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很多中國人討厭保險,甚至“談險色變”?

越越說險


第一,保險是由國家鼓勵全民參與的

第二,央視的廣告,保險讓生活更美好

第三,只有保險代理人騙人,保險合同是經過銀保監會審核通過的制式合同。

第四,反感的人很多,都是道聽途說

第五,有些人帶病投保,保險公司在客戶報案時以帶病投保拒賠,被這些人大肆張揚,說保險騙人的言論

第六,有些代理人為了自己業績給客戶誇大理財險分紅利益,誤導保險利益,把合同裡沒有載明的給客戶承諾,客戶也不看合同覺得麻煩,最後導致保險利益達不到預期或保險理賠難

第七,保險公司牽動著整個民生和社會文明進程,要想想為什麼國家強制車輛買保險,為什麼鼓勵大家多參保,還不是為了你我他在事故來臨時有保險公司來承擔經濟損失。

總之一句話,保險不會騙人,只有人騙人。看清保險合同裡所載明的,而不是聽保險代理人說的。


阿勳看世界


保險公司就是騙子公司,大騙子騙小子,小騙子騙親戚朋友,賣保險的大多人品都問題,坑爹貨,我老婆被同學拉去聽了一次課,買了太平保險欣悅一生純理財產品,一年交十萬,交十年,當時銷售說這產品年複利,月複利的把老婆整暈了,交了兩年發現利息才4點,還沒銀子存款划算,就問多少年可以保本,她說要幾十年,我們立刻退保,交了20萬,退了7可多,虧了十多萬,坑爹啊[笑哭][笑哭][笑哭]


手機用戶70102747107


讓小丑玩壞的行業

保險行業的回報率是很高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具體可以參考 回形針 有一期針對保險的視頻。

但是令我們普通人“談險色變”原因在哪裡?

也是這個高回報率,普通的業務員促成一筆單子就能拿到很高的提成,高的提成下摧使業務員使勁各種手段拉業務

比較噁心的就說騷擾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車險馬上到期,各個保險公司的業務電話就打來了

這幾年還算比較好的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車險提成沒那麼多了,還是國家管控的騷擾電話的效果

我收到電話的第一反應是他怎麼知道我車險到期了,原來那家知道也就算了,怎麼其他的也都知道了

這是令我噁心的一點

模式的變化,身邊遇到過不少之前做過這個行業的,好像都面臨一個情況,就是“拉人頭”,不知道是地區特殊還是怎麼樣?本地是有不少

這個形式不賣保險,只要你把人招進公司就可以了,小弟不慚,曾經把這個當“常規”職位去應聘過,一進去跟我講帶我過去的人一個月掙多少多少錢,他掙多少多少錢,又把我帶到店長面前讓店長給我講講他是怎麼掙錢(還總是講世人對這個行業的偏見),雖然人生活總是需要錢的,但是這種畫餅式的跟我描述,而且這個餅太大了,我真的就有一種怕撐到的恐懼

這是令我噁心的一點

最後一點,文字遊戲,也可能是上面那樣被拉進去的業務員不規範吧,反正這一點不詳說大家都知道一些就行了

對於保險吧,我沒那麼排斥,只要價格合適,條文清晰,重大疾病險 這樣的保險只要合理還是願意去參與的

真正噁心的不是保險,只是人而已


凌雲速記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家裡兩個孩子,一家四口,每個孩子從出生就兩份保險,我和愛人也是一人一份。

為什麼要買保險?

1.大環境就是現在看病貴,對於我來說如果意外出現我沒有把握能夠完全應付,即使應付過去我會收到沉重打擊。

2.之前我在平安的保險12年中有過兩次理賠,從報案到理賠基本上就是兩通電話搞定。一次是在火車上被開水燙傷,一次是在抬東西的時候閃了腰。

3.那麼為什麼說保險是騙人的呢?這裡就要說到保險業務員在介紹保障條款的了,首先請你記住保險的功能是承擔風險保障,不是理財,不是理財,不是理財!不要說買多少保險多少年之後你可以拿到多少錢!真正能夠拿到那筆錢的時候你可能花不了,或者是在輪椅上別人幫你花了。是讓你在經歷無法承受的意外之時,有救命的錢!救命的!人生之中不會天天需要救命吧?但是如果你沒有保險,靠親戚?朋友?父母兄弟姐妹?他們借給你嗎?他們有嗎?借了你還得起嗎?

