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同样是研制战斗机,为何成飞和沈飞设计的战斗机风格完全不一样?

国平军史


这很正常,苏霍伊和米格造飞机的风格也完全不同,波音的F15鹰和F/A-18,与洛马的F-16和F-35相比,风格也截然不同。

目前沈飞和成飞设计出来的战机风格是很不一样的。成飞设计的战机往往具有大胆开创性,总是让人眼前一亮。例如当初采用了鸭翼设计的歼-10就是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歼-6、歼-7、歼-8战机。而到了歼-20隐身战机,则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歼-20采用了DSI进气道、全动鸭翼、全动垂尾、大边条等颇为复杂的总体气动外形设计。特别是在地面测试中,歼-20经常将全动鸭翼和全动尾翼偏转到匪夷所思的角度,更是显得整体非常科幻。

总的来说,成飞总是紧跟战机设计潮流,例如当初是美国最早设计出新颖的DSI进气道,而成飞则后来居上,先后在歼-10B/C、“枭龙”、歼-20这几款战机上迅速采用了DSI进气道,特别是歼-20的DSI进气道设计更加奇异,显然成飞对DSI进气道的认可和理解已经非常深刻了,非常容易接受新事物。

而沈飞给人的形象就是比较板刻,保守,自从承担起苏-27战机的仿制任务后,沈飞之后设计出来的歼-11系列战斗机、歼-15以及歼-16战机其实都和苏-27战机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沈飞新设计的歼-31战机虽然看起来和苏-27战机没有太大关系了,颇让人眼前一亮,但目前这款战机的研发前景并不明朗,所以暂时还不能说明沈飞研发的战机已经脱离了苏-27的影响。总的来看,沈飞的战机设计仍然是偏于保守的,颇有墨守成规的意味。

至于两者为什么产生如此不同的飞机设计风格,影响因素就非常多了。其中主要是因为两者当初的面向市场不同。当初沈飞作为老大哥,自然承担起中国军方战机的研发任务,往往追求的是“快平稳”,而成飞当时分配到的中国军方任务并不多,只能更多的是面向国际市场,为国外用户改造出口战机。国外用户的要求一般比较激进、要求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加上对质量要求较高。在这个过程中,成飞跟国际接轨更多,更容易接受新的战机设计思路。最终成飞才能推出了开创性的歼-10战机,随后再接再厉,推出了歼-20隐身战机。

而沈飞在歼-13方案落败后,承担起了仿制苏-27战机的任务,从此沈飞就和苏-27战机埋下了“不解之缘”,沈飞的新型战机往往都脱离不了苏-27的影响,这无疑有些令人遗憾。


科罗廖夫


作为中国航空工业里,军用战斗机研制能力最强的两个厂商,沈飞与成飞,二者设计与研发的军用战斗机在其中国空军与海军当中,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确实是情有可原的。

成飞的全称是,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很早就有了,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出口主要基地、民机零部件重要制造商,国家重点优势企业。是我们国家军用战斗机领域里,国产战斗机的重点设计研发的军工企业,先后生产研制了歼5、歼7、枭龙、歼10 等系列飞机数千架,歼-10飞机更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该奖项是中国军工航空领域最高奖项)。

最近更是研制出了第五代战斗机歼-20,很是给国人长脸的一家军工企业。同样其从其设计与制造的战斗机来看,基本都是立足于中国人自己的航空技术,研制的战斗机在其气动外形上,也会有浓厚的中国特色设计风格在里面。


而沈飞,全称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即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张学良在1930年建的飞机场。1951年6月29日正式创建,被命名为“国营112厂”。1957年6月15日,启用厂名――国营松陵机械厂。1979年6月5日,改称国营松陵机械公司。1986年1月1日更名为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是一家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军工企业。

其沈飞主要负责设计研发,中国空军或海军重型的歼击机的工作,该军工企业先后生产设计了歼-5、歼-11、歼-15、FC-31等著名机型,也由于在上世纪末,整体引进了其俄罗斯苏-27战机的生产线与其相关技术,沈飞设计的战斗机多半与之相似或在其内在机身有所创新,但在整体研制战斗机风格上来看,还是偏向俄罗斯战机风格化的设计。



航空君


新中国成立后,在漫长的岁月中,沈飞一直是中国战斗机的摇篮。在这里,第一架国产喷气式战机一飞冲天,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飞机的历史。

从亚音速,到超音速,一架架战鹰从这里起飞,加入中国空军的战斗序列,为保卫祖国的蓝天,建立了功勋。

特别是歼8l|型的研制成功,使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随着苏27的引入,沈飞生产研制战机发生了质的改变。歼11B、歼15舰载机、歼16多用途战斗机,代表了沈飞的形象和能力。

