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水稻种植分蘖期,该如何管理水稻?

乡村波比


水稻分蘖期的管理是个重点阶段,关系着生殖生长期的有效穗数和最终的产量。水稻分蘖期是指移栽返青后到孕穗期这个阶段,那么有什么管理的重点呢?还是那几样,水、肥、虫、病、草。



1、肥料。返青后及时施用蘖肥。蘖肥一般是单纯的施用尿素,大概是尿素总量的30-40%左右,视土壤肥力情况而定,也可以依据测土配方施肥推荐用量施用。注意氮肥的用量要合理,以免氮肥过量出现的旺长情况。可以适当的追施氨基酸类叶面肥和微量元素,建议叶面喷施,叶片吸收较快,肥效反应也较快。

2、水分管理。分蘖期由于需要施用返青肥和二次封闭药的情况,需要一直保持水层。但是水层不建议深水层,保持5-7厘米即可,在用肥或者用药阶段若发现水层不足要及时补水;在封闭药持续期完成之后要排干田面积水,适当的晒田,让田面和根系透透气,改善田面土壤理化性质和根系生长情况,排出由于长期浸水以及残留秸秆、根系腐烂产生的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在用药结束之后及孕穗期之前可采取浅湿干的间歇灌溉措施,尽量争取在进入七月份雨季之前多晾几次田。东北黑龙江地区一般在6月20-25日左右田间茎数能达到目标茎数的80%左右,此时需要更大程度的晒田,控蘖、控制旺长的趋势。同时可以喷施芸苔素、微肥等调节水稻的生长和增加有机物在水稻体内的积累。

3、虫。分蘖期水稻易遭受潜叶蝇、负泥虫危害。移栽后至6叶期,由于叶片角质层较薄,易受潜叶蝇危害。潜叶蝇虫害严重可导致大部分秧苗处于停止生长的情况,并且由于大量叶片的损失而引起同伸分蘖的缺失,减少有限分蘖的数量影响后期有效穗的数量。所以在移栽后需要进行一次潜叶蝇的药剂防治,一般来说,潜叶蝇需要防治2次左右,毕竟移栽至6叶期需要将近20天的时间。


而负泥虫则在破口期之前都可能发生,啃食水稻叶片。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的积累。因此,在发现有负泥虫虫情发生时,需要立即进行防治。在进行药剂防治时,可以搭配一些叶面肥混合作业。防治虫害的同时还能补充养分。

4、草。移栽后的二次封闭是防治草害的一个有效手段,需要在杂草未钻出田面时及时施用,并且保持5-7厘米水层在7-10天左右。需要注意药量,不要出现药害;在讽刺除草失败后,要在孕穗期之前进行茎叶处理或者人工薅除。无论是那种方法都是越早越好。需要注意的是防治稗草的五氟磺草铵既稻杰一个生育期只能施用一次。


5、病害。随着水稻的分蘖,在即将封行或者已经封行后,叶片由于风力、雨水等作用相互摩擦,易出现伤口,此时一些病菌会趁虚而入。叶瘟、胡麻斑病、细菌性褐斑病等会随时出现。所以要及时的进行药剂防治,将影响控制在最小。

以上是我总结分蘖期管理得一些重点,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水稻种植分蘖期,该如何管理水稻?看似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但不同区域不同海拔不同种植模式种植的水稻,在管理上也是存在差异的。

清江鹤寄居地海拔九百米至一千一百米。是典型的二高山气侯特征。高温时段集中,早上下午退凉早,全年多阴雨天气。因此水稻生产多以中早熟品种为主。与海拔八百米以下的低海拔区在管理方式及时间安排上有区别。



一,因田因苗适时适量早施分蘖肥。

一般水稻移栽后十五天左右就开始发蔸分蘖,栽后一个月时间内为水稻分蘖的有效期,以后分蘖的苗子基本上就是无效分蘖。因此,整个有效分蘖期的时间就只有那么十五六天。早施分蘖肥有利于提高水稻分蘖的速度和缩短分孽时间,故在基肥的基础上,早施重施分蘖肥,对水稻秧苗的营养生长极为有利。

