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金普新區民企攻克世界級難題 “華龍一號”成功交付填補我國該領域的空白

金普新區民企攻克世界級難題 “華龍一號”成功交付填補我國該領域的空白

6 月12 日,大連金普新區普灣經濟區傳喜訊:位於三十里堡臨港工業區的大連三環複合材料技術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環復材”)攻克傳統核電軸承在全廠斷電情況下的安全隱患這一世界級難題,自主研發的“華龍一號”核主泵複合材料軸承首批產品成功交付。這一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主泵自潤滑推力軸承產品,填補了我國該領域的空白,並將引領國際新型複合材料軸承的研發方向。

金普新區民企攻克世界級難題 “華龍一號”成功交付填補我國該領域的空白

首批交付的核主泵複合材料軸承包括主瓦、副瓦軸承件共108個單品,將直接應用於“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5號機組。當日的產品交付儀式上,普灣經濟區、三環復材和客戶方哈爾濱電氣動力裝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共同見證了交付時刻,並觀摩了產品試驗、生產等流程。“對產品的試驗,累計啟停56 次,經歷了高溫、斷冷卻水等殘酷工況,累計試驗了2012 小時,完好無損。”三環復材副總經理、技術中心主任劉長波介紹。

“華龍一號”是推進實施中國製造2025 的標誌性工程,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核電技術。反應堆冷卻劑泵(核主泵)被喻為核電站一回路系統中的“心臟”設備,其軸承是核主泵的核心部件,為“心臟”的搏動提供保障。傳統軸承使用的是巴氏合金材料,在SBO (全廠斷電) 情況下將發生磨損,存在極大安全隱患,且壽命較低。三環復材歷經3 年多的努力,研製開發成功的核主泵高性能(水潤滑)複合材料推力軸承,已獲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授權(ZL201510486583.8),並已通過PCT 國際專利合作組織向美國、歐洲、日本、俄羅斯提出發明專利申請。在今年5 月的評審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於俊崇、蹇錫高等13 人一致認為:該產品設計方法先進,結構合理,製造工藝和選材優良,性能指標滿足技術條件規定的無頂油惰轉停機(SBO 工況)等全部工況在內的技術要求。

金普新區民企攻克世界級難題 “華龍一號”成功交付填補我國該領域的空白

“首批產品成功交付,標誌著我們從研發立項、產品試製、苛刻試驗到最終專利產品應用的完美轉身。”三環復材董事長魏東表示,“我們將繼續加大研發力度,為我國核電自主研發事業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高性能產品。”

三環復材是專業研究、開發、製造減摩耐磨自潤滑複合材料滑動軸承的高新技術企業,於去年4 月在“新三板”掛牌上市。企業多年來榮獲“中國市場(十佳) 軸承滿意品牌”“最具自主創新能力企業”等稱號,現有註冊“FZ”系列產品十大類,獲35 項國家專利, 廣泛應用於水工機械、水利發電設備、冶金礦山設備、重型機械、工程機械等領域,已在三峽工程等多個國家重點工程中替代進口。目前,企業正在以創國際品牌自潤滑軸承為目標,聚焦水電、核電等清潔能源細分市場開發軸承總成產品,以期建立能源行業軸承系統大數據中心,向現代化、專業化方向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