隐身战机鹘鹰驰骋长空,让我们看到了沈飞的未来和希望。

为成飞的建立,沈飞输送了人才和技术。作为后来者的成飞,一度时间生产和改进歼7战机成为它的主攻方向,不仅满足内需,还出口海外。

近二十年来,长江后浪推前浪,成飞大胆创新,研制成功枭龙战机,成为巴铁空军的中坚。中国第一型重型隐身战机歼2O的横空出世,让中国航空工业得到了整体的提升,步入自主研制先进隐身战机的世界第一方阵,威龙战机驰骋蓝天,成为中国空军的新宠。

客观讲,沈飞最大的贡献,为我国研制生产了,技术跨代大,研制风险高,性能优异的舰载机。

成飞让中国迈入了隐身战机时代。沈飞和成飞,成为南北双娇。

但从技术层面讲,成飞勇于创新,有目共睹,而沈飞较保守而已。


江山64466859


“沈飞”和“成飞”共同作为中国优秀的飞机研发基地,它们两者之间的恩恩怨怨多年来可谓是层出不穷,当然了,近年来成飞的发展大家都有目共睹,诞生了例如歼10和歼20为代表的大批国产先进战机。

与之相比的沈飞这么多年在苏式战机上是各种修修补补,仿制仿到地老天荒。沈飞是原国营112厂在1994年经过裂变组建的沈飞工业集团,公司更名为沈阳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而沈飞关于战斗机的研制工作主要是由601所承担。

再说成飞,虽然老话讲英雄莫问出处,可是承担“成飞”战斗机研究设计的611所有今天的成就,确实跟601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70年为了应对来自北方的威胁,中央决定恢复已经搁置了几年的歼9项目的研制,为推进研制工作,601所的歼9设计大队将离开沈阳。

就这样几百名技术人员及部分机关干部和工人,带着大批的图样资料奔赴成都,到西南组建一个新的战斗机研究所-601成都分所。而这个601成都分所,就是日后的成飞611所。捋清楚南北二所的关系后,很多事情也就方便梳理了。

沈飞,中国战斗机的摇篮,航空界当仁不让的老大,集科研、生产、试验、试飞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飞机制造企业,歼-5、歼-6、歼-7、歼-8、歼-11、歼-15、歼-16等战斗机,都诞生在沈飞,从沈飞飞到各空军基地。

成飞,中航下的又一个金蛋,在国内军迷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因为歼-10、歼-20就在成都下线,撑起了中国国土防御的保护伞,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空军装备的技术距离,让中国空军终于拥有了世界第一流的战斗机。

说到这里咱们不得不提成飞尽管是后起之秀,但却让国内外都刮目相看,歼-10一飞冲天,让国内有了脱离苏俄血统的战斗机,歼-10B在本届珠海航展上表演的眼镜蛇、落叶飘、极小半径筋头等高难度动作,真正的一鸣惊人,单发动机战斗机,有如此高超的机动性能,全球仅此一家,非常牛哄哄。

当然了,成飞和沈飞同属中航工业旗下,二者不论是出身还是后来发展,其实都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关系,即便是国之重器歼20上,601所也在隐身上面做出了很大贡献。至于西飞,和成飞以及沈飞不同,它的军用飞机主要有飞豹和轰六系列以及最新的运20。西飞的产品线除了飞豹外,基本都是大家伙,所以和成飞沈飞没啥竞争性,自个玩自个的。


军武视界


的确如此,成飞和沈飞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子,从他们的产品就可以看出,两家设计出来的飞机风格差异很大。具体的原因是什么呢?真正深层次的原因我肯定不可能知道,那是国家战略国家机密。但是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根据成飞沈飞这些年的发展来一探究竟。在我看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家战略安排,另外一个则是技术原因。


无论是成飞还是沈飞,都是我国成立非常早的重点航空企业。特别是沈飞,是我国的元老级航空企业。成立于1951年,坐落于当年的重工业基地东北沈阳,几乎可以说是我国航空工业的开端,承担了大量我国早期战斗机的研制工作。到了1958年,沈飞已经培养出足够的航空人才之后,国家感到不能把筹码压在一个地方。于是开始抽调人手,在祖国的大后方四川成都建立了现在的成飞。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两家企业都有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沈飞是共和国的长子,接受到的资源都是最好最新的。而在当时我国航空工业整体实力不足的情况下,能够接触到来自苏联并且进行仿制就是最好的资源。位置靠近苏联,又是当时我国重中之重的沈飞拿到了我国第一手从前苏联进口而来的战斗机。沈飞在这些前苏联战斗机身上耕耘了几十年,先后研制了歼-8,歼-11,歼-15,歼-16和FC-31等多个型号战斗机。