二,科学管水适时晒田以促分孽,苗足深水控蘖抑制无效分蘖。



看好苗管好水,浅水利于分蘖。对于那种特殊性质的地块还要保湿分蘖重晒田。施用过有机肥的地块,还要提倡早晒重晒,不然移栽后一二十天内,当遭遇极端低温时极易引起坐蔸。对于水源条件不好的地块,如高塝田,沙质田一般不适晒田,但要浅水分蘖。

三,防治水稻分蘖期僵苗坐蔸。



这是分蘖阶段经常出现的毛病。只要水稻出现僵苗坐蔸,十天内不能恢复生长的,基本上对水稻分蘖已经造成了影响。即便后期有许多的植株分蘖株,但结实率明显降低,因此,管理好分孽期幼苗防止其僵苗坐蔸,是此阶段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四,做好分蘖期水稻的土肥水管理避免水稻营养性障碍出现。

这个东西与施肥有关。但不仅仅限于此。还与中量,微量元素营养物质的补充有关。



比如田间水稻缺锌时,水稻分蘖就会停止。而且还会出现秧叶叶枕错位,植株矮化。农村经常称这种情况为"撮箕叶"。也是山区水稻分蘖期容易出错的一个问题。

五,做好水稻根结线虫,稻杆蝇,鳃蚯蚓等害虫对水稻生长的危害。

水稻根结线虫可以刺激水稻根系,致水稻患感水稻根结线虫病。鳃蚯蚓看似很柔弱但能使水稻根系生长发育不良,容易引起水稻坐蔸。稻杆蝇的危害比较直观,但不防控,它能让原本分孽得极好的水稻,赿长赿矮,赿长赿缩,直至枯死。


清江鹤


水稻分蘖期是水稻种植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是能否培育出足够数量的有效分蘖,形成合理的叶面积,培植强大的根群,打好丰产架子,打好后续生长阶段物质基础的关键时刻;也是决定每亩穗数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田间的灌溉,排水,施肥等都要严格把控。

什么是水稻分蘖?

水稻主茎一般有11-19个节,每节各长1片叶,叶腋内均有1个腋芽,腋芽在适当条件下生长而成分蘖。其中靠上部的3-5个节一般不发生分蘖,只有靠近地面的密集节上的腋芽可形成分蘖,所以称为分蘖节,着生分蘖的叶位称为蘖位。从主茎生长出来的分蘖称作第一次分蘖,从第一次分蘖长出来的称作二次分蘖。



  • 分蘖期的田间管理和注意事项
  1. 注意温度。分蘖的最适合气温是30-32℃,最适合的水温为32-34℃。气温过低或过高,会导致水稻分蘖缓慢或停止分蘖。
  2. 注意光照。水稻分蘖期间,需要足够的阳光。如一直是阴雨寡照,则分蘖会延迟,分蘖数减少。
  3. 注意水分。保持浅水对水稻分蘖有利。在浅水层下可提高土壤营养元素的有效性。无水或深水易降低泥温,抑制分蘖发生。
  4. 此外还要注意栽插时的深度。以2厘米左右为好,栽插过深,分蘖的节位上移,会延迟分蘖,如果秧苗本身为弱苗,深插还会造成僵苗。
  5. 注意营养元素。分蘖时对氮的需求量要偏多,氮元素能促进分蘖旺盛。

  • 避免分蘖过多的管理办法
  1. 分蘖期虽然喜氮肥,但是过量的话,导致秧苗营养过于充足,造成分蘖过多。分蘖期肥料最好分两次施,以肥来调节和利用最适分蘖节位、控制中期群体。
  2. 把握好搁田的时间,掌握搁田的标准。一般稻田爽水性良好的要轻搁,而黏土、低洼稻田可重搁。阴雨天气、苗数较多、苗势较好的田块要适度重搁,苗数较少、长势较差的要轻搁。


