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点赞海宁学前教育

据中国教育报

原标题:《海宁学前教育“高配”有方》

在浙江省海宁市的东南角,新成立的马桥街道建起了一片新农村社区。从农村拆迁过来的农户们住上了别墅式的农家小院,更让他们称心的是,小区对面同步新配套了一所桐溪幼儿园。“和城里幼儿园一样收费,校园还更漂亮,小孩上学的事我们就放心了。”居民王先生说。

海宁,一座接轨杭州的新兴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在外来人口流入和二孩政策放开的背景下,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未来十年该市的人口出生率将维持高位状态。如何为这些娃娃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海宁近几年通过扩大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健全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正在给出自己的答案——不仅高配,而且有方。

《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点赞海宁学前教育

规划建设,单列专项高标配置

《海宁市“十三五”幼儿园布局建设规划》,是海宁历史上第一份以学前教育为主题的专项规划。当很多地方还在把学前教育建设列为中小学建设规划的一个子目录时,海宁已经为学前教育开通了专线。

按照该规划的蓝图,“十三五”期间全市将规划建设幼儿园26所。而实际上,海宁之后又新增了8个幼儿园建设项目。

记者来到其中一个在建项目——海宁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文苑幼儿园,该园占地面积12333平方米,规划18个班级,预算4300多万元。每个教室使用面积为180平方米,完全按照最新的幼儿园建设标准执行。课桌椅采用E0级的环保材料,为了减少污染,幼儿园提前一年订制,现在正放在仓库里“散气”,下半年开学后就能放心使用了。

据集团副总园长朱敏慧介绍,因城南区块缺少公办园,许多家庭要么绕远上公办园,要么多花钱就近读民办园。“为最大程度满足群众就近享有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求,教育局专门调研汇报,很快就得到了立项的批复,教室面积、功能区、教学具等各项配置,都是高标准的。”

“我们相关科室每年都会通过公安部门、卫计部门,摸底统计各区域的出生人口数、适龄儿童数。然后根据区域的划分情况,查漏补缺,优化布局,加快建设。目的就一个,海宁学前教育资源要配齐配好。”海宁市教育局局长张明翔说。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海宁市委书记朱建军专题调研,实地查看了文苑幼儿园建设;市长曹国良指示加快建设幼儿园;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审议《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报告》。

现如今,海宁公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所有新增项目正如期推进,扩大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走在了浙江省前列。

财政投入,市镇统建奖补有力

新建的幼儿园项目,人财物怎么解决?海宁的方案是:市镇统建,专项扶持。这也是该市多年来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的基本思路。

以桐溪幼儿园为例,校园建设资金由所在地马桥街道投入,市财政专项补助380万元。该园现为省二级幼儿园,生均经费900元/生(省一级园1000元/生、省三级或未定级园800元/生),由乡镇承担,市财政按1/4的比例奖补给乡镇。幼儿园的设施设备经费也由乡镇支付。

“海宁的学前教育投入,除市区公办园外,乡镇一级是投入的主体。”教育局副局长金新宇表示,这样的管理体制有三个前提,一是海宁各乡镇经济状况良好,具备投入的能力。二是通过学前教育达标乡镇、年度绩效考核等硬指标,确保乡镇投入到位。三是在教师编制、保育教育等方面以县为主,教育局统筹管理。

乡镇会不会直接干预幼儿园的管理?桐溪幼儿园园长俞平告诉记者,乡镇不具体过问业务,但对“办园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当时幼儿园是按省一级标准建的,各方面条件都很好。所以街道要我们尽快评上省一级,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卷。”

同样在“冲级”的,还有周王庙镇的明星幼儿园。这是一所12班规模的普惠性民办园,校园和设施由地方企业家出资,生均公用经费享受公办园相同待遇。同时,该园还能拿到“教师人员经费奖补”,每位持证教师2.5万元。

从2018年起,海宁还将增加“教育事业费奖补”,补助额度与生均公用经费相同。考虑到普惠性民办园6班以下小规模园和省二级幼儿园的办园成本较大,海宁还专门出台了“办园成本”差额奖补政策,即小规模幼儿园每年每班补助1.5万元,二级园每年每生奖补400元。

在明星幼儿园园长陈建婷出示的一个账本上,记者看到政府在2017年为该园提供的奖补经费达100多万元。“林林总总这些补助加起来,大大降低了我们的办园成本,确保和公办园相同收费的前提下,我园能健康运行。现在董事长提出要冲省二级,我们很有信心。”陈建婷说。

据统计,2017年,海宁学前教育财政性投入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达到8.6%以上,创历史新高。在给出财政红包的同时,海宁还加强经费监管,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比如,每年都会对民办园的财务进行年审,从2018年起,普惠性民办园的财务纳入属地镇(街道)财政核算中心管理,实施代理记账。

师资建设,编内编外趋向同酬

桐溪幼儿园的王老师,以前是银行正式工,有着不错的收入。两年前,她考了教师资格证后,“跳槽”到幼儿园。“现在海宁幼师这个职业,已经很有吸引力了。”园长俞平说。

教育投入,不仅仅停留在校园硬件上,提高教师待遇水平,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海宁的投入同样不小。

目前,海宁学前教育在编教师达到28%。按照规定,在编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相同待遇。非在编教师,基础性、奖励性绩效工资不得低于在编教师的80%。普惠性民办园的教师也有相同待遇,财政除了补助教师人员经费外,所有教师的社保缴纳支出,市财政解决一半。

采访中,许多幼儿园教师向记者表达了对这份职业的归属感。一方面,幼儿园越来越漂亮,工作环境舒心惬意。另一方面,个人待遇比过去提高了一大截,特别是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对教师的年底奖励颇为可观。

“我们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把孩子们教好。”陈建婷说。

本学期,明星幼儿园已外派教师到杭州、宁波、金华等地参加培训,培训经费按公用经费的10%支出,按照海宁要求,这笔“学费”必须用足用好。有时,市教育局还会把免费的培训名额分配到该园。

此外,另一所省一级幼儿园与该园结对,每月组织三四次教学活动,在实战中提升教师素养。近几年,明星幼儿园每年都有市级课题立项,新教师在片区教学比赛中拿奖,实现了办园史上的一个个新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