成飞611所善于创新,最近几十年设计出来的战斗机一款比一款让人惊讶。成立于1958年的成飞也是仿制起家,是从仿制米格-21研制歼-7开始了它的创新之旅。歼-7可以说是成飞的第一款仿制作品,也是最后一款完全仿制的作品。因为在这之后的FC-1“枭龙”虽然来源于米格-21,但是已经脱胎换骨。至少在气动外形上,已经没了当年米格的影子。后来的歼-10则更是自主创新,突破了关键的中距耦合鸭翼气动布局,直接让我国第一款充满中国元素的第三代战斗机横空出世。到了歼-20,前有鸭翼后有全动垂尾的复杂气动更是让人对成飞投去了尊敬的眼光,这得需要多少人付出多少年的心血,计算多少数据才能弄出来啊!


视线再回到沈飞。从比较一下沈飞的产品就会发现,沈飞几十年来一直未能摆脱前苏联的影子,研制出来的战斗机都有一股毛子味儿。歼-8是米格-21儿子歼-7的放大版,歼-11则是苏-27的航电改良版,歼-15则是苏-33(苏-27K)的完全翻版,而歼-16依然是苏-27那一套气动外形改来改去。只有没被空军海军认可,也没能出口的自筹经费项目FC-31身上能够看到的创新才稍微多一点。


于是就有人说,沈飞除了研究苏-27还会干嘛?还有人说他们这么多年还能在苏-27的基础上开发新的战机说明他们压根没能完全吃透苏-27的技术。其实我觉得这种说法要是把带有的戾气去掉,算是一种相对客观的看法了。沈飞的确这几十年来一直在研究苏-27,但是我觉得这可能是国家的战略。我国这些年来空军的发展非常迅速,需要有着技术突破的战机,更需要大量性能稳定的战机守护天空。所以国家制定了成飞沈飞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沈飞设计水平较低,就负责稳,而成飞善于创新,就负责浪。

成飞从一开始就不满足于仿制,所以他们一直在寻求突破。而在飞机设计上想要有创新,需要进行无数次的风洞实验,无数次的气动布局计算,无数次的飞控软件修改。要做这些工作不仅需要大量的人才,更需要大量的关键设备。于是成飞开始慢慢建立自己的风洞试验基地,慢慢的在国家的推动下,在离成都不远的绵阳建立起了一座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最大最完善的风洞试验群。在这些设施的支持下,成飞技术突破非常快,设计出来的战斗机相当出色。

沈飞成也苏-27,败也苏-27。因为仿制工作的难度要比自主研制低很多,再者苏-27是当年世界顶级的优秀三代机,于是空军看到这一点后开始大量采购。注入的大量资金让沈飞腾出手来研究苏-27,来满足本时期空军对这一系列战斗机巨大需求。但是这样一来,沈飞也就没了精力和经费去自主研制,所以沈飞这些年的产品几乎全是苏-27。我觉得这肯定是国家方针,让成飞放开手了探索,失败了也有沈飞的苏-27兜底。这两家虽然风格各异,但是都是共和国空军的顶梁柱,为我国研制和生产了大量的守护蓝天的战斗机。


赤焰哒哒哒


随着我国近代化科技的大踏步进步,我国的航空航天工业也在不断的进步,而在军用飞机的设计跟制造中,要属成飞和沈飞两个公司最为著名。

成飞在1958年就成立了,如今的它主要进行军用航空武器的研发以及民用航空零件的加工;沈飞的历史沿革比较长久,其最早的前身是1930年由张学良创立的东北飞机厂,在改革开放以后,它才变成了如今的名字。而这两个公司虽然同为我国军用战斗机研制厂商中的巨头,但是其研制的飞机在风格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那么其风格不同的原因又在哪里呢?(成飞自主创造的歼-10已经成为我国空军的名片)

先让我们看看这两个厂都研制生产了哪些飞机吧。成飞主要研制了歼7、枭龙、歼10、歼20等,而歼10还获得了我国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特等奖;而沈飞则研制了歼5、歼11、歼15、FC-31等机型。

而通过上述比较,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成飞更注重于完全独立自主的研发新型战斗机,比如歼10C以及我国的新型五代机歼20,都是成飞独立自主研发的产物;而沈飞从发家开始,干的就是仿制苏系战机的活儿,尤其是在苏27引进以后,沈飞根据苏27改进出了歼11、歼16等。

