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彭老大(民間故事)

彭老大(民間故事)

彭老大是個大方人,大家都這麼說。他沒發財時大方,從不會為了仨瓜倆棗的和別人斤斤計較。他有錢時更大方,大把大把的鈔票往外送。其實他本來在本族兄弟中排行老三,人們卻都叫他“彭老大”。

彭老大也是個有本事的人,改革開放以後,他外出搞副業、做生意、走南闖北,日子比同村的別人過得好。每次從外地回來,他都會買一大袋水果糖、果丹皮、紙菸什麼的分給村上的孩子和老人,因此他回家的那一天家裡一定會很熱鬧。

八十年代後期,祁連山下的臥龍溝興起了淘金熱潮,彭老大抓住時機,通過朋友的關係,從鄰縣的金管站申請了一個窩子(礦口),正式開始了他的輝煌事業。

彭老大的窩子人氣旺,生意也旺,挖到窩底的時候,核桃大棗兒大的金子嘩啦啦出來了,每天少不了一大茶缸,據說還出過幾斤重的狗頭金。

彭老大發財了,大家都這麼說,他自己也毫不隱瞞,騎最好的五羊摩托,戴鴿蛋大的金戒指,買日立牌的大彩電,這水平,當時連城裡的富人也沒幾個。

彭老大是大方人,他不會只顧吃獨食,“有錢大家賺”,是他掛在嘴邊的口頭禪。他給“沙娃”(挖沙工)給的工錢高,別人給三十,他給五十,別人給五十,他給八十,而且隔三差五宰一頭肥羊給大家改善伙食。

當時有一批“打模糊”的淘金客,就是利用別人已經淘過的沙子再涮一遍,收穫裡面殘餘的金子,當然這些沙子也得花錢買,畢竟這沙子是人家從地下挖出來的。但是彭老大一句話,不要錢,你吃肉還不能人家喝個湯了?因此,很多打模糊的淘金客稱他為“彭爺”,這不是奉承,而是心底裡的尊重。

發了財的彭老大,在村子裡更加大方了。他老孃過壽的時候,請來全村老老少少,擺了十幾桌,吃喝一整天,只收了大家合買的一塊匾,他一句話,啥也不圖,圖的就是個人氣兒。

村裡的吃水井太深了,需要裝個潛水泵,彭老大一個字,買!王三家的老馬被露水草噎死了,想湊錢買一頭耕牛,劉二的娃娃早夭了,媳婦需要去省城接通輸卵管,老孟的兒子要娶媳婦,破房子需要翻新……,彭老大一個字,借!

五保戶牛大爺沒煤燒了,在彭老大面前唸叨了幾句,第二天他就打發人送去了一架子車好碳,過年的時候又給了二百元。蔡三嬸的兒子考上了大學,還沒等她張口,彭老大直接就送去了一千元,蔡三嬸激動地差點跪下,這可夠娃兒半年多的生活費了!

彭老大連借帶送地整出去了多少錢,他自己心裡也沒數。他甚至放出豪言,只要生意一直好下去,他要給村上每家都買一臺大彩電。別人勸他還是精細點吧,畢竟錢是個硬頭貨,揣在自己的兜裡踏實點,可是他一句話:怕啥?銀錢在世上哩!

第一個窩子挖得差不多了,彭老大又買了第二個窩子,挖下去以後,生意比上一個還要火爆,大家不得不歎服:合該他彭老大發財,誰讓他人氣那麼旺呢!

彭老大(民間故事)

第二個窩子又要見底了,彭老大更加野心勃勃,一口氣買下了三個窩子,成了臥龍溝最大的金窩主。他再次放出豪言:只要生意就這麼好下去,他要給鎮上修建一個養老院,還要設一個獎學金,專門獎勵考上大學的娃兒。如果別人這麼說,大家會認為是胡咧咧,可是彭老大這麼說,沒人認為是吹牛皮。

彭老大的三個窩子機聲隆隆,很快挖了下去,眼看就可以大把大把收金子了。可是有一天金管站的人突然來了,手裡拿著一個紅頭文件,說道:“彭老大啊,實在抱歉,你這三個窩子都得停了!”

彭老大吃了一驚,問道:“為啥哩?我這都是辦了採礦手續的,該交的錢不也都交了嗎?”

