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乾貨|新能源汽車電池解析——正極材料

一、正極材料產業簡介

1.作用

鋰離子電池分佈在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其應用領域包括電動汽車、手機、平板電腦、無人機及其他各類電動工具。作為電能的載體和眾多設備的動力來源,可以說,離開了鋰離子電池,當今的物質世界就會受到很大影響。

正極材料作為目前鋰離子電池裡面主要的儲存鋰離子的地方,其性能直接影響鋰離子電池的性能(正極材料的質量比一般為3:1-4:1,因此正極材料起到決定性影響),其成本的高低也決定鋰電池成本的高低。

在新能源汽車成本構成中,電池佔了很大的比重,大約在40%左右。其中電池主要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以及隔膜構成。正極材料成本佔整個電池的比例最高,約佔35%,同時也是提升續航里程的最主要部分。

2.幾種常見正極材料對比

正極材料主要分為三元材料、磷酸鐵鋰、鈷酸鋰和錳酸鋰四大類。

三元材料是鎳鈷錳酸鋰和鎳鈷鋁酸鋰為代表的多元金屬複合氧化物,能夠充分發揮三種金屬的優勢,電池容量較高,是動力電池主要正極材料之一,主要用於乘用車。

磷酸鐵鋰原材料低廉,循環性和安全性好,但容量較低,主要用於動力電池當中的客車和物流車。

錳酸鋰資源豐富,價格便宜,安全性好,但循環性差,高溫中衰減嚴重,少量用於動力電池中。

鈷酸鋰能量密度高,但價格高且不環保,目前主要用於3C產品數碼電池中。

乾貨|新能源汽車電池解析——正極材料

3.行業產業鏈

正極產業鏈包括:上游的原材料廠家;中游的材料製造商;下游消費電子、動力電池等各個應用領域。

乾貨|新能源汽車電池解析——正極材料

二、國內正極材料產業現狀分析

1.產量分析

得益於國內終端新能源汽車增長持續、高端3C數碼市場需求穩定和鈷酸鋰、三元材料海外需求加大,國內正極材料產銷得以增加。

其中三元材料2017年總產量8.6萬噸,同比產量增加了58.38%,主要受新能源乘用車和專用車、鋰電自行車、低端數碼電池等市場帶動。

鈷酸鋰材料產量4.5萬噸,同比有增長28.9%。其主要受國外3C數碼市場的需求拉動,同時國內高端智能數碼電池需求增長。

錳酸鋰材料產量2.1萬噸,同比增長16.6%。在新能源客車市場、電動自行車、電動工具、數碼三元混合錳酸鋰等增長明顯。

磷酸鐵鋰2017年總產量5.8萬噸,同比增長基本持平,只有1.75%。

從產值來看,2017年國內正極材料產值413億,約21萬噸,同比增長了98.56%。

2.價格走勢

2017年鋰電正極四大材料價格有較大幅度波動,其中三元材料與鈷酸鋰上漲幅度最大,錳酸鋰其次,而磷酸鐵鋰最小,四大材料各自波動不一。

主要原因有:

1)上游原材料碳酸鋰、鈷金屬、鎳金屬價格同比大幅上漲,漲幅超過15%,導致三元材料、鈷酸鋰價格跟隨上漲;

2)無水磷酸鐵國內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其價格同比每噸下降超過20%,因此使得碳酸鋰價格上漲的情況下,磷酸鐵鋰材料出現下滑趨勢;

3)以當年磷酸鐵鋰電池需求量來看,其材料國內產能已嚴重過剩,加上動力電池補貼與能量密度掛鉤,因此大部分電池企業轉型三元,並對鐵鋰材料價格形成壓力;

