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廣西梧州:精準發力消除“空殼村”

“集體林場每畝租金提高到30元,今年村集體收入增加了3萬多元。”9月4日,岑溪市三堡鎮荔良村黨支部書記邱堂林說起話來更有“底氣”了。該村1600畝林場30年的租金將增加集體收入96萬元。

今年以來,梧州市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任務,通過抓服務、搭平臺等方式精準發力,因地制宜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取得初步成效。

據統計,截至7月,該市收入超2萬元的行政村有306個,其中超10萬元的有46個。

強黨建,夯實基層基礎

目前,梧州共有行政村943個,其中貧困村265個。據去年摸底調查,有集體經濟收入的村760個,其中年收入超5萬元的有127個,年收入2萬元至5萬元的有236個。但是,集體經濟收入為零的“空殼村”和集體經濟收入較低且不穩定的薄弱村達580個。如何破解這一難題?

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梧州市堅持黨建引領,認真抓好服務工作。推行處級領導幹部擔任“一線指揮長”,實行“領導駐點、部門包村、幹部聯戶”幫扶制度,紮實開展“雙聯繫”活動,市直各單位選派2200多名工作隊員駐村。採取“一村一策”辦法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94個。圍繞“黨建+鄉村振興”,著力打造一批農村基層黨建示範點,通過夯實基層基礎、黨建引領、多元化發展等方式,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集體經濟收入增長。

岑溪福塘村創新推行“黨員帶富實體”機制,即以“支部帶基地、基地帶黨員、黨員帶農戶”模式開展“1名村幹部聯繫10名黨員服務基地帶動100戶,1名科技特派員聯繫10個示範戶帶動100人”的示範帶富活動,將全體村民力量凝聚起來。

重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

4月16日,梧州在廣泛徵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出臺《關於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七條措施》,主要從財政資金扶持、專業團隊攻堅、產業示範帶動、電商企業助力、司法服務護航、經營風險防控、獎勵機制促進七個方面壯大集體經濟。

截至7月底,在資金落實方面,該市有406個村落實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扶持資金。其中貧困村265個,每個村均落實扶持資金50萬元以上;非貧困村141個,每個村落實扶持資金20萬元以上。

在專業團隊建立方面,全市縣鄉村三級成立專業團隊共809個。其中縣級7個、鄉級59個、村級743個;在電商或龍頭企業駐村方面,全市共有544個村實現電商或龍頭企業駐村發展,佔總數的58%;溫氏集團、新希望集團等大型農牧企業已入駐岑溪市、藤縣以及龍圩區,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與各村展開深度經營合作,為下一步農業產業化發展奠定基礎。

在規範、清理合同方面,全市共有887個村開展規範、清理農村土地等資源合同約51萬畝,其中有371個村清理土地合同259件,清理面積7萬多畝。長期以來,農村大量閒散資源利用程度不高,發包出租不規範,容易造成集體資產流失。為解決這一難題,該市依託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開展全市村產租賃規範清理工作,集體經濟大大增加,預計到今年底,梧州農村集體經濟收入薄弱的問題有望扭轉,“空殼村”將大幅減少,收入大幅提升。

搭平臺,探索多元發展模式

“感謝黨委和政府給我們搭建這個平臺,讓我們找到發展的突破口。”藤縣太平鎮陳垌村村民說,該村有優質的天然山泉水資源和旅遊資源,探索以“黨建+產業”“黨組織+合作社+經濟能人+農戶”黨群致富聯合體工作模式,發展村集體經濟,成立太平鳳凰坪種養合作社。該合作社理事長韋偉基稱,全村80%的農戶加入了合作社,入股資金200多萬元。合作社利用村集體資源、資產開展生產經營,創辦了腐竹加工廠、釀酒廠、天然山泉水廠等,每年從經營利潤中提取10%作為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梧州市近年來不斷搭建相關平臺,積極探索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新方式。例如“資源開發型”模式,即對村級集體未承包到戶的土地、森林、水面等資源進行集中開發或者通過公開招投標等方式開發;“鄉村旅遊型”模式,由村集體組織領辦創辦經濟實體或引進社會資本,開發鄉村旅遊業;“物業租賃型”模式,充分利用村級集體建設用地和留用地,採取所有權歸村集體、一定年限經營權歸承建單位、村集體收取租金等方式建設集體物業;“股份合作型”模式,由村集體組織與企業、合作社和其他經濟組織開展股份合作,以村級集體所有的資金、資產、資源入股或者參股分紅,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