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文学理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冬之小岑


很多人,包括中文系科班出身的学生,也会常常犯下一个严重的错误:文学是文学、文学理论是文学理论。

在他们看来:文学,就是文学作品,就是研究的对象,犹如农人耕作时的土地,也像厨师烹饪时的原料。

而文学理论,则是研究的工具,犹如农人耕作时的镰刀锄头,也好比厨师烹饪时候的锅碗瓢盆。

于是,在这些观念里,文学理论变成了文学之外的东西,变成了从文学中抽象、升华出的东西,变成了一种极为晦涩难懂、脱离实际的东西。大家还美其名曰: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仿佛认识到了这种客观规律,就可以透彻的洞察文学的秘密。

更有趣的是,文学理论具有强烈的思辨性,特别是西方文学理论这一块,与西方哲学有着几乎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就对应着存在主义文论;比如精神分析学,就对应着精神分析文论;解构主义,则对应着解构主义文论等等。

所以,很多文学爱好者,特别是中文系的学生,学着学着,就会变成了文学理论爱好者。

为什么?

因为文学作品读多了,就能看出套路了,就会觉得腻歪了,自己就会解构这些作品了。

而文学理论则富有思辨色彩,比较烧脑,比较考验一个人的哲学思维和抽象能力,有挑战性,于是很多人其实是只读文学理论,不读文学作品的。

在中文系,大一的时候,一个男生可以和女生吹嘘红楼梦张爱玲莎士比亚;大二就得吹嘘徐盱黄景仁尤瑟纳尔才行;大三就不能再吹嘘文学作者了,要吹嘘福柯巴丢保罗利科等等文学理论学者才够逼格;到了大四,该找工作 找工作该保送保送该考研考研该出国出国,就是另一码事儿了。

所以,文学理论到底是什么存在?

还是乔纳森卡勒说的好:“文学理论是由思想和作品汇集而成的一个整体”(《文学理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这是我自己的书,很难买到,下面的图是新版,凤凰出的。)。

文学理论本不应该和文学分开,不应该有脱离文学的文学理论,只谈文学理论而不谈文学的都是异端。

所以,热衷于理论的人们,不如暂时低下头颅,看看脚下的大地吧。


danybo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