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 苦戰901天 蒙華鐵路首座10公里以上高地應力隧道順利貫通

苦戰901天 蒙華鐵路首座10公里以上高地應力隧道順利貫通

段家坪隧道存在高地應力,變形大,釆用了初支可變結構新技術。

4月22日5時16分,蒙華鐵路段家坪隧道安全順利貫通。

該隧道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境內,為單洞雙線隧道,穿越地段山高坡陡,溝谷縱橫、深切,圍巖呈裂隙切割、節理髮育、風化嚴重、穩定性極差,施工難度極大。

蒙華鐵路全長1814.5公里,跨越蒙、陝、晉、豫、鄂、湘、贛七省區,投資概算1700億元,是繼大秦鐵路(山西大同至河北秦皇島)之後國內又一條超長距離的重載運煤大通道,也是世界上一次投資建成的最長重載鐵路。線路從內蒙古浩勒報吉出發,沿途經過的城市主要有鄂爾多斯,陝西榆林、延安,山西運城,河南靈寶東、洛陽、南陽,湖北襄陽、荊門、荊州,湖南嶽陽,長沙,江西宜春、新餘,終點到達江西省吉安。

在蒙華鐵路MHTJ-9標的段家坪隧道建設過程中,中鐵隧道局集團攻克了多項施工技術難題,其中“高~極高地應力現象”貫穿於隧道施工全過程,難度極大、風險極高,隨時都有掉塊、巖爆、斷層、開裂、甚至坍塌的危險

。不良地質情況得到蒙華公司、設計院、監理單位和中鐵隧道集團的高度重視。蒙華公司董事長張梅到施工現場調研,協調業主、設計、監理、施工、科研單位各方全力推進段家坪隧道水平岩層高地應的科研攻關。

段家坪隧道的科研攻關由中鐵隧道局集團牽頭組織,聯合蒙華鐵路公司、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福州大學、中鐵二院(成都)監理有限公司等單位,進行“水平岩層高地應力設計施工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科研攻關,對該座隧道區域地質構造及地應力進行準確分析,對區域段高地應力水平岩層受力特徵及變形規律進行系統研究,創造性的使用緩衝隔離層、阻尼器、漲殼式預應力錨杆、加筋底板等新技術;對隧道施工全過程的監控量測參數進行動態分析與調整,完成了高地應力水平岩層隧道支護技術研究與應用和結構穩定性等技術難題的科技突破,有效控制了高地應力對隧道結構的影響,確保了施工的安全和質量,為今後的鐵路運營安全提前化解了風險,併為類似情況高地應力隧道施工提供了寶貴經驗

為確保段家坪隧道施工安全、質量、進度和工期,中鐵隧道局集團建設者們克服了重重困難,全過程推進“以質量保安全,以安全促質量”的管理理念;積極踐行蒙華公司“依法合規、遵守合同、實事求是、實現共贏”建設理念,以“講好蒙華故事,展示中隧風采”為軸線;從“看蒙華、說蒙華、學蒙華”上凝心聚力、團結奮進、攻堅克險,展示了建設者們大無畏的勇氣和擔當精神。

中鐵隧道局集團從進場開始就全方位的建立健全了項目組織機構,大力推行精細化管理、嚴格執行作業層班組長責任制和項目管理實驗室活動,狠抓執行力建設,嚴格“徹底執行標準的意識、增強主動履責的意識、加強細節管控的意識、嚴格執行紅線管控的意識、隨時做好超前謀劃應急處置的意識”等五個意識。在施工生產的全過程中認真做好工程安全、質量、進度的同時,大力加強項目團隊建設和“幸福之家”建設,以規範保安全質量、以制度保安全質量、以人心保安全質量。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過去的901個日夜裡,位於大山深處的段家坪隧道施工現場的機器轟鳴聲一刻也沒有停歇過

整個建設團隊就是一個大家庭,在這裡它最不缺的就是團隊的風清氣正、團結奮進、務實高效、安全優質、規範嚴謹、進取創新、科技攻堅、綠色環保、感恩互助、擔當奉獻。

今天,段家坪隧道安全順利貫通了,這是繼中鐵隧道集團蒙華鐵路9標同一個項目團隊繼1月23日打通全長8.6公里的高家山隧道之後,傳來的又一喜訊。這些建設者們仍然在堅守,堅守著屬於他們心中的夢,堅守著蒙華鐵路建設者的夢,堅守著中鐵隧道局集團領軍企業的夢,堅守著中國鐵路建設的夢

目前,蒙華鐵路蒙陝段54座隧道已貫通32座,還有12座隧道正在有序開挖掘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