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厦门是否是最被高估的城市?

上游说


厦门到底是不是高估了,要看从哪方面?倒不是说厦门的旅游被高估了,而是厦门的游客增多了,人多了就没有原来的文艺范了,想象一下安静的海边突然出现了几万人,再好的风景也是破坏了。

厦门是一个让人想起就感觉很美好的城市,但是这几年游客量增大,就连被冠以最文艺的曾厝安都变了味道,物价随着房租在上涨,本来十元钱的奶茶,现在都变成二十块钱了,心里落差会非常大,以前漫步厦门街头,总会感觉到清新自然,现在的路上都是车水马龙,让你的心情变得糟糕。

其实厦门还有很多免费又好玩的地方。1.南普陀寺就在厦大南门旁边,乘公交在厦大西村或者厦大南门站下都可以。2.想看到厦门美景的话建议爬上五老峰,在山中有观景台,在山顶可以进入万石植物园。3.美食:南普陀寺有著名的素菜馆,可以品尝这里的素斋,寺中还有专门的商店,可以购买到南普陀素饼,素饼是厦门著名特产,有甜、咸等各种口味。


来厦门的小伙伴最好淡季来,淡季来厦门你会爱上它,但是旺季来厦门,相信你会感觉很失望。


旅行者的季忆


厦门是否被高估,这要看从那个方面来看,房价,绝对不高估,中国就那么几个海岛城市,厦门岛就那么大,很多人都想来厦门定居,不高才怪。厦门旅游,更多的吸引小资们的情调,见仁见智。从我八十年代第一次到厦门,市容市貌十分让人失望,这就是特区?和当地人不多的几次接触,蒙蒙骗骗十分普遍,让我差异,后来一想就释怀了,是我自己把厦门和闽南人隔离了。前几年又去了一次,带家人专门去旅游,鼓浪屿少了以前的宁静,海滨风光在中国排不上号,留下的印象更多是变着花样的各种购物。其实各种所谓的厦门特产,八十年代一样没见过。

说到发展潜力,传统产业肯定不会追上泉州,综合发展前途和人文不如福州,福州必然会发展成为福建的中心城市。随着平潭岛跨海大桥通车和高铁开到平潭,厦门各方面都将遇到强劲的对手,毕竟平潭的海岛风光更诱人。不过泉州再怎么发展,也不会成为闽南的中心,人的文化和素质决定一个城市的前途,厦门要强修内功,成为闽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中国有名的旅游城市也不错。


狮子滚球


厦门绝对被高估。

背景:我大姨子一家在厦门。和我同一年大学毕业起点一样。

现状对比:夫妻两一起工作,一套房一小孩一车,经济压力还很大。而我家就我一人工作(太太全职在家,父母在农村老家也要我养)两房两孩一车。我每年可以全家长途旅游2次带上老人。总之,收入差异太大。


一一21060655


去年吧,我去厦门玩,先后去了厦门大学,还有那边附近的沙滩,胡里山炮台,鼓浪屿,唯一不爽的就是沙滩边好多垃圾,最可怕的边上还有一条死猪散发着恶臭,顿时游玩的心都没有。


生命不止折腾不止


谁估?估的什么情况?

在武汉待过7年,城市很大,人口很多,经济蓬勃,交通发达。18年武汉参加工作登记失业参保人数也没比厦门多几万,同是计划单列市的青岛、宁波比厦门少。18年厦门世界500强企业3家,建发、国贸、象屿。这些不代表什么,只是说明城市经济还是有一定可取之处的。

房价、户籍是厦门这个城市最大槽点。

户籍:高校毕业生直接落户,中专以上学历参加过技能资格培训的可以直接落户,中专都没上过的居住满五年。有门槛,门槛也高不到哪里去。

住房:有户籍夫妻两人家庭资产不超过40万可以申请廉租房,一房一厅400元每月(租金根据收入在廉租房租金再补贴40%以上)。没房子的家庭(未婚的满35周岁)可以买保障性商品房(地铁沿线1.3万左右,70平方首付二十几万)。别说申请不上,申请的家庭比提供的住房少,供过于求。厦门房价是全国第四,商品房那是经济行为,也是政府收入的来源,赚的是有钱人的钱。现商品房可售面积100多万平,待售加待建面积500万平以上,面积不多不少,可售的金额都大几百亿,如果卖不出去,开发商早就不拍地了,有需求,必然有供给。

好的社会,是给人生存的环境,发家致富是需要努力和机缘。

城市,不是GDP,是文明。

(附晚上散步夜景、商场停车记车位时的停车场环境、沟通训练场地时的蓝天,上班途中见到义务捡垃圾的小学生、礼让了很久行人的前车。)