4.我的觀念是保險必需要有,但是不是看到一個險種就買,根據自己的情況,不要考慮收益,但不會損失本金即可,在你生了以前沒有的大病不至於等死,在意外出現以後不會捨不得進醫院看病。保險公司不是慈善機構,少量付出,需要時得到更多幫助。這才是保險的意義。


Derekfu


十幾年前,我投了一個“失盜險”,那一天我真的被盜了,當我找到保險公司時,工作人員拿出了一本大厚書,終有一條適合我,即不予賠付,我當時就表示了:我只能上一回當,絕不會再受二次當,從此後,至今我絕不再上保險。


用戶73642475422


過去十年,談險色變;未來十年,談險色悅。

如果標題描述的情況,放在過去十年,的確,這是個事實。

但是放在目前及未來十年,大家已經可以清楚地發現,保險從近兩年開始,越來越被人所認可!同意嗎?我們來看看一些事實。

過去的保險市場

用一句話來概括,保險本身不是騙人的,騙人的是“賣保險的人”!

保險產品的條款,都在合同裡面呈現,只不過比起其他產品,比如理財產品等要稍複雜,但是都是白紙黑字寫在合同上!那騙人的是誰?是過去那些不負責任的保險代理人,用最簡單粗暴的語言,賣保險產品,比如賣重疾險,就說賠多少,不說什麼病不陪;賣萬能險,只說收益多少,不說年限。諸如此類的情況,在過去十年,比比皆是,到了客戶出險,或者產品到期時,發現理賠的利益完全不能和代理人說的吻合,所以客戶口口相傳,產生了保險就是騙人的論斷。

未來的保險市場

A.政策

2018年,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不再保留銀監會、保監會。為深化金融監管體制改革,解決現行體制存在的監管職責不清晰、交叉監管和監管空白等問題,強化綜合監管,優化監管資源配置,更好統籌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逐步建立符合現代金融特點、統籌協調監管、有力有效的現代金融監管框架,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方案提出,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整合,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如果老百姓信任銀行,那麼銀保監會合並管理,是否讓老百姓對保險業也加深了信任度?

B.保險從業人員

目前的保險從業人員如果要售賣保單,有著非常嚴格的銷售規則和流程,比如要雙錄——錄音錄像,一個作用是讓代理人無法用不合規的話術進行銷售,另一個作用是讓客戶清楚地瞭解到保險的條款,雙方都能夠非常明確地愉快地成交保單。同時,保險從業人員的入行資質,也是越來越高,學歷、履歷等都是入行的硬門檻,非任何人都可以進入,越來越專業化、規範化。

C.保險產品

目前保險產品種類越來越多,保險公司也是規模龐大,外資中資中外合資的保險公司在中國都經營的非常出色。而保險產品的條款也是越來越有利於客戶,例如疾病保障,保障的種類越來越多;例如萬能險、終身壽險,給予客戶的資產保值增值水平也是越做越好,甚至比起很多的理財產品、信託產品都要收益更高。而設立的猶豫期,可以讓客戶在期間無責任退保,免去客戶的購買之憂。


看看過去和現在,就知道客戶為何能夠越來越接受保險,因為他們清楚地知道,家庭保障中,無論是健康還是財富,都需要配置一定的保險,才能夠讓家庭無後顧之憂,我們不光要注意財富的增值,其實財富的保值,才是首要的,而保險正是能夠滿足這一需求,相信,你們都會認可,讓家庭資產永葆壯大!


連板股王


保險本來是對人的一種保障,是好事,但在中國已完變了味。保險公司太多太雜,幾乎就是為了斂財不擇手段。但真正理賠的時候又容易出一些么蛾子,讓國人對保險公司產生了不信任甚至是厭惡的情緒。對那些所謂的保險業務員更是避之唯恐不及。

實際上國內的保險業務員都是臨時性的,很難有人堅持下來,基本都是把自己的親戚朋友等走一遍,然後就再也上不了單了,也就幹不下去了,等你有事的時候這個當初賣你保險的人也說不上話了。而且根本談不上素質,不管什麼人只要你想幹它都要 ,男女老少通吃。反正你能上單就行,等你上不了單了就讓你滾蛋,不會養閒人。


萊蕪華哥


保險作為一個養老儲蓄與對沖風險的金融產品,本質一直沒有被大家認識到。保險被打扮成了一個投資理財產品,銷售變成了高佣金的拉人頭。這種狀況到今天也一直存在,這造成老百姓談險色變。保險業整體的形象變得很差,其實保險是未來我們都離不開的金融產品。

中國人對保險的認識與需求還待提高:

1、養老儲蓄是保險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但中國老百姓的養老儲蓄觀念到現在也沒有真正重視與普及起來。一方面是從覆蓋全民的養老體系正在建設和完善中,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才版發實施。老百姓對國家補貼的社會養老託底制度的社保都還心存疑慮,更別說需要自己掏錢儲蓄的補充養老儲備。

