

“可以说,市场机制对克服经济危机发挥了作用。这时正赶上美元与黄金脱钩,现货石油刚好成为新的炒作目标。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石油期货市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式衍生金融产品不断出现。要容纳这些产品,需要创造更多的新市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这样告诉《经济》记者。

1986年,撒切尔政府领导伦敦金融业实施政策变革,被称为“金融大爆炸”(Financial Big Bang),彻底拆除了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障碍。此项改革产生了两个重大结果。

其一,为以后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模式:政府印钞给交易商,创建新市场去容纳新钞票。很显然,实体经济市场非一朝一夕可以建立,金融衍生品市场则相对容易很多。

其二,上述模式长期积累,到2007年的时候,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高达600万亿美元,是全球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的10倍。

“海量的钞票终于引发了金融海啸,实体经济无力支撑,进而导致大崩溃。金融市场的过度膨胀已经造成一个事实:经济危机发生时,如果我们什么也不做,市场不能克服危机,后者还可能不断扩大;如果我们采取干预措施,市场能在一段时间内走出危机,但这些措施会继续在金融市场的风险上加码。”贾晋京如此强调。

他认为,任何干预措施不过是“转换了危机形式或者转变了危机的空间、或者推迟了危机的爆发时间”。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2008年危机之后,各国政府还是为预防危机做出了很多“治标不治本”的努力。

人们习惯性将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发展比喻为“雪崩”。实际上,二者的确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当山坡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承受的重力拉引时,会向下滑动,带动大量雪体崩塌,这就是“雪崩”。预防雪崩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在山体上建立间隔等距的防护墙,在雪体崩塌时扩散能量,阻止雪球越滚越大。

金融危机的防范和化解工作之一就是建立金融防护网。该机制本身不能切断危机发生的源头,毕竟金融衍生品没有减少,该市场也没有缩减,只是增长的速度慢了下来。但是,它可以通过识别风险、阻断关联来预防下述情况:当一个地方发生危机时,诸多风险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串联起来,全部倒掉。这是“治标”的部分。

“治本”在于实体经济。全球实体经济缓慢恢复并增长,这是各国共识;想要它追赶金融市场的步伐,非常困难。既然危机不可避免,下一次,会从哪里开始呢?

美国:还在寻找新的增长点

2008年危机以来,对于下一个风险点的预测,说法很多,成真的没有。各国政府采取的预防机制不间断发挥作用。要说潜在威胁,似乎没有一个地区完全脱离了风险。

美国股市疯狂上涨,屡创新高,但市场上公司的实际销售率(支撑实体经济的部分)长期没有得到增长。欧洲的金融状况一直在恶化,尤其是债市。“债务最终由工作中的年轻人承担。从欧洲目前的就业结构和年轻人的失业率来看,这种负担非常重。”贾晋京这样评价。在亚洲,抛开一些陷入战乱的国家不说,某些新兴市场同样面临债务高企、政策不稳的问题。

尽管如此,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潘锐仍认为,美国应该不会是下一个风险点。

“研究美国经济发现,它有一个自我循环、并不固定时间的周期,即美国经济每次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就会出现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当这种好处将要耗尽的时候,瓶颈凸显,潜在问题才会集中爆发。比如,20世纪90年代,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是信息化以及互联网的高速进步,1993年,美国迎来了互联网经济。随后,瓶颈出现,经济增长下降,内部市场出现调整。几年后,新的动力被挖掘,就是‘次贷’。”潘锐这样对《经济》记者分析。

“次贷”是次级抵押贷款的简称,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当时,包括银行在内的很多美国金融机构将次贷资产打包,经过第三方机构评级,拿到国际市场售卖。当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贷款,房贷机构就遭受损失甚至破产,导致次贷危机爆发,进而引起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

潘锐指出,2008年以后,美国经济进行了严格、深刻的反省。当前的很多数据都说明,该国还处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阶段,衰退或者危机暂时应该不会出现。