明心成佛


我在厦门办企多年,十分关注厦门经济,简单分析几句。就厦门目前的发展,以及对未来的预估,我个人认为厦门值得被高估。 近日厦门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得知,今年1-9月,厦门市GDP增长8.1%,同比大幅提高0.5个百分点,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同时,在6月8日下午,厦门松下电工控制装置有限公司宣告成立,该公司是由日本松下电工株式会社和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至此,已有30家世界500强企业正式落户厦门。 作为在厦门办企业多年的我,对于厦门的变化印象深刻。厦门在发展过程中,先后获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厦门已成为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厦门市全面提升改善营商环境,培育壮大了本地一批总部企业,吸引了一批实力总部企业落户。总部经济的加快发展,为厦门的“高颜值、高素质”提供了重要支撑。

企业的发展,让企业愿意来,来了之后落得下,又能更好地发展,这就是厦门一直以来追求的营商生态环境。在金融服务保障方面,厦门市从健全招商项目金融服务协调机制、优化新引进招商项目金融服务等之类的措施,厦门对企业的诚意还是很大的。从厦门生态来说,有不少人因为北上广的生态环境,选择来到厦门,优势可见一斑。

说的生硬,抛砖引玉吧,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讨论。


Just奔跑向前


大家都知道厦门是我国的特区城市,也是全国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厦门的总体情况并不太理想,因此很多人都说厦门是一个被高估的城市,对这点我并不太认同。

虽然从整体来说厦门跟一些城市确实没法相比,但是厦门也有自己的优势和亮点,我们通过对比一些数据就知道。

1、跟特区城市相比。

目前我国总共有5个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还有海南。在这5个特区当中,深圳是一枝独秀,其他4个特区发展都不温不火,跟深圳比,厦门肯定是差了好几个等级的。

即便跟珠海比,厦门也未必比得过,虽然厦门的总体GDP比珠海高,但是人均GDP等其他人均数据却比不过珠海。比如2018年珠海的人均GDP是168007.25元,排在全国第六,而厦门的人均GDP只有12万左右,排在全国24位,人均GDP要比下深圳跟珠海差很多。

但是跟汕头还有海南岛比,厦门明显要比这两个特区好很多。

2、跟其他计划单列市比

目前我国有5个计划单列市,分别是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和深圳。在这5个计划单列市当中,厦门跟其他4个城市的差距是比较大的,很多指标都排在5个计划单列市的最后。

比如2018年5个计划单列市的GDP分别是深圳24221.98亿元,青岛12001.52亿元,宁波10745.5亿元,大连7668.5亿元,厦门4791.41亿元。

2018年5个计划单列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是深圳3535亿元,宁波1379亿元,青岛1231亿元,厦门745亿元,大连718亿元。厦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稍微比大连多出了一点,但跟深圳,青岛,宁波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截至2018年5个计划单列市的上市公司分别是深圳380个,宁波71个,厦门58个,青岛34个,大连34个。在上市公司方面,厦门相对于青岛和大连来说要更强一些。

2018年五个计划单列市出口贸易总额分别是深圳16270亿元,宁波5550亿元,大连4763亿元,厦门3338亿元,青岛3167亿元。厦门在GDP只相当于青岛的40%的基础上,出口贸易能够比青岛多出200亿左右,说明厦门还是有一定的实力的。

除了上面我们所提到的这些指标之外,目前厦门在高校数量,高新企业数量等方面做得也比较好。

3、跟省内兄弟城市比。

说到福建省哪个城市最著名,我相信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的是厦门,厦门名声在外,但在福建省内,厦门的经济实力却比不过泉州和福州。

比如下图是2018年福建省各城市GDP排名情况,泉州市以8467.67亿元排在第1位,福州以7856.81亿元排名在第2位,而厦门的GDP只有4791.41亿元,比福州差了3100亿左右。

虽然厦门的GDP总量比不了泉州和福州,但是其人均GDP却是目前福建省最高的一个城市。

通过对比以上各项数据之后,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厦门在很多经济指标的规模上都比不了同类城市或者省内城市,因此很多人都一直认为厦门是一个被高估的城市,但我觉得这是占不住脚跟的。

厦门很多经济指标规模之所以比不上其他城市,是因为厦门面积太小了,厦门的面积只有1700平方公里左右,是5个计划单列市当中面积最小的,也是5个经济特区当中面积最小的。