金管站的領導說:“這我們當然知道,可是省上發了紅頭文件,為了保護植被,涵養水源,臥龍溝所有的金礦都得停止開採!這可是上面的硬政策,我們也沒有辦法。”

彭老大捧著文件仔細看著,額頭上滾出豆大的汗珠,兩隻手不由得瑟瑟發抖,一屁股坐倒在床上,滿眼絕望地說道:“完了,全都完了!”

三個窩子的前期投入,當時可是個天文數字。挖掘機、捲揚機、柴油機、發電機,加固用的木材、鋼筋、水泥,各類大大小小的工具,給上面交的各種稅費、給別人的轉讓費、沙娃的工錢和伙食,亂七八糟別的開支……,彭老大不僅把所有家底兒搭了進去,而且還從信用社和朋友那兒借了錢。

幾乎一夜之間,彭老大就從大富翁變成了窮光蛋,不但手頭沒幾個錢了,而且還欠了好幾萬的外債。如果沒有這個關停的政策,他可能就成了當地首富,可是沒有這個“如果”了,如今他是個窮光蛋!

之前沒來得及結清的一些小賬,比如米麵、菜肉、柴油、零件、工具等費用,原來大家都不著急,彭老大什麼時候結賬都行,可是現在紛紛前來討債了。彭老大手頭僅有的錢倒騰完了,一咬牙就把指頭上的戒指和屁股下的摩托車也賣了。

家裡上有老下有小,老爹常年肺心病需要吃藥,兒子和女兒需要上學,沒錢怎麼能行?彭老大想到了去討點外債回來,於是去找鎮上開批發部的徐六,他當初為開鋪子借了三千塊。可是徐六一個勁兒哭窮,說是剛翻修了門面,進了貨,貨款都沒有付清呢。彭老大覺得難為情,好像是自己向他借一樣,於是訕訕地回來了。

他仔細想著該去問誰討一點,可是想來想去,覺得大家都有困難,怎好逼著人家要錢呢?彭老大不但是個大方人,而且是個臉皮薄、面情軟的人,就連問人討債也覺得不好意思,事實上他這半輩子給別人借過錢卻幾乎沒有討過債。

彭大嫂抱怨說:“你看吧,當初你有幾個就瞎嘚瑟,大把大把地送出去,如今沒錢了,不但沒個幫你的,就連借給人的也要不回來了。”

彭老大嚼了一口乾饅頭說:“婦道人家,你不懂,人活的人,不是錢!”

彭老大想了一夜,第二天去找了鎮上的小包工頭李寶,說是找點小工活兒,李寶為難道:“彭老闆啊,你說你赫赫有名的彭老大,到我這兒做小工,別人還不笑話我了?可是讓你幹個負責的活兒吧,我這兒又廟太小,我都沒事兒可幹呢。”

彭老大知道這是人家不想要他,於是紅著臉出來。回到家裡,抽了兩支旱菸卷兒,喝了兩大杯濃茶,去柴房裡找出兩把生鏽的鐮刀,嚯嚯嚯一陣子磨得賊亮。

第二天一早,他來到村口,加入了即將出發的麥客隊伍。人們看著他背上的鐮刀,詫異地問道:“彭老大,你也要去割麥子嗎?”

彭老大眼睛一翻道:“怎麼,不行啊?我彭老大割麥子不會比誰差,我不會拖累你們的,可別嫌棄我啊。”

那人咧嘴說:“不是嫌棄你,只是覺得……這活兒不該是你乾的。”

彭老大正式成為麥客一員,去山外川區,給地多的人家割麥子賺錢。他不是吹牛,割麥子也是一把好手,一個彎腰就從地這頭割到那頭,別人一天賺三十,他能賺四十,十來天時間,兜裡也揣了好幾百了。

彭老大(民間故事)

這一天收了工,在東家吃過晚飯,彭老大和幾個工友來到村口閒轉,看見那裡圍攏了幾個人,一箇中年男子坐在水溝邊,一臉憔悴,眼睛紅腫,看樣子剛剛哭過。

打聽之下才知道,這個人也是麥客,但不是一般的麥客,而是開著康拜因收割機,從安徽、河南、西安、甘肅一路過來的。昨天正在割麥的時候,他的父親突然發暈,從收割機摔了下來,送到醫院後需要住院,但是他剛把錢寄回家裡,手頭沒錢,在村裡借了一下午還沒有借到,急得哭起來了。

彭老大向那人詢問了幾句,伸手就要向懷裡掏去,旁邊的老王急了,一把將他拉到旁邊,怒其不爭地說道:“彭老大啊,你也不要太大方了行不行?人家是來搶我們生意的,再說他是外地人,隨時開車走了,你去哪裡要錢?”

