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琢玉絕技-昆吾刀法

在玉器的雕刻史上,人們總是念念不忘昆吾刀,認為玉器是用昆吾刀雕刻出來的。在魏文帝典論中,已說不信世間還有此刀的存在,應在漢朝的時候就失傳了。有關昆吾刀的最早記載在《海內十洲記.鳳麟洲》:"昔周穆王時﹐西胡獻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滿杯﹐刀長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劍之所出﹐從流州來。

昆吾刀法,應該是周代留給後人的一種環琢玉的技法,它跟良渚文化玉器細線上的短斜紋痕與漢代雙鉤細月刀法一樣,已成失傳的工法,因而也給後人留下了不知其為何狀的謎。

琢玉絕技-昆吾刀法

後人仿子岡牌

但是到了明代,據說堪稱吳中絕技的陸子岡玉雕技藝的絕活都應歸功於他的獨門刻刀“昆吾”,但這“昆吾刀法"陸子岡從不示人的,操刀之技也秘不傳人。《太倉州志》記載:“雕玉器,凡玉器類砂碾,五十年前州人陸子岡者,用刀雕刻,遂擅絕今。所遺的玉簪,玲瓏奇巧,花莖細如毫髮,一枚價值五六十金。”陸子岡玉雕技藝享稱吳中絕技,且位列吳中絕技之首,成為玉行代表人物,到了清代,蘇州玉行將陸子岡供為師祖,頂禮膜拜。

時隔千年,昆吾刀法在明朝出現,陸子岡也因此名滿天下,深得皇帝信賴。傳說皇帝喜愛他的作品,但不允許落款。一次他將“子岡”二字刻在獸耳隱秘處,但仍被皇帝發現,觸怒龍顏,被削去了腦袋。從此“昆吾”、“平面減地”也隨著它的主人一同去了。真正的陸子岡作品主要收藏在故宮和各地的博物館裡,民間散落已很少見。

琢玉絕技-昆吾刀法

民國仿子岡牌

陸子岡離世,或因膝下無子,技藝無嫡系繼承,但專諸巷自發效仿的匠人將其技藝傳承下來,“子岡牌”成為其技藝主要的傳承載體,並被專諸巷後世傳承者發揚光大。至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專諸巷內的琢玉作坊再次興盛,這時的子岡牌技藝以超越明末,蘇州博物館資料顯示“子岡牌,清乾隆時圖案文字皆精,一面刻景,一面刻詩文,器形方正厚實,做工渾厚,習慣上還稱子岡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