在这么小的辖区面积内,想要创造很大的经济产值,我觉得不太现实,因此要衡量厦门到底有没有被高估,我觉得从地均产值来看会更合理一些。

如果按照2018年厦门GDP4763亿元来计算,那么每平方公里的GDP产值就达2.8亿左右,这个地均GDP要远超过青岛的1.06亿元,宁波的1.09亿元,大连的0.58亿元。即便跟省内的泉州和福州相比,厦门的地均GDP也处于大幅领先的地位,比如2018年泉州的地均GDP只有0.77亿元,福州的地均GDP只有0.65亿元。

当我们了解到厦门是一个面积很小的城市,却能创造出4700多亿的GDP,而且有50多家上市公司,还有三家世界500强公司之后,大家就会发现,厦门其实并不是像大家所说的那样被高估了。虽然跟深圳相比,厦门确实很多地方都处于落后的位置,但跟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厦门的发展还算是中规中矩的,并没有被高估。


贷款教授


不同意见:我认为被严重低估了!第一,厦门的人才储备相当有厚度,全省就这么一个厦门大学(华侨 福大 集美),学生分三六九等,一等人才跑去北上广深,留下的都是中不溜下的,他们的成长可塑性非常高。第二,未来完全可以去做中国迪拜,填海造楼,所以海上房地产业会是个发展趋势。请问下,你们谁有能力填海玩。第三,厦门的支柱产业很多元化,制造、旅游、服务、餐饮啥的,哪个都不缺(强)。就连Dell这个所谓巨头都待不下去了,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想做什么都行,有胆你就来。第四,也是我最看好的一点……诶,怎么一时想不起了


GILBERT张先生



头条上有一个问答挺火的,就是:厦门被高估了吗?很多网友热议,看了那些评论也引发我的思考,不少人认为厦门被高估了,他们认为厦门房价高,收入低,严重高估。事实上又是如何呢?

估值是对未来的判断,发展前景好,自然估值就高。比如独角兽企业,有的还是处于亏损状态,依然是价格很高。厦门确实估值比较高。据统计,2017年厦门商品房销售均价为43000元/平方米,高居全国第四位,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厦门的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与北京上海深圳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工资水平也差距不小,排在厦门后面还有广州杭州南京等明星城市,据此有人认为厦门被高估了。这里的高估更多是从土地价值来说的,他们认为厦门的地价过高。

估值是市场行为,是市场主体选择的结果。厦门能有这么高的估值,肯定有其内在逻辑。

从发展质量来看,厦门在全国还是处于领先水平。厦门经济规模在城市排名位列全国城市第49位,这与厦门城市人口规模小,建设用地少息息相关。从人均来看,厦门大概位居20位左右。如果从地均GDP来看,厦门则位居全国第4位左右,深圳,上海,北京的地均比厦门高,杭州,宁波,南京与厦门差距不小。

从发展前景来看,厦门作为特区,对台战略支点城市,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在国家战略占据重要位置,也获得国家比较多的战略支持。

从产业发展来看,厦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摆脱对重化工业依托,更多的往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升级发展,平板显示,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获得快速发展,航运物流不错,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厦门金融业发达,人均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24.7万元。产业升级总体效果还是不错的。

从土地供需来看,从土地供给来看,厦门土地面积小,全市面积虽然1699平方公里,真正可用建设用地600多平方公里,这是因为厦门有不少山地,这些地无法作为建设用地。从土地需求来看,厦门作为福建省内最为宜居城市,省内对厦门商品房供给旺盛,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在这种供需矛盾下,房价自然水涨船高。

因此,我们认为厦门估值总体还是比较合理,符合市场预期。

高房价固然对低端产业产生挤压效应,但同时也逼迫厦门产业加快高端化发展。当然高地价也会引起经营成本增加,从而对企业经营产生不利影响,这些需要在发展中找到解决之道。

对于商品房价格还是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可以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确保中低收入群体居者有其屋。同时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让真正努力奋斗的人才有机会提高收入水平,住上更为宽敞的商品房,这样也能激励人们努力工作,促进经济发展。


WEARE九牧


我三月份第一次去了夏门旅游五天,没去厦门前,对厦门充满着憧憬,这次旅游可能看到的有些以偏盖全,但厦门在我心中的形象与过去的憧憬己大打折扣。一是市容只可远看,不可近瞧。放远一望,南国风光,美不胜收。低头近瞧,环境卫生差强人意;二是,文明程度不高。街道行人车辆感觉杂乱无序,南普陀寺附近高残乞讨人员让人目不忍睹……;第三,做为旅游城市,管理有缺陷,在保税区(不知是否真保税区)买的东西有瑕疵,买回家的与现场看的差别大。不能说厦门被高估,但我看后与看前心理上有满大落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