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5 盐城历史名人之三国烈士臧洪

臧洪(160年―195年),字子源(一作子原 ),广陵郡射阳县人(治所在今宝应县射阳湖镇,据盐城文史专家考证,彼时大纵湖区域为古射阳县境内,臧洪故居在此区域内,故文史专家认定,臧洪是盐都区大纵湖人,并载入1993版《盐城县志》),故汉末群雄之一。太原太守臧旻之子。为人雄气壮节,曾为关东联军设坛盟誓,共伐董卓。袁绍非常看重臧洪,先后让他治理青州和担任东郡太守,臧洪在这些地方政绩卓越,深得百姓拥护。后臧洪因袁绍不肯出兵救张超,开始与其为敌 ,袁绍兴兵围之,经过几番恶战,臧洪被袁绍所擒,慷慨赴死。

盐城历史名人之三国烈士臧洪

臧洪体格魁梧、博学多才,被称为海内奇才。臧洪十五岁时,因其父的功绩被拜为童子郎,后被补任为县长。中平(184年-189年)末年,臧洪辞官回家,被广陵太守张超聘为功曹(助手)。 当时董卓,董卓杀少帝刘辩,擅权妄为、飞扬跋扈,臧洪预感到天下大乱,于是劝张超道:"现在汉室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乱臣贼子还没有受到惩罚,这正是天下义烈之士报恩效力的时候啊。现在广陵郡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如果动员民众可以征得二万人,以此来诛杀铲除国贼,给天下人做个榜样,那将是最大的节义呀!"张超听从了他,与臧洪到陈留去见兄长张邈,商议起兵之事。两人一拍即合,于是有了酸枣会盟。但至此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各路诸侯相互猜忌,迟疑不前,粮草耗竭,酸枣会盟在公元192年(初平二年)宣告瓦解。

兴平二年(195年),曹操在雍丘包围张超。张超对部下说道:"这种情况下,也许就臧洪会来救我吧。"但是部下认为袁绍与曹操的关系密切,而臧洪又被袁绍所重用,一定不会自毁前程,而远来赴难。张超说:"子源这个人,是天下首屈一指的义士,绝不会背弃自己的原则。只可能会被袁绍约束,来不及救我。"臧洪听说张超被围,危在旦夕,光着脚大哭,立马要率领所部兵马前去救援,又向袁绍请求增加军队,袁绍当然不会答应,最后托了三个月,雍丘被曹操攻破,张超一家被灭族。臧洪于是对袁绍充满了怨恨,他宣布与袁绍断绝关系,袁绍听说之后,十分生气发兵攻打臧洪,把臧洪围在东武阳城,前后长达一年。袁绍让同乡陈琳写信给臧洪,劝他投降,臧洪洋洋洒洒写了一封千字文的《答陈琳书》,表明宁死不屈的决心

盐城历史名人之三国烈士臧洪

绍见洪书,知无降意,增兵急攻。城中粮食吃完,城外又没有强兵救援,成洪自己估计灾祸难免,召集将士说:“袁氏无道,所图不轨,口对我的上司见死不救。我为大义,不得不死,感念诸君无缘无故遭遇这次祸惠!请各位可以在先城未破之前,带领妻儿出城。”官兵百姓都流着泪说:“明府与袁氏本无怨隙,今为朝廷太守的缘故,自愿招致困境,吏民怎忍离开明府间去!”开始城里人还能挖老鼠煮筋角吃,到后来就没有可吃的了。主薄说橱内还有三斗米,请求分成几份熬粥给臧洪喝,臧洪叹口气说:“独食此何为!”便下令熬成稀粥,给大家分着喝。将士们全都感动得泪流满面。最终,城中男女七八千人全都死在一起,没有人逃离背叛。

城被攻破后,袁绍活捉了臧洪。袁绍与臧洪一一向亲善,用帷幔隆重布置厅堂, 召集众将起见臧洪。袁绍对臧洪说:“臧洪,何相负若此!今日服未?”臧洪说:“诸袁事汉,四世五公,可谓受恩。今王室衰弱,无扶翼之意,欲因际会,希冀非望,多杀忠良以立奸威。洪亲见呼张陈留为兄,则洪府君亦宜为弟,同共戮力,为国除害,何为拥众观人屠灭!惜洪力劣,不能推刃为天下报仇,何谓服乎!”袁绍本来喜爱臧棋,意思是想让威洪屈服,然后宽恕威拱:却见到威洪言辞这样激烈,知道臧洪终究不会被自己所用, 便决意 杀臧洪。臧洪的同乡陈容,仰慕臧洪,随从臧洪任东郡丞:城未被攻破时,臧洪把陈容派出城。袁绍让陈容当时也在座,看见减洪将被处死,陈容起身对袁绍说:“将军举大事,欲为天下除暴, 而专先诛忠义,岂合天意!臧洪发举为郡将,奈何杀之!”袁绍面有愧色,左右的人让人把陈容拉出去,说:“汝非臧洪俦,空复尔为!”陈容回过头说:“夫仁义岂有常,蹈之则君子,背之则小人。今日宁与臧洪同日而死,不与将军同日而生! ”也被杀了。当时在座的人无不叹息,窃相谓曰:“如何一日杀二烈士! ”

臧陈二烈士殉难后,射阳父老于故址建臧陈烈土祠。后因年久失修倒塌。清宣统元年(1909) , 邑人冯煦书“臧陈旧址”石额方,立于烈土祠故地。现石额尚保存在宝应县射阳湖镇人民政府院内。

盐城历史名人之三国烈士臧洪

(注:文章参考360百科和《盐城历史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