彭老大想了想說:“不管怎麼,人家老爹住院了,急成那個樣子,能幫就幫一把。我就不信,我好心幫他,他會把我給坑了?”

他來到那人面前,從兜裡掏出錢,數出僅有的五百整錢說:“你拿去用吧,不過說清楚了,等你掙夠了或者家裡寄錢來一定給我!”

那人喜出望外,眼裡閃出淚花道:“太好了,太謝謝你了!你不用怕,我已經給家裡發了電報,很快會寄錢來的!”

彭老大辛苦十多天,一下子兜裡又沒錢了,自己都覺得心裡空落落的,不知道那人的匯款啥時候到呢?如果好多天不到,自己手頭的活兒幹完了,需要轉移別處怎麼辦?

好在彭老大的擔心是多餘的,第四天那人從城裡出來,找到他幹活的地上,還了五百元,塞給他一條煙,非要拉著他來到地頭聊天。

原來,那人的家裡來人了,接走了他的老爹。他提出來,如今剩他一個人了,經營收割機忙不過來,希望彭老大跟著他幹。

彭老大說:“我不會開收割機啊,你要我有啥用?”

那人說:“你就給我搭個幫手,做個伴兒,再說這東西好開,看幾天也就會了,我每天給你五十塊。”

這麼好的事兒,彭老大當然樂意啊,於是跟著那人幹了差不多二十天。那人連沒開工的雨天也沒除,直接給了他一千元,臨走留了個地址,說道:“明年夏收前你來安徽找我,我們繼續合作,差不多能幹三個月。”

這一趟麥客,彭老大賺了一千五,比別人多了五百多,而且輕鬆多了。第二年,他沒有去安徽,是因為老爹有病,兒子快要高考了,不能出遠門。但是這份情誼,他一直記在心中,多年後他專程去過安徽,和老朋友整了幾天酒,不亦樂乎,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彭老大打了兩年工,應說收入也還可以,但是需要還債,起碼得清利息,所以還是緊巴。偏偏兒子又太爭氣了,一下子考了五百多分,被南方的一所著名的醫科大學錄取了!

接到兒子的錄取書之後,彭老大高興得一夜睡不著,可是第二天就發起愁來。考的學校是好啊,據說將來至少能進市醫院,可是學費和生活費也高啊,而且得五年!這兔崽子,你就不能考個省內的普通學校嗎?

彭老大思前想後,該去問誰討點債呢?或者問誰借點兒呢?可是想來想去,腦袋都想破了也不能確定,到底問誰能討來或者借來。

這一天晚飯後,彭老大喝了幾杯悶酒,正想著去找鄰村曾經合作過的馬元張個口,村裡的王三突然來了。他恭賀彭老大的兒子考了好大學,要來錄取通知書仔細看著,嘖嘖讚歎個不停。

彭老大心裡有事,正想打發王三回去呢,卻見王三從懷裡掏出兩沓鈔票,鄭重其事放在桌子上,說道:“彭老大,這是兩千塊,一千給你還賬,一千算借的,娃兒考上大學,這是了不起的大事啊,我也該還個人情了。”

彭老大(民間故事)

彭老大回不過神來,冷不丁說道:“你……哪來的錢?”

王三笑道:“看看,這不是小看人嗎?這幾年我種了別人不要的旱田,雨水廣,收成不錯,手頭也積攢了幾個。要說啊,當年你幫我買的那頭黃牛可是起了大作用啊!”

彭老大鼻子發熱道:“老王啊,我沒有想到,第一個主動幫我的,竟然會是你,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

王三說:“人啊,總得講個良心,你彭老大幫過的人少嗎?我眼下有這個能力了,就得還你這份情!”

