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一笑傾國的薄命紅顏“褒姒”

一笑傾國的薄命紅顏“褒姒”

同樣的傾國傾城,同樣的身不由己,西施、昭君、貂蟬、玉環被捧為中華“四大美女”,而妺喜、妲己、褒姒、驪姬卻被貶為“四大妖姬”。難怪人們都說: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菇娘。

一笑傾國的薄命紅顏“褒姒”

四大美女:西施 貂蟬 玉環 昭君

是的,為了讓歷史更好看,不妨按劇情需要,把“劇”中人改頭換面,喬裝打扮。如果真的是舞臺戲劇,大家在觀看時情不自禁地熱烈鼓掌,為編劇的巧妙拍案叫絕。但是,歷史終歸是歷史,裡面承載的是我們祖先的真人真事,我們更願意撥開迷霧,看到真相。

《紅樓夢》裡有一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真假假,誰能分辨?然而越是如此,越顯得真相的可貴。

西周末年,有一個叫“古褒”的諸侯國,被周幽王派兵一頓胖揍,沒辦法,為了族人的生存,全民海選出一位絕世佳人進獻給周幽王。她本姓“姒”,人們把她的國名加在前面,叫她“褒姒”。就衝這個名字,她也應該被視為一位民族英雄,卻不知怎的,被打成了禍國殃民的妖姬。為了做實褒姒的罪名,當時的史官們捏造了一個“烽火戲諸侯”的經典故事。

一笑傾國的薄命紅顏“褒姒”

冷美人褒姒

據傳,褒姒是個冷美人,絕對的美,又絕對的冷,從來不笑。幽王被她淒冷絕美的容顏所傾倒,更特別希望見到她溫暖微笑的面龐。於是,傳下旨意,誰要是能講個笑話,讓姒美人笑一下,賞千金。這就是“千金買笑”成語的由來。要放到現在,事情就很簡單了,讓郭德綱說個相聲不就解決問題了?可是我們的古人顯然缺少搞笑能力,有個大臣叫虢石父,出了個餿主意,讓人無故點燃烽火臺,待眾諸侯帶領本國人馬趕來勤王時,發現被愚弄,姒美女看到眾諸侯灰頭土臉地撥馬帶兵返回,終於破顏一笑。於是虢石父得了賞金,周幽王卻因此埋下了亡國的種子。

一笑傾國的薄命紅顏“褒姒”

烽火戲諸侯

接下來是褒姒母子和王后申後母子之間的宮鬥故事,結果年輕貌美的褒姒勝出,人老珠黃的申後和太子宜臼雙雙被廢。可是,這個申後是有背景的,她是申國的公主。當申後帶著廢太子逃回申國時,申侯大怒,決定替女兒和外孫討回公道,但估計到本國兵力可能敵不過朝廷守衛軍,於是便聯合西邊的友邦犬戎國共同反叛周幽王。西戎人自古野蠻善戰,幽王軍隊敵不過,點烽火報警,結果諸侯們由於上次的被戲弄,這次或者不再相信,也或者出於憤懣,都不發兵。於是都城被攻破,幽王和新太子伯服被殺,褒姒被擄走。申侯送原太子宜臼返回朝廷,宜臼登上王位,是為周平王。

一笑傾國的薄命紅顏“褒姒”

平王東遷

後來的歷史學家們經過仔細分析這個歷史故事,發現其中疑點重重。

近代“史學四大家”中的兩位呂思勉和錢穆都對此提出了質疑。呂思勉在其所著《中國通史》裡說:“幽王滅亡的事情,《史記》所載,詼詭有類平話,絕不是真相。”司馬遷的《史記》雖然是一部“史家的絕唱”,但同時它也是一部偉大的文學著作,其中很多的記述並不符合歷史真實,這已經公認的了。

錢穆先生在其《國史大綱》中更是具體列舉了其中的疑點:(一)諸侯帶兵前來勤王,發現被愚弄,頹喪而返,這好笑嗎?古人笑點就這麼低?(二)烽火實際被用來邊關報警是從西漢開始,秦始皇為防北邊匈奴修築長城,到漢初,漢匈關係更為緊張敵對,於是在長城上加築烽火臺。(三)周幽王被殺死在驪山腳下,而驪山是在申國境內,說明並非是申侯帶兵攻打都城鎬京,而是幽王惱怒申後的叛逃和申侯的支持,所以直接率兵討伐申國。既然是主動出擊,當然無須點燃“烽火”,烽火是用來防禦報警的。

一笑傾國的薄命紅顏“褒姒”

犬戎軍隊

兩位大家的觀點與分析合情合理,“烽火戲諸侯”就是個歷史大片,純屬虛構。背後的總製片自然是周平王,沒有老闆的授意,誰敢隨意編造?當然更沒有此義務。那麼平王為何要編造這個故事呢?我們知道,周朝是個非常講“禮”的朝代,周公旦所著的《周禮》被孔子和老子所推崇。子不言父過,周平王對父親周幽王再有意見,父親已被犬戎人殺死,不能讓父親太難堪了,多少維護一下,也是國和家的聲譽所需,於是把部分責任推到“褒姒”身上,反正一位諸侯國女子被歷史踩在腳下無關緊要,反而給人們增添一些飯後談資。

“烽火戲諸侯”只是一段虛構的片頭,“宮斗大戲”才是核心故事。皇帝男人只有一個,而後宮成群,資源有限,互相搶奪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成王敗寇,繼承周嗣的平王當然要對昔日的對手踩上一腳。

褒姒和西施、昭君、妺喜、妲己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挺身而出,從這個意義上講,她們都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而不是鄙視。

一笑傾國的薄命紅顏“褒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