4)錳酸鋰價格歷年波動情況相對穩定,其價格波動主要受碳酸鋰價格影響較大。

3.存在的問題

目前,由於我國正極材料產能主要集中在低端產品,在一些高端產品,比如高性能三元材料等領域目前產能仍有不足。

國內正極材料領域低端產品競爭比較激烈,毛利率也較低;高端產品的毛利率則較高且競爭相對平穩。現在高端的三元材料與鈷酸鋰仍以進口為主。

因此,鋰電正極材料行業目前整體來看處於供大於求的階段,未來主要驅動力來自於動力電池的需求增長情況。並且在產品分佈方面,低端產品產能過剩,高端產品供給不足。

三、行業企業2017年狀況

在2017年度,前十大正極產能中,湖南杉杉資本遙遙領先其他公司,達到年產總量4.3萬噸,最低的巴莫科技也達到1萬噸的產量。

乾貨|新能源汽車電池解析——正極材料

十家企業當中,杉杉股份實現營業收入827,054.09萬元,同比增長51.0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9,611.51萬元,同比增長171.42%。主要系本期公司鋰電池材料正極業務經營業績同比大幅增長,同比增長179.54%,佔據總營收的51.5%。

乾貨|新能源汽車電池解析——正極材料

格林美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07.52億元,同比增長37.22%;實現淨利潤6.1億元,同比增長131.42%。報告期內,與邦普循環簽署了建設2萬噸/年三元正極材料產線合作協議,進一步夯實了公司向國內最大動力電池企業CATL提供三元材料的能力,保障了格林美三元電池材料在國內的市場地位。

廈門鎢業2017年度報告顯示,公司當年度實現營收141.88億元,同比增長66.37%;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6.18億元,同比增長320.66%。其中,以正極材料為主的鋰電池材料相關業務電池材料營收40.81億元,同比增長99.02%,佔總營收比重達28.76%。符合此前業績預期。

而在其中,各家的主要產品類型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乾貨|新能源汽車電池解析——正極材料

乾貨|新能源汽車電池解析——正極材料

四、三元材料的未來預測

1.市場佔有

2017年全國正極材料產量為21萬噸,同比增長3成,其中三元材料8.6萬噸、磷酸鐵鋰5.8萬噸、 鈷酸鋰4.5萬噸、錳酸鋰2.1萬噸,三元材料接替2016年磷酸鐵鋰成為2017年增速最高的正極材料,受益乘用車接替客車成為新能源車重要增量。

在2018年首批公示的36款新能源乘用車配套電池類型中,三元鋰電池25款,佔比達69%,相比2017年增加了46%。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 當前新能源乘用車的動力電池採用三元材料電池正成為新趨勢。而從今年初工信部公佈首批推薦目錄以來,市場內的鋰電企業從推薦目錄的差別中,靈敏地嗅到了新的商機——三元材料電池將成為主流。如沃特瑪、比亞迪、國軒高科、力神等部分大企業在今年年初也紛紛開始佈局三元材料的產能。

從上游原材料企業佈局的大動作,和中游鋰電企業的加大三元材料的產能佈局,再到推薦目錄上乘用車採用三元材料電池的比例突增,都在釋放著三元材料電池的春天或將到來的信號。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能量密度要求逐年提高,未來三元材料的市場比重將有望持續提升。

由此可預見,三元材料的趨勢已基本明確。

2.技術走向:高鎳三元材料未來趨勢明顯

三元材料是指鎳鈷錳,它們具有高比容量、長循環壽命、低毒和廉價的特點,此外,三種元素之間具有良好的協同效應,因此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氧化還原儲能中,鎳是主要的成分,通過提高材料中鎳的含量以有效提高材料的比容量,是三元材料再往前邁進的關鍵問題。

一般來說,高鎳的三元正極材料是指材料中鎳的摩爾分數大於0.6的三元材料,這樣的材料具有高比容量和低成本的特點,但也存在容量保持率低,熱穩定性差等缺陷。但通過製備工藝的改進可以有效改善材料性能。顆粒的微納尺寸以及形貌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性能。因此目前主要的製備方法是將不同原料均勻分散,通過不同生長機制,得到比表面積大的納米球形顆粒。

高鎳三元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憑藉比容量高、成本較其他兩種元素低和安全性優良等優勢,成為研究的熱點,被認為是極具應用前景的鋰離子動力電池正極材料。

原標題:新能源汽車電池解析(一)—正極材料(上)(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