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專家稱胰腺癌擅長偽裝,胰腺癌早期難發現

專家稱胰腺癌擅長偽裝,胰腺癌早期難發現

胰腺癌以“難發現、易轉移、難治療”著稱。它總體治療效果在癌症中是最差的,其發病率幾乎等同死亡率。目前,胰腺癌佔腫瘤相關致死的第4位,預計到2030年達到第2位。5年生存率僅7%,在所有腫瘤中排倒數第一,且只比十幾年前的4%提升了3個百分點。   

“我認為現在胰腺癌治療進入了瓶頸期,雖然外科手術越來越精細,越來越能做到根治,安全性也很高。但手術做再好,胰腺癌的遠期生存率也沒有得到質的提升。” 這是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郝繼輝副院長對胰腺癌治療現狀的評價。

專家稱胰腺癌擅長偽裝,胰腺癌早期難發現

  

那麼作為癌中之王,胰腺癌舉步維艱的治療困境是怎樣造成的?科學家們將如何在挫敗中砥礪前行?

一、誤診很常見,消化、內分泌、肝膽、骨科醫生要注意了!

早期胰腺癌(Ⅰ-Ⅱ期)有根治性手術切除機會,中位生存期可達到20個月,但發現率只有20%-30%;晚期患者只能進行姑息性化療,但效果差,中位生存期只有6個月。看得出兩者間有明顯差別,可惜胰腺癌早診率太低,這大大制約了治療效果。

專家稱胰腺癌擅長偽裝,胰腺癌早期難發現

  

世界範圍內如此低的早診率,一方面是大眾對胰腺癌認知不足,甚至對胰腺位置、功能等基本常識不清楚,很難在初期找對就診科室。另一重要原因是醫生誤診,胰腺是腹膜後位器官,普通查體難以發現腫物;且胰腺癌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   

胰腺癌易被誤診為哪些疾病?   

胰腺癌常見表現是腹痛、消瘦、黃疸,它有多個“花衣服”,喜歡偽裝自己,常被誤診為胃腸疾病、糖尿病、肝膽疾病,甚至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等。   

胰腺臨近胃腸道,又屬於消化器官,容易表現為消化道症狀,如腹脹、腸胃不適、消化不良。我們發現,60%的患者為此做了胃鏡,無結果或檢查出慢性胃炎、淺表性胃炎,給予胃腸藥物,但沒有效果。   

有些患者因消瘦和血糖升高前往內分泌科,但血糖始終降不下來,消瘦程度也很劇烈。這種情況要高度關注,胰腺癌患者60%-70%伴有糖尿病。有些人表現為皮膚黏膜黃染,被認為是肝膽疾病,如肝炎、膽結石等,其實是胰腺腫瘤造成膽管梗阻,引發的梗阻性黃疸。   

由於神經累犯,胰腺癌晚期疼痛強烈,很多人主訴腰腿疼,在骨科就診,醫生常排查是否有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等,很少想到是胰腺出了問題。

專家稱胰腺癌擅長偽裝,胰腺癌早期難發現

  

臨床上誤診案例特別多,所以除了大眾認知,醫生的鑑別能力也需提升。消化科、內分泌科、肝膽科、骨科首診的患者很多,這些科室醫生要警惕。基層醫生也要轉變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診治思維。   

若想進一步診斷,可以做CT薄層動態掃描或核磁共振、PET-CT、超聲內鏡等,另外,液態活檢(如循環腫瘤DNA、microRNA)也可作為輔助診斷方法。   

與低早診率相伴的是,由於生活方式改變(高脂高熱量飲食少運動等),胰腺癌發病率越來越高,尤其北上廣。天津市腫瘤醫院胰腺腫瘤科剛成立時,只有30來張床位,現在擴展到60張,但還是供不應求,排隊等候診治的患者有八九十個。發病率增高,治療效果沒有提升,是胰腺癌面臨的重大問題。

但是胰腺癌的話很多患者發現都是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機會,放化療效果也不理想,目前治療主要就是以延長生命減輕痛苦為主的。天然藥物化學將人參皂苷Rh2作為重點攻關方向,研究如何利用人參皂苷Rh2來治療胰腺癌,以改善目前的治療現狀,目前已有重大進展。人參皂苷Rh2(含量達16.2%)可以通過使癌細胞逆轉成正常細胞的分化作用、調控腫瘤細胞的增殖週期、免疫調節作用和修復腫瘤患者放化療引起的損傷四大機制來達到抗腫瘤功效,並有效防止癌症復發轉移。

相信隨著醫學的進步,胰腺癌的偽裝也可以被輕易識破,胰腺癌的治療及生存期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