  • 避免无效分蘖的管理办法
  1. 无效分蘖是后期所发生的分蘖,多数会中途停止生长,不能成穗,会浪费养分。
  2. 分蘖末期要排水晒田,适当减少稻田水分的供给,防止分蘖过多。
  3. 拔节后要减少肥料撒施以及叶面施肥,特别是氮肥的用量。
  4. 插秧返青后,宜浅水勤灌,以提高水温、泥温,促秧苗早发分蘖,多发低位大蘖,抑制无效分蘖的发生。


以上就是阿华总结的关于水稻分蘖期田间的管理及注意事项,这个重要的时刻一定要谨慎操作,可作为参考,还需结合当地及田间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大家好,我是土生土长的三农基层工作者,立志做一道本土和外界的桥梁,分享本土好技能,传播头条新知识。支持我,请关注我,一起为勤劳善良的农民朋友助力。

阿华记农


感谢大家的认可,可以关注一下,我会持续为大家找到最全面对三农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很高兴为大家解疑答惑!

一、促蘖:应采取浅水促蘖的方式,保持水层2—3厘米,不可上深水,不可重晒。如果田间有冒泡、异味、黑根、灰根,或根系向上伸展等缺氧或有毒气体浓度过高情况,应撤水晾田,即田间泥面无水而脚窝有水,充氧壮根后及时上新水。浅水可以平衡昼夜温差,提高泥温,促进分蘖芽生长。

二、施肥:水稻进入8叶是施用调节肥的时期,但应注意,8叶施肥量仅占全生育期施用氮肥总量的10%左右,不宜过多,否则肥效是反应在10叶,10叶是水稻颖花分化和拔节阶段,将造成基部第一节间伸长,易倒伏。如果此时出现田间不平,青黄不均,或有脱肥情况,应及时补充氮肥,以防止脱肥影响分蘖或造成田间生长不均衡。建议用硫铵,公顷用量为50—60公斤。施肥时要看田间长势,颜色深浓不追肥,黄、稀、瘦、矮处要适当调节。

如果苗长势弱,到分蘖末期可喷一次以色列水稻专用叶面肥诺普丰,对水稻提苗质量、壮苗、抢积温有比较好的效果。

三、水层:8叶期应进行晒田控蘖,分蘖量不足的地块,建议延缓晒田,以浅水促蘖,待6月25日后田间每平方米达到600株时再晒田。如果有异味或冒泡等缺氧情况可晾田充氧壮根,恢复根系活力。分蘖够用的要及时晒田,要在拔节前晒,晒田标准是地表有微裂时再上新水。拔节后采用“浅—湿—干”的方法灌溉,以保证根系不缺氧。7月10—20日是水稻减数分裂期,遇低于17度低温应上深水护苗,建议在夜间气温低时上水,或通过晒水池晒水进田。

四、除草:田间杂草较多的地块,建议采取茎叶处理的方法,以苯达松为主,分蘖期间尽量不用2-甲4氯,防止药害。稻稗可采用氰氟草酯防除。分蘖期水稻对药剂敏感,除草要选择安全性高的药剂。

五、防病:肥量和密度大的地块,如果长期淹灌会造成水稻根系缺氧,根量小,长势弱,抗病、抗倒伏能力低,易发生纹枯病、稻瘟病等,纹枯病是造成倒伏和减产的重要因素。

防治方法:必须坚持“浅—湿—干”灌溉法,即前水不见后水。每次都要待田面落干至有微裂时再上新水,这样才能排出有毒气体,恢复根系活力,提高抗病、抗倒伏能力。


寻味大巴扎


水稻是一种稻属谷类作物,原产于中国和印度,水稻在我国的种植有几千年的历史,目前世界上也将近一半的人口都以水稻为主食。水稻与小麦是我国主要的两种主食,水稻的主产区分布于东北、长江、珠江流域。我国水稻的种植技术与管理在全球都有罕见的贡献,袁隆平、朱英国、胡代书几位有着影响全人类的科研成果!