2、正是養老儲蓄類保險讓商業保險公司受損,養老儲蓄型保險投入時間長、投入資金總額大,但是收益卻要很多年以後才能享受。這在以前經濟快速增長期,簡直讓人無法忍受,大家都希望那種短頻快的投資模式。商業保險也被迫把自己打扮成高息理財產品,吃過虧的人多了名聲就差了。

3、中國目前開始進入養老高峰期,60後逐步進入退休年齡。這一代人工作的基本有社保,農民雖然沒有社保但是又居民託底保障,關鍵農民以前對養老還處於養兒防老的階段,對保險沒有需求也沒有能力。70後、80後逐步會有這個意識與配置能力,而且我周圍的這個年齡段的人很多都買了。

老百姓養老保險其實分二個層面,工作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在有經濟能力的情況下購買一定的商業養老儲蓄保險做為儲備。未來這種雙層的基本養老保險配置會是主流,時代的發展已經具備了全民普及保險的條件了。


鄉下老白菜


大家用投資的角度去看待保險。

在中國,目前很多人還是以投機為主,投機的特點,就是短平快。股票、期貨這樣的投資雖然回報率高,但是輸錢的風險很大。債券、基金這種投資有時候還是可以收回一些的。儲蓄這種投資壓根就沒有回報,好在錢還在兜裡。

買保險,或者叫投資保險,大概率需要等待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而且每個月,或者每年要繳納一定額度的保費,這一定額度的保費可能就會給生活上造成壓力,萬一沒發生意外,豈不是虧大了,不划算。投資保險跟投機的價值取向是偏離的。畢竟,沒有人每天出門的時候,會認為自己會發生意外的。

有時候,一個人可以把錢存到銀行定期5年,期滿後在轉存5年,如此以往。銀行存款無論怎麼存,取出來的錢也增值不了多少。如果存了這麼多年的保險,如果發生人身意外的話,可以得到幾倍的賠償,如果不發生意外的話,也有可能把本金拿出來。

對保險的錯誤理解

很多人,認為保險不就是用來保證健康的,我沒病,為啥要買保險?你是在詛咒我生病嗎?這樣的想法太過於片面化了,保險是有很多其他神奇功效的。保險可不是一門簡單的學科,他是集成了法律、醫學、金融等各行業的專業知識。直接講故事吧。

有一個大客戶來退保,‍‍他的保單年交保費是20萬,‍‍已經交了7年,‍‍第8次來交保費的時候,‍‍因為自己家裡的企業貸款沒有結清,‍‍銀行不願意放下一期貸款,‍‍客戶能夠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把保險退了,‍‍然後拿錢去救企業。營銷員來了以後,一聽情況就笑了,‍‍很快的幫她辦理了一個保單貸款,‍‍先交了當期的保費,‍‍剩餘的貸款拿去,‍‍還的企業貸款,‍‍等到銀行新的一筆貸款下來之後,‍‍用來還了保單貸款,‍‍而整個過程保單沒有失效一天,‍‍由於調頭寸的速度也非常快,‍‍整個保單貸款所產生的利息也是低到,‍‍微乎其微。客戶後來自己也笑了,‍‍所以原來保險還有這種操作啊

在投保的時候,‍‍如果沒有專業的保險營銷員幫你去分析你的財務狀況,‍‍和你的保險需求,‍‍你真的以為,‍‍你自己能夠買對產品和保額嗎?‍‍很多人對保險營銷員的第一句問就是,你們公司一份保單賣多少錢?而問出這樣的問題,其實明顯就是完全不懂保險,很難想象一個沒有專業知識的人通過荊棘密佈的網絡開始自我學習的痛苦歷程,‍‍最終能夠選對產品和保額。多數情況下,‍‍當他看到網上,‍‍各種各樣的說法之後,‍‍他就放棄購買念頭了,‍‍所以最後還是處於沒有保障的裸奔狀態,並且對保險嗤之以鼻。當今下,在緊張的醫患問題下,為什麼還會選擇醫生,而不是自己通過一本書解除病痛哪。專業的事情還是需要專業的人來處理的。

不經歷風雨,哪裡有彩虹

當前的疫情,如果不是國家在為全民醫療費用兜底,會有多少人因為鉅額的醫療費用而絕望,無可奈何地放棄治療。這樣的新聞,你一定或多或少的聽到看到過。有人會認為自己有社會保險,可以用來保障啊!簡單說一下,社會保險吧。社會保險裡有這樣幾個名詞,起付線、自付比例、全額自費。日常的小病小災還好的,真有重大疾病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所有的花銷全部在報銷範圍之外。如果家庭經濟實力差的話,一下子可以讓家庭生活標準回到解放前。