曾经,不少中国学者认为,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或新能源可能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在任期间大力发展新能源),但特朗普上台后很快取消了奥巴马的《清洁能源计划》和《气候行动方案》,故导致前述预测落空。

新兴市场要小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经济室主任罗振兴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也认为,美国和欧洲都刚刚走出危机不太久,经济指标比较健康;日本相对差一些,但因为发达经济体在2008年的危机中遭受较大冲击,这些国家吸取的经验教训也更多。

“新兴经济体的风险反倒更高。关于经济危机,有这样一个理论:越是接近经济萧条的时候,信贷资金越容易流向高风险企业。通常,银行更乐意把贷款给效益好的企业,经济不好,收益不好的企业就不太容易获得贷款。因此,反常的资金流动可以看作是一种危险信号。今年4月1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指出信贷资金向高风险企业倾斜的数据,已经非常接近2008年危机发生前的表现。”罗振兴如此分析。

他表示,前述风险目前仍在上涨。因此,新兴经济体比美国更容易成为下一场危机的引爆点。

当然,发达经济体的风险点也不少,上世纪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导致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脱离现象日益明显。货币越来越多,促进实体经济投资的比例却没有增长。另外,全球房地产市场再次出现共振现象。近期,40多个地区和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同时上涨,相关指标也已超过2007年的表现。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凤英则表示:“我们都知道地震讲究震源和震级,然后才是破坏性。谈到世界经济危机,可能引发它的一定是大的经济体,大到能够影响世界。我们现在谈论攻坚战,排第一的就是金融,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什么?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企业债、地方债都可能成为震源。”

因此,中国一定要守住风险,不让危机有发生的机会,小的波动和调整完全可以内部解决,这样才不至于大范围引爆危机。

当前,中美贸易冲突是非常受关注的话题,有意思的是,接受《经济》记者采访的全部学者,都不认为它会成为引爆危机的因素。中美之间贸易额较高,但加征关税的额度投射到财政上,并不会造成巨大影响。外界看到了双方贸易战升级的可能,但大家也认识到,特朗普政府更多将此作为开启中美谈判的工具。此外,两国制度上的冲突需要较长时间才会真正在经济层面有所体现。

不过,陈凤英仍然强调,中国需要更加谨慎地处理中美贸易摩擦。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机会,实际上是从2008年才逐渐获得的。每个国家都在坚持自己的制度,因此,中国更要坚持。同时,中国也要坚守改革开放的成果。舆论是舆论,舆论不能引导决策,这点需要谨记。中国需要自控性质的反击,我们不是日本,但我们也要将战略布局放在改革开放中去做。如果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冲突极度恶化,也不是不可能发展到金融乃至整个经济领域。”陈凤英说。

经济周期相关理论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简称“康波周期”),是考察资本主义经济中,历时50年-60年的周期性波动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可能存在3个波长:

1.从1789年到1849年,上升部分为25年,下降部分35年,共60年;

2.从1849年到1896年,上升为24年,下降为23年,共47年;

3.从1896年起,上升24年,1920年以后是下降趋势。全过程为140年。

库兹涅茨周期,也称“库兹涅兹周期”“建筑周期”。该理论认为,现代经济体系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存在一种持续、不可逆转的变动,即“长期运动”。该理论提出了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长度从15-25年不等、平均长度为20年的经济周期理论。

朱格拉周期,以国民收入、失业率和大多数经济部门的生产、利润和价格的波动为标志加以划分,认为存在危机或恐慌并非一种独立现象,而是社会经济运动中的三个阶段之一,即繁荣、危机与萧条。三个阶段反复出现形成周期,一般为期10年左右。有趣的是,很多人认为朱格拉周期与中国股市契合度很高。

基钦周期,也叫库存周期,一种为期2-4年的经济周期理论。其根据美国和英国在1890年到1922年间的利率、物价、生产和就业等统计资料,从厂商生产过多时就会形成存货从而减少生产的现象出发,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循环存在一种平均长度为40个月的波动。三个基钦周期构成一个朱格拉周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