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補鈣=喝牛奶?!中醫骨科專家:這些食物補鈣,效果也很好!

骨質疏鬆症,雖然是一種疾病,但在很多人眼中又不算病。畢竟輕微的骨質疏鬆症並不會給身體帶來太直接的影響,即便有問題也是七老八十之後的事情。

其實,人體骨骼中的鈣質,在30歲左右達到巔峰,之後就會逐漸下降,雖然年輕時候缺鈣最多睡覺抽筋。並不會有太直接的不適感,可到年老之後骨質疏鬆真的會給身體造成很大影響。

補鈣=喝牛奶?!中醫骨科專家:這些食物補鈣,效果也很好!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佈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至少有6944萬人患有骨質疏鬆症,同時,2.1億低骨量人群存在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這些人雖然年輕時沒太大問題,可年老後很容易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這種骨折發生後一年內死於各種併發症的患者約為20%,存活者中約50%可能導致殘疾,真是生不如死!

河南省中醫院骨病一科主任史棟樑教授告訴大家,由於生理結構的原因,女性骨質疏鬆的發病率明顯高於男性,尤其是50歲之後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5倍以上,預防骨質疏鬆,就要從此時此刻開始,分分鐘都不能耽誤!

據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公佈的數據,嬰兒每天鈣的攝入量應為300毫克左右,成年人為800毫克。老年人鈣需要量增加,每天需要1000毫克,孕婦和哺乳期婦女需要量更高,每天需要1200毫克。

說到補鈣,大部分人想到的就是喝牛奶,牛奶確實是一種便宜又管用的補鈣食物。每100毫升牛奶的含鈣量是104毫克,也就是說每天喝一杯400克的牛奶就滿足成年人一半的鈣需求。而孕婦每天喝兩到三杯牛奶,也可以滿足需求。補鈣光靠喝牛奶還不行,畢竟有些人有乳糖不耐受症,吃乳製品的食物反而對身體健康不利。

那麼,除了牛奶,我們還能通過哪些食物進行補鈣呢?

史主任建議您,如果您不喜歡喝牛奶或者乳糖不耐受,不妨試試下面幾種補鈣食物:

1、深綠色蔬菜:綠色蔬菜是補鈣高手,比如菠菜、韭菜、油麥菜、西蘭花等等,含鈣量都不低。比如薺菜,每100克薺菜含鈣量為294毫克,幾乎是牛奶的3倍。

當然了,蔬菜雖然含鈣量高,但吸收率不像牛奶那麼好。但大家也知道,蔬菜裡除了含有鈣元素,還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每天攝入足夠量的蔬菜,對身體是全方面的保護。

2、黑芝麻:黑芝麻的鈣含量更高,比牛奶高出8倍。每天早餐堅持吃一把用小火炒熟的黑芝麻,能很好增加鈣的吸收。不過要注意黑芝麻的熱量比較高,所以要控制好量。

3、大豆製品:大豆及其製品,如我們平時吃的豆腐、豆漿等。大豆中除了含鈣量較高之外,還有一種叫做異黃酮的物質,可以促進骨形成,提高骨密度。大豆中的異黃酮對女性預防更年期綜合徵,和乳腺癌也有一定幫助。

最後,預防骨質疏鬆症不光光是補鈣,還得從綜合的營養、合理的運動、充足的日照入手。建議大家每天保證連續太陽直曬30分鐘,要儘量暴露皮膚才可以。

專家簡介

補鈣=喝牛奶?!中醫骨科專家:這些食物補鈣,效果也很好!

史棟樑,男,副教授、副主任醫師,河南省中醫院骨病一科主任,碩士研究生,祖傳中醫世家,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宣武醫院訪問學者;多次在全國著名醫院進修學習。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分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整脊分會委員及高級教師,中華中醫藥學會骨質疏鬆學會委員,世界骨傷科聯合會委員,全國骨傷人才學會常務委員,河南省頸肩腰腿痛學會副主任委員,河南中醫藥大學風溼病研究所副所長;鄭州市中西醫結合疼痛委員會委員,先後師從江正玉、王宏坤名老中醫及楊豪教授。

從事中醫骨傷、風溼疼痛臨床教學及科研20餘年,出版專著3本,科研成果2項,發表國家級論文20餘篇,國家專利9項。

臨床上把中醫辨證論治和西醫辨病相結合,內外兼治,針藥並用,擅長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骨質疏鬆症、骨質增生、肩周炎、骨關節炎、風溼類疾病、強直性脊柱炎、各類急慢性傷筋骨病、軟組織損傷、各種神經性疼痛、骨折手法復位等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河南省中醫院骨病一科 王麗莎 / 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