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日軍為何沒有專門的狙擊手?


電影《兵臨城下》塑造了兩大狙擊高手,分別是蘇聯的瓦西里·扎伊採夫和德國的科寧斯少校,他們在遍地瓦礫的斯大林格勒城內,依託殘垣斷壁展開對決。在二戰的歐洲戰場上,狙擊手的存在是一個普遍現象,無論是在芬蘭、蘇聯,德國還是美國,都有很多優秀的狙擊手。蘇聯女狙擊手柳德米拉·米哈伊爾洛夫娜·帕夫柳琴科憑藉一支帶瞄準鏡的狙擊步槍,先後打死了近三百名德國士兵和軍官,成為了蘇聯的民族英雄。

然而有一個現象令人感到奇怪,那就是在亞洲戰場上,日本似乎從來也沒有出現過叫得出名字的王牌狙擊手,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日本沒有狙擊手嗎?當然不是,日本不是沒有狙擊手,而是幾乎人人都是狙擊手。在一戰之後,日本改革了兵役制度,為了給將來可能的侵略做好準備,他們對士兵進行了近乎殘酷的射擊訓練。

訓練要求是,300米的伏靶,五發要全中,三發在九環以內,時間只有2到4秒。做不到的士兵,除了捱打,還沒有飯吃。在這種環境下,二戰初期的日本士兵幾乎個個都是神槍手。這一點,從與之交戰的國軍士兵的記錄中就可以看出來,國軍士兵說,日本人的槍像是長了眼睛,專門打中國士兵的腦袋,而且幾百米開外一槍命中,極大的打擊了中國軍隊的士氣。因此在戰爭的初始階段,國軍往往是要以10比1的比例才能殺死一名日軍。

既然人人都是神槍手,當然也就談不上所謂的狙擊精英了,此外,日本軍隊講究的是團隊意識,集體作戰,不像歐美國家一樣提倡個人英雄主義。你打得再好,也只是團隊中的一員,不會刻意去進行宣傳。其實到了二戰後期的塞班島戰役,硫磺島戰役和沖繩島戰役時,日軍是集中了一批狙擊手。不過他們沒有存活的機會,因為只要開出一槍,暴露位置,美國人就會呼叫炮火將狙擊手所在地炸平,導致狙擊手屍骨無存。


動如脫韁兔

先感慨一下,你以為東南亞美軍用火焰噴射器噴樹是為了烤椰子嗎?

所以說,二戰中日本不是沒有狙擊手,而是沒有戰功彪炳的狙擊手,比如白色死神瓦西里扎伊採夫,張老爺子等。

為什麼會這樣,個人感覺有三個原因

一:戰術原因,步兵戰法中沒有特定的精準射手及狙擊手的位置。日本人對於軍人的射擊訓練看的比較重,結果沒有對個別有天賦的人才進行專業化培訓,而是大而化之的要求普遍成績,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人人都是精準射手,也就是人人都可做,人人都做不好。


圖為比較少見的帶2.5倍鏡的99式狙擊步槍,其實就是增強版38大蓋,口徑增加為7.7

第二,槍不行,6.5的子彈加將近1米的槍身,好處是準度大,後座小,槍口焰小不易被發現。缺點,威力偏小,瞄準具極限400米,超過400米打不中人。其實還是戰術問題,沒有配套的狙擊戰術。

因為99式狙擊步槍口徑增加為7.7,裝藥量增大,實際上槍口焰小這個優點被抵消掉了,後期東南亞日軍基本上繼續用97式狙擊步槍,也就是帶了3倍鏡或者8倍鏡的38大蓋。。。

三,人不行。提起二戰日本軍人基本上第一反應鬼子,第二反應就是武士道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態度是就算沒有相應戰術也沒出現天才狙擊手的原因。


圖為二戰後期東南亞日軍狙擊手,帶8倍的99式狙擊步槍。

看圖就能發現,丫蹲樹上。。。對於狙擊手來講,這是找死。。。

因為不能打一槍就跑。。。

能出名的狙擊手,不是打的準,是能活下來。

日軍因為其不要命的精神,導致狙擊手生存率極低。節選一段中國遠征軍的回憶錄:

狙擊手之所以要被綁在樹上,是因為即便被我軍發現後擊中,也不會掉下來,仍然能夠持續射擊直至逝世,底子不作要逃走的想象。接班的狙擊手爬上樹替前一位鬆了綁,然後又讓對方把自個綁好才離去。

其實不只是蹲樹上,還有蹲坑的。

學名,蜘蛛洞。。。

正所謂,人在做,天在看,蹲坑都是王八蛋。老陰比是吃不到雞的。。。

綜上所述,日軍二戰時期,並非沒有狙擊手,而是沒有成名的狙擊手,


滿船清夢壓熙和

島上的爬樹日軍算不算狙擊手?

裝備著2.5和後來4倍鏡的99式算不算狙擊步槍

專門的狙擊手這個概念其實到現在各國都有不同的認定標準,不要說二戰那會了。打得準的精準射手,神槍手,打冷槍的都可以說成是狙擊手。


瘋狗的輕武

日本軍隊是二戰中對射擊訓練要求最嚴格的軍隊,使用的三八和九九步槍精度也是二戰老式栓動步槍中精度最好。在關東軍中一個班必有二個甲等射手,這意味著他們對三百m機械瞄準的極限射擊距離目標有著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命中


甯先生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