兩人聊到激動處,乾脆推杯換盞起來,一不小心整掉了一瓶五十二度的燒酒。

兒子入學的大事算是解決了,彭老大很快外出打工,如今花錢路子多了,一天也不能閒著。臘月裡回到家裡,有一天突然來了個年輕人,竟是老孟的兒子孟奎,這小子幾年都未見了,西裝革履的很有些派頭。

孟奎放下兩瓶好酒兩條好煙,和彭老大閒聊了一會兒,言歸正傳道:“叔啊,我這幾年在工程上幹得不錯,現在老闆支持我,讓我開一個採石場,我來請你老人家去給我幫忙。”

彭老大一愣道:“採石場?我去能幹個啥?”

孟奎說:“當然不會讓你挖石頭挖沙子了,你去搞管理,主要負責沙石的加工和裝車運輸,你主內我主外。”

彭老大疑惑道:“孟奎啊,你咋就想到叔了?叔這幾年就會割麥子打小工,別的啥都不會了。”

孟奎說:“叔啊,要說嘛,想幹這活兒的人多了,老總還推薦他妹夫呢,但我一開始想到的就是你。當初我高中畢業,找了個媳婦人家嫌房子破,借個錢別人說我是個沒出息的書呆子,怕是還不上沒人敢給借,只有你借了我兩千塊,到現在我都沒還呢!現在有這麼個機會了,我怎麼能不報答你呢?再說了,我也不是韓信亂點兵,而是相信你的能力,當年能同時管理三個金窩子,一般人是沒那個能力的!”

彭老大眼圈發熱道:“那就好啊!看來我當年也沒有白乾。”

孟奎說:“那當然了!叔,那就這樣說定了,過完年我們就出發。不過啊叔,到時候你可不要太大方了,不要把礦上的砂石白白送人了。”

彭老大氣惱道:“滾犢子!挖苦你叔是不?”

彭老大沒有想到,當初沒人看得起的孟奎,這幾年真是出息了。他原來的老闆有一家規模很大的建築公司,採石場的砂石供不應求。彭老大也沒有辜負孟奎的信任,把採石場管理得井井有條,到了年底,孟奎累計給他發了六萬多的工資。

彭老大在孟奎的採石場幹了幾年,不但還清了債務,兒女的學費不用發愁,而且生活迅速改善了,成了村裡數得著的富裕戶。

兒子畢業後,分配進了蘭州的一家大醫院,如今早已是主治醫師。女兒也很爭氣,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商學院,畢業後進了西安的一家計算機公司。

說起女兒的就業和婚姻,也是一個很有戲劇性的故事。她大學畢業後,已經不包分配了,找了幾家單位都不滿意。後來竟然有個人找上門來,說是可以去他的公司幹,一起創業。你猜這個人是誰呢?就是村裡蔡三嬸的兒子蔡福生!

那小子財院畢業後,竟然放棄了統一分配的財政局工作,自己選擇了西安的一家計算機公司。後來被派駐北京幹了兩年,回來後自己開了家公司,主要搞軟件開發。女兒去西安看過之後,十分滿意,跟蔡福生一起創業去了,沒想到這一去,兩個人談起了戀愛。

如今他們的公司已經頗具規模了,員工二十多個,都是本科以上學歷,女兒是董事長,女婿是總經理。彭老大沒有想到,當初資助的學生娃,竟然是自己的女婿!

彭老大(民間故事)

後來彭老大回到村裡,和老婆一起服侍兩位老人,直到他們先後安然昇天。二老的喪事都辦得很隆重,村裡的人都來幫忙,只因為彭老大的人氣在那兒。

再後來彭老大夫婦都去了蘭州城,生活在兒子身邊。當時他六十多了,卻還是閒不住,經過考察之後,開了一家中式快餐館,主要供應排擋和麵食。他的餐館很快火爆起來,一到飯點就會顧客盈門,你說為啥原因呢?只因為他是個大方人,飯菜分量足,肉片兒多,免費添加米和麵,吃多少都行。

現在的彭老大早已是彭大爺了,每年還要回老家轉轉,帶點禮品,看望一下老鄉親、老朋友。他說他這一輩子夠本兒了,唯一的遺憾是,當初吹了個大牛皮,卻沒有給家鄉修個敬老院,沒有設立一個“彭老大”獎學金。

朋友們記得來個關注哦,多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