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淮南,糧油本的那些回憶

圖文|姜雲霞(八公山視界團隊)

-

淮南,糧油本的那些回憶

八公山從新莊孜幼兒園門口往南的路有兩個糧站,北糧站也就是本地人稱的機關糧站,它位於糧食局馬路北邊老銀行隔壁,現在的這老銀行已變成養老院了,這機關糧站也早已夷為平地了,此地建成樓房了,原來的私人桂氏診所就租住在此地,現在診所搬到馬路對面了!

淮南,糧油本的那些回憶

下面這些圖是南糧站,它位於本地老的凌雲樓酒店附近,從酒店門口向南走不了幾步就到了,這個糧站比機關糧站建成使用的更早些,我們家早先在這糧站買過糧食,後來機關糧站建好了,就很少去這個糧站了,機關糧站在馬路西面,南糧站在馬路東面,糧站後面就是鐵道,在鐵道邊上還有兩個倉庫,一個倉庫儲藏大米,另一個倉庫儲藏細糧,各種類豆子等等,這兩個倉庫至今還在使用,南糧站三面都是房子,大門朝向西面,門口就是馬路,記得小時候和父母或姐姐們去排隊買糧食,總覺得這條南北馬路太遠,老是走不到地方,買好糧食打過油,身上有糧食壓著更覺得這條路尤其漫長。那時候沒有任何代步的工具,那時候家家買糧食都是用肩膀扛回家,有錢買自行車馱糧食或上班也是八十年代後期了,九十年代中期幾乎都有自行車了,卻不再有人騎它去糧站買糧食了……

淮南,糧油本的那些回憶

那個年代買什麼都要票,是計劃經濟,毎家都有糧油供應證,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糧本子,每個人因工種不同,定量也不同,那時礦上最累最苦的一線工人毎月定額是55斤糧食(米、面),輔助單位40多斤糧食,家屬27斤糧食,小孩9斤糧食,小孩長大些會增加到12糧食,長成大人就增加到27斤封頂了,除非從事工作再添加!

淮南,糧油本的那些回憶

油的供應,不分大人孩子,全部每人每月只供應半斤油,只有坐月子的婦女在月子裡才照顧給一斤油! 那時候年成不好時,供應的糧食有混合面,吃了也還是餓,大人孩子都餓的慌,有錢也買不到糧食,父母親會步行翻山去壽縣買私糧,挖野菜吃,再就是回故鄉親戚家度度難關,最苦就是背井離鄉在礦上工作的外地人,他們獨自在礦上工作,還想省些錢寄回家,自己還吃不飽,父親的幾個徒弟有時餓急了,會來我家蹭飯,說是飯,其實就是混合面和野菜燒的野菜湯。有的不好意思來我家,都逃回家鄉了!

淮南,糧油本的那些回憶

為了生計,父親不捨得休班,閒下來時會帶著我的幾個姐姐打魚摸蝦,只為填飽肚子!

淮南,糧油本的那些回憶

後來響應國家號召,知識青年下放農村,我們家也有個姐姐下放農村,姐姐拼命幹活,分了不少糧食,記得好像是芋頭、胡蘿蔔之類的東西,家裡的糧食也夠吃了!

淮南,糧油本的那些回憶

每家每戶有糧油本大約是在1954年。同時糧票、油票、煤票、豆票、布票、肉票等各種日用生活票據出現了。它們與錢幣具有同樣大的購買力,甚至比錢更實用。

淮南,糧油本的那些回憶

六十年代,中國糧食生產歉收導致在農村糧荒現像普遍出現,城市供應糧食量也普遍減少,在當時很多家庭只能守著糧本過日子,糧本在民間被戲稱為“命根子”。

淮南,糧油本的那些回憶

七十年代,中國糧食生產和供應情況同比60年代有所緩和,經歷過60年代生活的中國人,很看重糧本的作用,因為在60年代只有持糧本的非農業人口,還好些,相比之下,無糧本的農村人,生活十分窘迫,在這以後的很長時間裡,糧本如同“身份證”一樣,是一種“身份”像徵。

淮南,糧油本的那些回憶

八十年代,中國糧食生產和供應情況開始回暖,非農業戶口家庭中的糧食開始出大量剩餘現像,此時的更多的非農業戶口的人可以用糧票換一些雞蛋或日用品。

淮南,糧油本的那些回憶

九十年代,國家取消了糧食定量供應,實行糧食開放政策,糧油本的作用也逐漸消失,併成為歷史的見證物。

淮南,糧油本的那些回憶

大約在九十年代以後,糧本不再通行,人們不再去糧站買糧食了,農民節餘的糧食會放在架車上面,拉著架車子順著房道吆喝著:買米了,買米了……

淮南,糧油本的那些回憶

再後來各種食材都在超市購買,也再也看不見誰帶著米麵布袋子買上百斤的糧食了,母親說原先都是成口袋買糧食,如今一個月三十斤糧食都吃不完,原來糧食種類少,豬肉幾毛錢一斤也不捨不得買,如今啥也不缺了,日子真的好起來了……

淮南,糧油本的那些回憶

如今的八公山的北糧站早已沒有蹤影,南糧站殘破的房子還在,賣糧食的售貨員早已不知去哪裡了,七十年代令人羨慕的四個好職業:聽診器、方向盤、殺豬刀子、售貨員。最紅火,最吃香的職業連同這糧站都劃上句號了!糧站已走遠,它消失在時間深處了……

-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今日頭條之“八公山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