但是这并不是说沈飞比成飞差、比成飞做出的贡献小,因为沈飞对我国航空航天工业仍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比如歼16,不出意外的话,它将成为未来我国四代机中的主力。

(沈飞的技术班底还是仿制为主)

但是不得不提的是,在独立自主研制战斗机方面,沈飞和成飞比起来还是差的比较多的,尤其是新型五代机的研发,成飞研制出来歼20,其在2017年已经服役,而沈飞研制出的FC-31在国内似乎并没有市场,只能转向出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说明问题。


利刃巨透社


要想知道为什么沈飞和成飞设计制造出来的飞机风格不同,为什么?有什么差别?首先就要知道沈飞不是一家单位,应该分成沈飞设计所和沈飞厂,沈飞所搞设计,沈飞厂只管按上级发给的设计文件制造,成飞也同样分为设计所和生产厂,那么差别在哪儿呢?沈飞厂和成飞厂制造水平不差上下,产品制造工艺和技术能力都很棒!差别在沈飞所和成飞所,沈飞所一直搞仿制,从歼五开始,歼六,歼七靠仿制,到歼八还是仿制放大!引进苏27后更是如此,一直没形成自主设计能力。成飞不同,先仿制歼七,后来一直改进成歼七系列,可以说后来的歼七M机型是重新从里到外设计了一遍。培养了一批整机设计人员,形成了整机独立设计能力。另外在预研歼九时力主鸭式布局,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所以后来在这些设计能力和技术积累的基础上搞出了歼十。走出了自已的路。形成了自有的设计风格和路线。后来又搞出歼20!差别在哪,都该知道了吧,整机设计能力和整机气动布局不同!沈飞没自已的气动布局,只能用苏霍伊的,成飞有自已的!不用别人的!就象写文章一样,沈飞所的强项是会抄和改,成飞所强项会自已编!善于创作!有新鲜感!

另外,沈飞所成飞所原来是一家单分裂出来的,成飞是六七十年代办三线工程时由沈阳所分了一部分人在成都组建的,说起来还是兄弟单位!


胃病义工


思维决定高度,这是成飞和沈飞的根本区别。
首先说
这样的话题极易引起争议,在战斗机领域,因为成飞的成就明显高于沈飞,所以无论怎样客观的评价,都免不了有黑沈飞的嫌疑,对这一点希望沈飞迷们能够理性看待,笔者只能本着不吹不黑的原则,尽量做到客观评价。


在战斗机设计理念上,成飞与沈飞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成飞在歼7之后就走上了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而沈飞自歼8之后就彻底放弃了自主研发,在苏27的仿制道路上越走越远,大有将仿制玩到天荒地老的意味,近期沈飞的设计总师又公开发表了称赞俄罗斯苏57的文章,称苏57的设计值得借鉴,这让人不得不怀疑,难道沈飞要将仿制进行到底?
做为航空界的“共和国长子”,沈飞对我国战斗机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从歼11系列到歼15,再到歼16,这些机型的快速仿制成功有效缓解了我国海空军先进战斗机数量上的严重不足,对海空军战斗力的快速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沈飞最初仿制苏27是出于国家战略的考虑,是当时最切实可行的办法,但这也让沈飞陷入了仿制这一怪圈而无法自拔,甚至有点乐此不疲,但一味的仿制终归是一条不归路,没有自主创新的设计理念,始终是走不远的,沈飞被网友戏称为“沈霍伊”,这既是沈飞的光荣,也是沈飞的悲哀。
反观成飞就大胆走出了自主创新的康庄大道,歼10绝对是我国战斗机发展中的里程碑,歼10作为我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机,是值得成飞骄傲的,在歼10之后,成飞不但拿出了与巴基斯坦合作研制的“枭龙”,成功进军国际军贸市场,而且隆重推出了足以惊艳世界的国产隐身战斗机歼20,在让国人倍感骄傲的同时也奠定了成飞无可撼动的自主研发之路,这是成飞之幸,更是中国之幸。

成飞的成功源于厚积薄发的自主创新,而沈飞的不足之处就在于仿制的道路上失去了自我,两种不同的设计理念造就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在这一点上沈飞是需要向成飞学习的。好在沈飞已经有了自己的歼31,虽然还没有成功,但至少是一个好的开始。