處女座與十一月


首選亮明觀點,保險特別是消費性保險,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是個非常好的風險對沖的工具,既便宜,對沖的槓桿又高。之所有中國人討厭,我覺得這個有幾個需要釐清的概念。


  1. 保險的起源

先從海上商船開始講起,在很久很久以前,商船在出海的時候,總有一艘船會發生事故,這種損失如果遭遇一次,那麼這輩子可能就白乾了,明知道這種情況會發生,但也沒有辦法每次出海完全靠運氣。

後來有人建議,商船之間可以相互結盟,每艘船上只放十分之一的貨物,要是出海發生了意外,每人只會有10%的貨物損失,這樣的方法雖然可行,但下船的時候貨物要搬來搬去,每次出海不一定每艘船都能準時出發或者湊集十艘以上的船。

直到很久後有人又想出了更好的方法,那就是每艘船在出海的時候交10%的費用用於承擔出海的風險,如果商船出海的時候發生了意外,那麼就全額賠償,如果商船順利到岸,之前收取的費用不再返還。海上保險,就此誕生。

海上商船的保險模式是不是很像我們現在瞭解到的“消費型”保險。當時商船們買“保險”不是為了直接獲取收益,是為了貨物的安全。而今天的消費型保險,保費低,保障功能高,可謂是低保費,高槓杆。


2. 現代保險


後來現代保險除了風險對沖之外,又衍生出保值增值的功能,而在中國這個環境中,過多的強調了保險的理財功能,而真正的風險對沖的功能缺相當不完善。當然這個也和中國的文化環境也相關,中國人忌諱談論風險等,導致理財性保險的盛行。


3. 中國保險現狀


  • 虛假宣傳

低素質保險銷售人員將行業信譽敗壞在保險行業的銷售人員中,從業人員的學歷、素質參差不齊,有一些素質較差的保險銷售員在向客戶推銷保險產品時,存在欺騙、忽悠客戶的現象,將保險行業的形象和信譽敗壞。三、我國保險行業發展尚不完善,服務不到位目前,我國大部分的保險公司盲目的追求規模,將規模放在第一位,誠信放在第n位的。結果,嗜規模成性的保險公司對待誠信“嘴上哈哈,紙上畫畫,牆上掛掛”。


  • 行業不穩定,服務難,辦理手續難

保險從業人員的流失率特別高,長期都是大力招人。每個招進來的員工也是公司的客戶,經過細緻入微的培訓以後很多員工都是自己先購買了公司的產品,感覺我得先給自己家人買一份,然後就是親戚朋友。行業有一句話“陌生拜,死的快”意思就是新人做陌生拜訪,死的比較快,心裡崩潰的比較快。一天被拒絕20次,一個月就是600次,心裡也頂不住。所以流失率比較多,一些業務崗沒有五險。你的業務員不幹了,你的保單也就成為了孤兒單。服務質量下降,而且保險公司的理賠手續確實比較難,因為情況什麼理賠什麼情況不理賠,可能只有醫院說了算。


  • 買了保險不賠

買了不賠的原因是很多的!既有消費者的原因,也有保險公司和業務人員的原因。有些消費者買保險總惦記著返本,意外險不返本不買、醫療險不返本不買、重疾險不返本也不買,最後買了一堆理財險,結果發生意外或重疾自然無法賠付,我還見過悄悄把醫療險退了,最後住院無法理賠的。當然,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理性,也越來越重視保障,因此現在這種情況並不多見。反而更多的是由於保險銷售人員的銷售誤導最後無法理賠的。

最常見的誤導之一就是:健康告知不用如實告知,兩年之後都能賠。甚至是在投保人一再詢問和告知的情況下,保險銷售人員也拍著胸脯打包票!

其次是沒有告知免責條款:比如大部分的意外險對於中暑、高原反應和猝死是不賠的,但是業務人員並沒有告知,還有一些醫療險中也有一些免賠的病種,比如痔瘡、腰間盤突出等!

還有就是誇大分紅產品的收益,拿著年金險當銀行存款賣,導致很多人買了之後發現短期內想取出來就要虧本,長時間投入又不是自己當初想要的產品,最終引來各種罵聲!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國的保險業變得越來越規範,一是國家對保險銷售亂象的重視,二是各行各業精英的加入提高了保險從業人員的素質,三是各種專業保險第三方中介的加入,使得保險的銷售趨於更加公平、公正,四是消費者自身保險知識的加強,也使得保險從業者不得不規範自己的銷售行為。

總之,希望中國的保險行業越來越好,希望人們想到保險時的第一反應不是騙子而是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