在汉川也是水稻种植的主产区之一,根据您的问题我给予您一些建议,您可以参考一下。

1、水稻的分蘖期

水稻的分蘖是水稻的一种固有的生理特性。水稻的分蘖期是指水稻从分蘖开始到水稻幼嫩穗分化开始的一个时间段。这个时间段是增加水稻穗数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整过过程大概能持续30天左右,一般在每年的6月开始进行。

2、水稻分蘖期如何施肥

水稻的分蘖期的管理很重要,这个时期会直接影响到水稻的穗数增加。蘖肥最好在水稻返青期结束之后或水稻插秧结束以后施入,目前正处于五月中旬是水稻的返青期,可以着手准备进行蘖肥的施入。

蘖肥一般分两次施,第一次施肥可施入80%,第二次可根据分蘖期田间情况施入。分蘖肥切勿迟施或晚施和氮肥的过量摄入,如果施肥过迟或过晚会引起水稻大量的进行无效分蘖和过早封行;如果氮肥摄入过多会导致水稻基部节间过长,抗倒伏能力大大下降。


农村人冬子


水稻分蘖期是水稻一生中关键的时期之一,如果这时期田间管理得好,对水稻的高产有很大很关键的作用。相反,如果管理不当,也会直接影响水稻的丰收。

1.水稻分孽,正是蓬勃长势的时候,需要吸收很多的营养。这时应保证有足够的肥料供秧吸收,这时期要保证秧的氮肥供应。

2.水稻分孽,其根系也正同时向四周延伸,以吸取水份和营养,这时要保证田间有水,但水深不能淹过茬口,要在茬口之下,最好是保持一层薄水,这样对促进分蘖大有好处。

3.水稻分孽期,气温渐高,秧苗嫩鲜,田里病虫害增多,这时期要防治稻蓟马、稻纵卷叶螟、、负泥虫、潜叶蝇等等虫害。还要防治叶瘟、、恶苗病、细菌性褐斑等等病害。

4.水稻分孽期,秧还没有覆盖大田,新一批草又开始长生,这时应除去这些新的嫩草,以避杂草侵占稻秧的空间和营养。

5.分蘖差不多的时候,就要及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


一生好人大司马


水稻种植分蘖期,该如何管理水稻?

分蘖是小麦、水稻等禾谷类作物的重要特性,而水稻的分蘖期则是指水稻从移栽以后到幼穗分化的阶段,再次期间大约需要经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具体因为品种、移植和育秧方式不同而有变化。水稻的分蘖期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回青期(移植的)、有效分蘖期和无效分蘖期。那在水稻的分蘖期该如何管理好水稻呢?农夫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入手:

合理灌溉

水稻的生长是离不开水的,而在不同的阶段对水的需求量也是不同的。当水稻进入到了分蘖期以后,合理的灌溉就至关重要了。在插秧以后,应该保持水田至少有三四厘米深的水,这样才能促进移栽的水稻快速生根,并且得以迅速返青活棵。当水稻返青以后,就要控制水田里水的量了,最后是以浅水灌溉为主,在此期间保持水田里有两三厘米深的水层即可。而在水稻分蘖达到预计产量要求的时候,也就要开始晒田了。在晒田的过程中,一般是胶泥田、低洼田、过肥田重晒,而砂质田、瘦田则轻晒。晒田时的一个原则就是田面上有小的裂缝,并且脚踩在上面不下沉为止。

施肥管理

水稻分蘖期是水稻形成产量的重要时期,因此施肥管理一样很重要。当水稻返青后就需要开始对其进行追肥了。在此过程中,可以对其施尿素,建议是亩施尿素八九斤为宜,采用直接抛洒的方式。而在施肥的时候,一样要注意,那就是肥田要少施,而瘦田则要多施。同时在一些长势良好的地方也可以少施肥,而长势差的就要酌情多施肥。

病虫害防治

在水稻的分蘖期需要注意的病虫害主要有主要虫害有螟虫、稻飞虱。如果是稻飞虱的防治的话,建议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克或80%敌敌畏100毫升、25%扑虱灵20克加水40~50公斤喷雾。而水稻螟虫的防治方法,可以使用2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或90%晶体敌百虫200克、25%杀虫双水剂200毫升、80%杀虫剂50克,加水40~50公斤喷雾防治。

以上就是农夫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如果大家有不同的看法的话,也可以大家一起交流哦!最后,农夫还想在多嘴一句,那就是以分蘖期是水稻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希望广大种植户要引起重视哦!


