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二十年,一个农村娃眼里的农村变迁!

1.

那年他7岁,上小学一年级,放学回家就是割草喂猪,喂牛,家里除了种地外,牲畜也是主要的来源。记得每年春天,村里都会有人拉着嗓子喊着“卖小鸡嘞……”,母亲会买几十只乃至上百只小鸡,就在院子里散养着,到最后会养大十几只,或卖掉赚钱,或过年时吃掉。

那时候,貌似种植也不怎么赚钱,家里的收支都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养殖,一部分是种植。似乎谁家养殖较好的,比较富裕一点。

记得那时粮食产量低,还得交“皇粮国税”,一年10亩地打的粮食,大概得交给大队一两架子车吧(或许记忆不准确)。家里姊妹们多,父母说得多的就是节俭,记得那时碗里的饭菜吃的都很干净,真的是不剩下一粒米一口汤一根面条。

那时家境不好的孩子,吃不饱是很正常的事情,记得有一次烧了几根小红薯,地里干活回来的父亲,到了灶火里就要拿着吃,男孩说别吃大的,父亲索性不吃了,看得出来父亲生气了……这成了男孩的一个心结,记了20年,也许要记下一辈子了,童年的事总是难以忘却,那时的自己怎么那么不懂事,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

2.

每个农村孩子的童年,都有捡麦子的记忆,跟在拉麦子的车子后面,一路捡,有时候还偷一点点麦子,伙伴们之间比的就是谁捡的麦子多,家里父母也会因为捡的麦子多而表扬孩子,但有时候实在是天热或贪玩,不捡麦子就会像不写作业一样受到批评乃至被打。这说明了当时麦子的重要性,一粒粮食就是一点汗水,那时种地比现在苦,不是为了赚钱,仅仅是为了一家的口粮。谁家里的麦尺子存的粮食多,谁家里就富有,白面馒头也都是家里阔的人才吃的。

除了养殖外,种经济作物也是主要收入,印象中,我的学费第一是父母做的笤帚给学校抵的学费,第二是种南瓜集市上卖了交的学费,从来没有过卖了小麦交学费的,也不记得一亩小麦的产量有多高。

春节过年是热闹的,可是不少勤快的人,过了大年初一就下地锄麦子了,第一是除草,第二是松土,那时种地还不用除草剂,田地锄几遍,既疏松了土壤,又避免了野草,同时还保湿,麦子就会长的好。

那时候,大人们都比什么?除了干活时比力气外,就比锄地后留下的脚印,懂行的人一看你留的脚印,就知道你这人地锄的怎么样。

冬天没事了,村里人就拉着一年积攒的粪便往地里拉,这是真正的有机肥,谁的地里粪拉的多,庄稼就长得好,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3.

后来长大一点后,村里有钱的人都用三轮车拉麦子或玉米了。而父亲还是拉着架子车,尤其是秋收遇到下雨,泥泞的路,男孩在后面用力的推着架子车,一种强烈的痛,渴望那架子车被卡车或三轮车替换掉。

二十年,一个农村娃眼里的农村变迁!

还有割麦子,炎热的夏天,要穿了长袖去割麦子,不然会被揦的红黑相间。我就记得一人一垄,看谁割的快。那时的自己,有时候会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半天要割完这一片麦子,割不完就不回家吃完,有时候割累了,会膝盖跪下来割麦子,直到天黑透,跟着月光或漆黑的夜,路过那安静的坟地,跑着,伴着呼呼的风回去,总觉得身后就有脚步声似的……总觉得那时的自己比现在更有毅力,更坚强些,现在倒退了。

还有掰玉米,如果玉米穗长的特别大,就会掰着特有劲,如果玉米穗长的很小,掰着玉米穗会难受的想哭,种的那么辛苦,玉米长成这样。那时候似乎村里人没有人谈什么种地技术,都是凭感觉种的。现在做了农业媒体才明白,不是你是农民就会种地,种地也是一门大学问的。掰玉米,穿了长袖子衣服也是无济于事的,鼻子里都会钻满灰尘,哼一下,满是黑乎乎黏糊糊的,难受的不得了,总想什么时候不收玉米就好了。

4.

前面说的都是过去,今天农业完全变了,一切都变迁了。农村不再是过去的农村,农业种植也不再是过去的种植,辛苦劳作的农民不再能致富,需要的是脑子。

牛犁地被淘汰了,我不在跟着犁耙后面打坷拉;锄头被替换了,村里没有人再比谁锄地时留下的脚印整齐了;镰刀被替换了,今年家里的小麦一天收完,直接就拉到收购粮食的那里卖了,收麦子的季节变成了天;玉米也不用掰了,直接上了机器,不管收的干不干净,谁管呢?现在还是人工打药的居多,我想有一天类似植保无人机这样先进的药械一定会替代掉肩上的喷雾器吧?

20年前,10年前…谁有能想到,农业种植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一个农村家里,即使穷点也不会为吃和住担心了,取而代之的是孩子的上学、婚姻、生病时的医疗费、昂贵的房子、车子……

农业科技先进了很多,农村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也慢慢变得空心了,我们都远离了家,有了更广阔的视野,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但农村并没有变得生机勃勃,相反关于乡村回忆里的美好的成分正在一点一点失去。

我有点为现在的孩子感到遗憾和悲哀,我们经历了农村和城市两个维度的世界,而他们一出生就去了城市,失去了一个维度的乐趣和文明,失去了体验那一份带着苦的真实生活,是有些遗憾了…

二十年,一个农村娃眼里的农村变迁!

20年,农村变了很多,也进步了许多,但似乎有些面目全非了,唯一不变的好像是种地一直都不赚钱,农民一直都是这个社会的最底层,最辛苦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