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高州醫院“村醫通”惠及十萬農村家庭

編者按 近年來,高州市人民醫院致力於“思想建黨文化建院,辦有序的有情懷的公立醫院”,在醫院黨委的堅強領導下,該院廣大幹部職工上下同心,努力踐行“行醫以德為先,服務以誠為本”的價值觀,在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成績,高州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鎮、大病不出縣”的醫改目標,還吸引了23個省市地區的患者前來就醫,成為新時代醫改的一面旗幟。為此,本報推出該院“辦有序的有情懷的公立醫院”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高州醫院“村醫通”惠及十萬農村家庭

日前,一支由高州市人民醫院黨員醫護專家組成的“健康小分隊”來到該市荷塘鎮荷塘村村民阿偉家裡,為其複查身體。兩個月前,阿偉因為突發急性心梗差點丟了性命,而將他從死神手裡救回來的,除了醫術精、效率高的白衣天使,還有高州市人民醫院傾力打造、像守護神一樣日夜陪伴著廣大村民的“村醫通”。

全天候保障:“村醫通”覆蓋443個村委會

高州山區交通欠發達,部分鎮村地勢複雜、山路陡峭,農村群眾出城看病不容易。為了提高基層群眾的健康水平,增強村民瞭解和預防疾病的能力,高州市人民醫院今年創新推出了“村醫通”黨建+舉措,以23個黨支部分片“承包”23個鎮,並在該市443個村委會中建立微信群,不僅把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普及醫療健康知識結合起來,而且免費為村民釋疑解惑,提出治療意見。

阿偉病發時,妻子黎姨就在他身邊。“當時他突然感覺胸口好痛,全身大汗淋漓。”黎姨一度心慌意亂,但受益於經常在“村醫通”微信群學到的健康宣教知識,她很快冷靜下來,沒有“忍、等、拖”,而是緊急將丈夫送往醫院救治。當救護車載著阿偉返程時,車上的醫護人員已經對他進行了檢查,並實時與在院醫生溝通。院方第一時間做好手術準備,開通一鍵式“綠道”(先救人、後收費,繞行急診及重症監護科室),迅速為阿偉疏通閉塞血管,使其轉危為安。從進入醫院到血管開通,僅用了36分鐘。

高州醫院“村醫通”惠及十萬農村家庭

高州市人民醫院村醫通相關醫療專家、黨員及群主在荷塘鎮回訪村民。

該院副院長黃春明告訴記者:此類急性心梗屬於高危疾病,時間就是生命。家屬的理解配合為治療贏得關鍵時間。遺憾的是,在現實中,許多病人的家屬因為缺少這方面的知識,在危急關頭把寶貴時間用在了諮詢和其他事情上,因而延誤了救治時間。阿偉的幸運之處就在於,黎姨在今年5月就加入了“村醫通”微信群,並從中瞭解到有關健康知識,心裡有了一些底,所以她一分鐘也下耽擱就把丈夫往醫院送,對於醫院的救治方案完全支持。

遠程諮詢會診: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這個也是灰指甲嗎?現在在哺乳期,怎麼治療比較好?”

“是灰指甲,可以外搽爐甘石洗劑,每天堅持搽,過了哺乳期如果還不好再吃藥。”

“很難根治嗎?會不會傳染給寶寶啊?”

“是的。肝腎功能正常的話都要吃藥三個療程。有傳染的可能,要經常保持腳乾燥。”

這是前天晚上“村醫通”高科村微信群裡的一段對話,對話者是該院骨外科一區主任、群主鍾誠凡和村民向陽。這個微信群現有494人,大部分是高州市根子鎮高科村村民。

高州醫院“村醫通”惠及十萬農村家庭

高州市人民醫院建立遠程醫療網絡中心,與鄉鎮衛生院和村醫“上下聯動”,共享優質醫療資源。

除了群主,群裡還有醫師或護士兩名,另有一名監督員。這是每個“村醫通”微信群的標配。他們都是共產黨員,既承擔黨建宣傳任務,也義務為村民提供健康諮詢及遠程會診。

每天從早到晚,醫護人員與村民們在微信群裡順暢交流,毫無違和感。為更好地服務群眾,該院還成立了以院長王茂生為群主、由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組成的專家群。每當“村醫通”裡出現跨專業的問題,群裡的醫生就會把相關信息轉到專家群尋求解答。

自今年4月高州市人民醫院推出“村醫通”項目以來,該市已有近十萬村民加入“村醫通”微信群,惠及十萬農村家庭。“村醫通”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為農村群眾編織了一個健康惠民保障網,也為實現患者“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鎮、大病不出縣”的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尹兆平 湛堅 林巧文 楊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