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陆战之王的巅峰对决!中国99坦克靠什么成为M1A1劲敌?

M1A1 VS ZTZ-99陆战之王的巅峰对决

利刃龙猫

坦克自从问世那天开始,就以"火力、机动、防护"三者的完美组合一举拿下"陆战之王"的桂冠,而且多年来,尽管坦克发展更新多代,但是基本的三大性能始终平行进步, 任何偏废的设计最终都被证明是残次品。

陆战之王的巅峰对决!中国99坦克靠什么成为M1A1劲敌?

二战结束至今,世界主战坦克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代,目前各国主要装备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以美制M1A1系列、苏俄的T-72、T-80系列,以及我国的ZTZ-99系列为代表。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代表美系最高水平的M1A1坦克和当时苏联出口版的T-72M型坦克正面对决,而战斗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曾经以"钢铁洪流"著称的苏联坦克在美军M1A1面前不堪一击,大量伊拉克装备的T-72M坦克被"斩首",曾经一度让人怀疑坦克是否还适用于现代战争。

陆战之王的巅峰对决!中国99坦克靠什么成为M1A1劲敌?

不过,疑问很快就被化解了,因为即使是精锐的美军,也依然保持着5800辆主战坦克的总体数量,而且在20世纪末,我国展示了最新型的99式主战坦克,而99式坦克一公开,就被认为是M1A1坦克最强有力的对手。

99式坦克,正式编号为ZTZ-99,是我国独立开发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也是目前我国坦克技术的最高水平。99式坦克最初在1999年的国庆阅兵式上公开露面。从外形上看,很明显采用了焊接式复合装甲,并且装有极为少见的光电主动防御系统,可以有效干扰红外/激光目制导导弹,前美式坦克尚未见到类似装备。

陆战之王的巅峰对决!中国99坦克靠什么成为M1A1劲敌?

99式坦克使用了类似于俄罗斯T-72坦克所使用的自动装弹机,这样,整个车组人员从4人减少到3人,但是火炮射速却比M1A1提升了一倍以上。M1A1坦克采用人工装填,射速和装填手的体力有很大关系,而且120毫米坦克炮炮弹重量在20公斤以上,拌着这么个大家伙在坦克走动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M1A1坦克的射速只有3~4发/分,而采用自动装弹机的99式坦克射速可以达到7~8发/分,反而碾压M1A1坦克。

不仅射速提升,我国99式坦克虽然和苏制T-72/80坦克一样采用125毫米坦克炮,但是由于采用了炮管镀铬自紧技术(俄罗斯至今没有这项技术,只有中国、美国和德国有这项技术),且优化了弹药设计,所以我国的125毫米坦克炮可以保证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至少1050毫米匀制钢装甲,这样才能确保有效击穿M1A1HA型坦克950毫米贫铀装甲。而在相同距离上,即使是T-90型坦克也只能击穿840毫米厚的装甲。

陆战之王的巅峰对决!中国99坦克靠什么成为M1A1劲敌?

同时,我国99式坦克采用了和M1A1类似的红外成像式观瞄系统,并且配备了激光测距仪,可以在2500米以外就有效锁定目标并发动攻击,在弹道计算机、侧风传感器等辅助系统的配合下,由车载电脑计算并自动装定射击诸元,因此可以有效确保在2500米距离上首发命中率不低于80%!换句话说,基本上就是一击必杀。

陆战之王的巅峰对决!中国99坦克靠什么成为M1A1劲敌?

不仅如此,99式坦克还装备有射程超过五千米的炮射反坦克导弹。可以在坦克炮的一般射程之外就对敌方坦克发动必杀袭击!因为在正常陆战中,受地形、植被和建筑物的阻挡,坦克的视野很少超过2000米,而且考虑到如果距离过远,坦克炮发射穿甲弹的射速会大幅降低,穿甲能力会大幅削弱,所以,一般各国设计坦克炮,通常最大射程定在2000~2500米距离,虽然在海湾战争中,曾经有M1A1坦克在5500米距离上击毁T-72坦克的战例,但是那已经是以大仰角状态发射曲射炮弹,击毁T-72的顶装甲,而不是正常直射打击状态,所以不予考虑。在正常条件下,受各方面限制,目前各国坦克炮的射程普遍在2000~2500米之间,而炮射导弹可以把坦克的精确打击范围扩展到5000米,相当于比当前的传统坦克炮炮弹提升了一倍多!所以99式可以在进入M1A1坦克火力范围之前,至少对其发动两波炮射导弹打击。

陆战之王的巅峰对决!中国99坦克靠什么成为M1A1劲敌?

综上,我国的ZTZ-99式坦克在火力方面已经明显超过美国陆军主力的M1A1坦克,而防护性则和M1A1大致相当,机动性方面,99式坦克战斗全重仅有不到55吨,而M1A1坦克超过60吨!在双方都是用1500马力发动机的情况下,99式的单位功率明显优于M1A1坦克。

总而言之,西方普遍认为我国99式坦克是M1A1坦克的"劲敌",这一点并没有什么问题,至少在纸面数据上99式绝对有让美国人紧张的资本。随着99式的外贸型——VT-4坦克开始对外出口,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可以看到99式和M1A1对阵的场面,只不过M1A1是否真的能扛住99式的猛烈火力,至少目前美国人自己心里也是没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