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他评价蒋介石是偏霸之才,十年后蒋介石果然偏安台湾

1939年,马一浮到重庆,这时蒋介石已在陪都重庆办公、特地约见了马一浮,马一浮是浙江人,是蒋介石的老乡。事后任继愈问马一浮先生对蒋介石的印象如何,并问蒋介石有无中兴之象。马一浮略加思索后回答道:“此人英武过人,而器宇偏狭,乏博大气象。举止庄重,杂有矫揉,乃偏霸之才,偏安有余,中兴不足。方之古人,属刘裕、陈霸先一流人物。”

他评价蒋介石是偏霸之才,十年后蒋介石果然偏安台湾

马一浮

讲完这段话后,马一浮又若有所思地连说了两遍“偏霸之才”四个字。 果然十年之后,蒋介石偏安台湾。 此事记载于任继愈在其回忆录《念旧企新———任继愈自述》中。 黄维从战犯管理所出来之后,对蒋介石有一句评价:“这个人是个英雄,但他的那一套过时了,所以失败了。”黄维的评价可以算作是对“器宇偏狭,乏博大气象”的一个注解吧。

他评价蒋介石是偏霸之才,十年后蒋介石果然偏安台湾

下面来介绍一下蒋介石,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于浙江奉化,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

他评价蒋介石是偏霸之才,十年后蒋介石果然偏安台湾

但其政治手腕与独裁统治饱受批评。其从政生涯横跨北伐、训政、国共内战、对日抗战、行宪、民国政府退守台湾及东西方冷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1975年4月5日,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