农夫也疯狂


关注稻麦巴巴头条号,在第一时间了解、学习更多三农资讯。

稻麦巴巴团队宗旨:用最质朴的语言,帮助农民分享经验,高产技术,解决实质性难题。

水稻分蘖期生长中心就是促进水稻根、叶、蘖等营养器官增殖。


分蘖期也是决定亩有效穗数关键时期,同时也为分蘖期后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穗大粒多和高产奠定基础。


直播水稻分蘖期和栽插水稻管理大同小异,所以管理既要促进前期分蘖,适当控制后生分蘖,又要促进根系生长,使根系发达。


直播水稻分蘖期的管理技术措施:


1、 及时移稠补稀。


水稻三叶期后,宜在阴天或小雨天气时,及时拔除水稻密度过大区域秧苗移栽至秧苗过稀不足区域,以利田间水稻植株均匀分布,受光均匀,促进生长。

2、 及时追施肥料。


水稻三叶期后进入分蘖期,水稻三叶期也是水稻种子养分消耗殆尽转向根系提供养分的过渡阶段,一般育苗秧田2.5-3叶期要及时追施断奶肥,直播秧田对于底肥充足的断奶肥可以不用追施,一般在水稻4-5叶期,对肥力中等田块亩追施10-20斤尿素以利促进水稻快速分蘖生长,以利成穗。对没有追施底肥,或底肥不足田块宜提前追施,肥料宜选用高氮复合肥加少量尿素为宜。


3、 加强水分管理。


水稻分蘖期田间不宜积水过深,宜保持3-5厘米浅水,或保持田间湿润状态,以利促进根系生长,避免干旱水分不足,影响水稻分蘖生长。水稻亩株数达到计划株数的85%左右,宜及时停水,并排水进行晒田。

4、 水稻化除。


对没有封闭除草田块,或封闭效果不好的,宜在水稻四叶期后,排干田水,亩选用10%双草醚20毫升或6%五氟磺草胺80-100毫升等药剂加10%氰氟草酯60-80毫升喷施防除,基本对田间大部分杂草均有较好防效。对双草醚、五氟磺草胺或氰氟草酯等抗性严重地区,可以选用双环磺草酮或灵斯科或丙嗪嘧磺隆或卫稻夫等喷施防除。


5、 病虫害防治。


一般主要防治钻心虫、稻飞虱、稻蓟马或纹枯病等。


可以选用康宽或甲维盐虫酰肼等药剂加吡蚜酮或烯啶虫胺等药剂加苯甲嘧菌酯或拿敌稳等防治,同时能兼防稻瘟病等病害。


总之,直播水稻分蘖期,以促进水稻分蘖,生长健壮,利于成穗为管理重点,具体以上措施可以结合田间实际等灵活进行。

稻麦巴巴团队宗旨:用最质朴的语言,帮助农民分享经验,高产技术,解决实质性难题。

关注稻麦巴巴头条号,在第一时间了解、学习更多三农资讯。


稻麦巴巴


对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主要注意一下一下两个方面,有助于水稻分蘖。

1.田间水量管理。当灌溉使用的水温平均在20度时水稻开始分蘖,这时田间的温度控制很重要,要做到白天田间水量要少,浅。这样可以避免温度过高影响水稻更好的分蘖。晚上要适量加水,保持深水位。这样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创造出更好的分蘖环境。

2.适量施肥和除草。水稻在分蘖期需要更多的吸收营养,在插秧后25天要及时追施适量的氮肥(促进分蘖生长的复合肥料),使水稻内部组织加快生长和分蘖。也要做好除草工作,因为杂草也会吸收肥料的营养。

总之,水稻分蘖期是很重要的阶段,分蘖越多收成越好,除了以上两方面,还有很多要注意的管理。





发现新农


后期要把田里水放干烤田,将稻苗转成带点青黄色,田里走人不沉,这样控制无效分蘖,已经分蘖的能出稻整齐,田烤好后上水追钾肥及复合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