那年那月那兵说


同样是大型航空工业集团,沈飞和成飞,设计理念并不是一条路,造出来的战斗机也不是一个风格,至于谁的设计更高更强,各位自己看一看,横向比较一下,自然会有结论。

先看沈飞,这是共和国航空工业的长子,成立于1951年6月29日。

沈飞的战斗机型号很多,如歼-5、歼-6、歼-7(后移交成飞)、歼-8、歼-11、歼-15、歼-16、还未定型的“鹘鹰”等等,看起来阵容十分庞大。

但仔细考察一下,歼-5、6、7仿自米格-17、19、21,歼-11、15、16则仿自苏-27、33、30,原版型号和沈飞的型号不能说完全一样,设备和细节有区别,但总体上还是仿制、改进,并不能算是沈飞(601所)的设计。

真正属于沈飞自行设计的只有歼-8和“鹘鹰”,而这两位的风格,怎么讲呢……

歼-8系列,不用笔者多谈,世界上最后一款第二代战斗机,其实就是一架双发、放大的米格-21,机动性不佳,等于是截击机,多年来沈飞改了又改,到最新的歼-8F也没能让空军满意,目前只配属给二线航空师,权当充数,保持编制。

再说“鹘鹰”,至今没弄到一个“歼-XX”的户口,单看外形是挺时尚,可仔细一瞧,前面看像F-22,上面看像F-35,1.0版的侧面像F-22、2.0版的侧面像F-35……

其实外形的事吧,大差不差,成熟的气动设计都有相似之处,无可厚非。

问题在于“鹘鹰”的性能,到底怎么样?

沈飞奔走了这么久,我空军和海航没一个松口的,总之是不想要,大家心里还没点那啥数吗。

说完了沈飞,再说成飞,成立于1958年的成飞(611所)首个产品是沈飞转交的歼-7,再有改进型号FC-1“枭龙”,然后才是自研的歼-10系列战机,一直到最新的歼-20,可以说成飞的战斗机设计完全自主,且有一定的技术沿袭度。

性能方面,当年歼-10就是在空军已大量装备苏-27、歼-11的背景下服役的,说明空军和海航对其十分认可;到了第四代隐身战斗机角逐,成飞的方案一举胜出,顺利发展为歼-20并进入空军服役,可以说多年磨砺、终成正果。

如今的成飞已取代了沈飞,成为我空军、海航主力战斗机的第一大供应商。

沈飞和成飞,一个拿来主义,一个自力更生,前者的自主产品“鹘鹰”前途未卜,后者的自主产品“威龙”顺利服役,两相比较,战斗机的设计风格不一样,背后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也大相径庭。

有句话说得好,“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这里并不是要批评沈飞,毕竟苏-27系列的国产化、替代化牵扯了太多精力,但也希望其能尽快摆脱仿制、改进的路线,练就过硬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才能拿出性能优异的新一代战斗机,而不是守着地位尴尬的“鹘鹰”过日子。

——


炎黄军武


也不是完全不同,只是各有侧重,成飞目前更加侧重于完全独立自主研发制造的新型作战飞机,比如歼10C和歼20等我国空军新的主力战斗机,而沈飞则更加侧重于运用成熟的技术研发舰载机、重型第四代各类型作战飞机,如电子攻击机、战斗轰炸机、双座或者单座的歼击机等。

成飞歼20是我国空军新一代作战力量的主力机型。


现在很多人都质疑沈飞的研发能力水平,不过其实来说,沈飞做的贡献也不小,比如说歼15飞鲨重型舰载机,这款飞机是目前世界上唯有的三款重型舰载机之一,和他的参考产品俄罗斯的苏33不同的是,他的攻击能力更加强大,可以挂载YJ83K反舰导弹4枚,还拥有一定的伙伴加油能力,是世界上功能比较完善的舰载机之一,而且沈飞还借助在舰载机上的成就,几乎获得了我国海军新一代隐形舰载战斗机的研发任务。

成飞歼10系列战斗机也是目前我国空军国土防空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不得不说,过去算是小兄弟的成飞这几年发展很快,立足于自主创新,果断上马了一批新型战斗机,尤其是在歼10和歼20系列飞机的研发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一举奠定了中国第一航空研发企业的基础,而且在外贸战斗机中,成飞研发的枭龙也获得了不俗的订单,巴基斯坦还整套引进了生产线,缅甸购买的枭龙战斗机也进入了交付阶段。

枭龙是我国最好的外贸高端战斗机。


歼20作为我国新一代空军飞机的主力,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作战飞机,也是一款明星武器,甚至堪称是目前全球最强制空型飞机,可以说,幸运的是国家,同时拥有了两个强大的航空研发制造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航空研发基地,其实这还不是全部,我们还有专门研发大型运输机、预警机、轰炸机的西飞和研发客机的商飞,还有贵飞等在教练机领域颇有建树的企业,这是国家大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